改名换姓,杀人如麻 !

说明:

本文内容,均出自《资治通鉴》

(历史上的徐茂公)

1、改名换姓

徐茂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ji),字懋功。山东菏泽人,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归顺李渊,赐姓李,即李世勣。唐太宗死后,为避讳,改为“李勣”。

武则天称帝后,其孙“李敬业”举兵讨伐,武则天对李勣掘墓砍棺,追削官爵及李姓,恢复了徐姓。

唐中宗李显复位,下诏恢复李勣的官爵,并重新为他起坟改葬。

在隋唐演义小说中,徐茂公被演绎成为一个类似诸葛亮的半仙,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徐茂公,徐懋功,徐世勣,李世勣,李懋功,李勣、徐勣,是同一个人。

2、杀人如麻

徐茂公曾对他人谈起自己的一生,说:“我十二三岁时,为亡赖贼,逢人便杀;十四五岁时,为难当贼,心有不快便杀;十六七岁时,为佳贼,在战场上临阵时,乃杀人;二十岁时,成为领军的大将以后,用兵以救人。”

徐茂公,完成了从“杀人如麻”,到“救人水火”的脱胎换骨的改变。

3、忠义纯臣

瓦岗寨头领李密率先归顺了李渊,被封为魏公。随后,跟随李密投降的魏征给徐茂公送去了一封信,劝说他早日归降。

经过深思熟虑,徐茂公决定归顺李渊,但他对长史郭孝恪道:“黎阳的土地和百姓都是魏公所有,我若上表归顺唐主,是趁着主公的失败,以献地之功换取富贵,我耻于这样做。现在应该将黎阳的户口、士马统计出来交给魏公,让魏公献给唐主。”

于是,徐茂公派遣使者到长安。李渊听说徐茂公的使者到了长安后,并没有送上降表,而给李密呈上书信,心里对他很不满。

使者将徐茂公的意思转达给了李渊,李渊忍听后叹息道:“徐茂公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遂将徐茂公赐姓为李,以此表彰徐茂公的忠贞不二。此后,徐茂公,徐世勣,就改称李世勣了。

后来李密反叛被杀,唐高祖李渊特派使者向李勣告知此事。李勣上表请求收葬李密,李渊同意。李勣于是披麻带孝,与李密从前的旧部一起,把李密安葬在黎山的南面。众人待到丧期过后才散去,时人因此颇为赞许李勣的义气。

4、知退知进

公元649年,李世民病危,对太子李治说:“李勣智慧超群,你对他没有什么恩惠,恐怕不能怀服他。我现在贬他去外地任职。我死后,你当授给他仆射之职,他蒙受你的恩惠,必定为你尽死力。如果我这次贬他贬到外地,他徘徊观望,你当立刻杀了他,以免后患”。于是贬李勣出任叠州都督。

李勣在接到了李世民的贬官统治后,以他的聪明才智,也就猜到李世民的想法,于是就开开心心的赶去上任,李勣认为自己在京城中多呆一刻,自己就十分危险,自己的命可比朝中的官职重要的多。

太子李治即位,即召他入朝,委以重任。

5、从善如流

李勣多谋善断, 每次指挥行军作战时,都筹划有度。临敌应变时,举止合乎机宜。

与人一起谋划计策,能辨别它的好坏,从善如流。听到别人一点好的计谋,便高兴地听从。他所得的赏物,大都分赐手下将士。作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大多把功劳推让给部下,因此人都愿意为他效死力。他麾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6、天子托孤

李世民曾经设宴,对李勣说:“我准备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想来想去没有比卿更适合的人。你过去不负于李密,现在难道会有负于我吗?”

李勣咬破指头,沾血为誓。 喝得酩酊大醉,李世民解下自己的御服给他披上。

李勣曾患病,药方说胡须烧的灰可以治疗此病,唐太宗李世民就自己剪下胡须,为他和药。

李勣连连叩头出血哭谢。李世民说:“这是为了社稷江山考虑,并非为你个人,何必言谢?'

7、功胜长城

唐朝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常侵犯边境。李勣镇守治理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十六年,以威武严肃闻名。

李世民曾经说:“隋炀帝不挑选能人守边,劳累百姓筑长城以防备胡虏。如今我用李勣守并州,突厥不敢南下,他的作用远远超过长城!”

8、为姐煮粥

李勣曾经亲自为生病的姐姐煮粥,烧火时燎到了胡须。姐姐让李勣停下来,他回答说:“姐姐你常常生病,而我快老了,虽然我想多煮几次粥给姐姐,但还能煮几次呢?”

9、明哲保身

李治登基,想立武则天为皇后,于是召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商议。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坚决反对,于志宁一言不发。李勣称病未去。

李治后来去见李勣,提及立武则天为皇后一事。徐茂公看透了李治的心思,回答到:“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征求外人的意见。”李治于是定下了决心。

后来,武则天专权,逼死长孙无忌,将于志宁、褚遂良被贬到荒凉之地,唯独李勣安然无恙,得以善终。

10、智对帝问

李治继位后虚心纳谏,却无人进谏,于是对大臣说道:“隋炀帝因为拒绝纳谏而亡国,我深以为戒,可是你们却没有人给我进谏,是什么原因?”

李勣回答道:“那是因为陛下您已经做的十全十美了,大臣是无谏可进呀”。

柏杨曾评论说:这是李勣对李世民的一次巧妙的报复。

11、翁婿情深

李勣出征朝鲜,想让女婿杜怀恭同行,以便建立功勋。杜先以家贫为由推辞,李勣接济他家;杜怀恭又以无奴仆、马匹为由推辞,李勣又如数供给。杜怀恭无话可说,躲进岐阳山中,他人问其故,杜怀恭说:“老丈人让我一起出征,是想拿我开刀,来整肃军纪。”

李勣听说后,流泪说:“杜郎(杜怀恭)散漫不知拘束,如果真和我一起出征,应该确有可能拿他开刀。 ”   至此后,徐茂公便不再提此事。

当时人评论说:“英公(李勣)是严正执法之人,杜怀恭的考虑颇为深远。”

12、以貌取人

李勣每次出征之前,选拔手下将领时,一定会端详面貌,选择那些面貌丰厚的人。

旁人甚为不解,问其个中缘故,李勣解释说:“相貌可知命运,命薄之人,不足以与我一起成就功名”。

13、平定高丽

李勣一生, 对大唐王朝,任劳任怨,几十年来如一日,为大唐江山的建立、稳固、强大,立下了不朽功勋。他的忠心,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认同。

在李勣挂帅东征高句丽之际,唐高宗问贾言忠:'辽东诸将孰贤?’  贾言忠回答说:“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善斗,而持军严整;高侃勤俭自处,忠果有谋;契苾何力沉毅能断,虽颇忌前,而有统御之才;然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皆莫及李勣也。”

李勣攻灭高丽,凯旋而归,举行了献俘仪式。十二月,皇帝李治亲临含元殿,举行受俘仪式。同月,李治在南郊祭天,以宣告平定高丽,李勣担任亚献 。

其功绩比从朝鲜战场上归来的彭大将军还要高。

14、生死有命

李勣临终前, 家里所请的医生、巫师,他都不许进门。李勣的子弟坚决送药给他服用,李勣对他们说:“我只不过是山东的一个田夫,攀附明君,滥取富贵,位至三公,年近八十,这难道不是命吗?寿命的长短必定是有期限的,怎么能随便就医求活命呢?”

于是拒不服药,不日而终。

15、富贵在天

李勣病逝前,对弟弟李弼说:“ 我看房玄龄、杜如晦、高季辅辛辛苦苦建成家业,结果都被愚蠢的儿子败家荡尽。我有这些犬子,要托付给你, 有操行不轨、交结恶人的,立即打死。 我死后只用麻布覆盖的车,棺中装殓用平常穿的衣服,只加朝服一套,死后如果有知觉,希望穿上它拜见先帝。帐里放十个木偶,依照古礼用草人草马殉葬的意思,此外一物不用。姬妾以下,有子女愿意留下自己养育的听任自便,其余的全都放她们离开。 若违我言,如戮我尸。”言毕而止,不再复言,当年十二月逝世。

皇帝李治听闻李勣死讯,悲痛哭泣,安排厚葬。

16、孙袭爷爵

李勣的长子李震死的早,其孙李敬业世袭了李勣的爵位。李敬业从小善于骑射,有才智。

武则天废唐中宗立睿宗,临朝称制,李敬业在684年九月起事于扬州,自称为匡复府大将军,以匡扶中宗复辟为理由起兵,武则天派遣李孝逸统兵三十万人征讨, 李敬业初战获胜,但久战兵疲,十一月李孝逸以火攻大败敬业军,敬业逃往润州,为部下所杀。

武则天盛怒之下,对死去的李勣掘墓砍棺,追削官爵,恢复徐姓。武后之后,李勣的名誉被恢复。

17、青史流名

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甚至在他死后近百年, 唐肃宗还把他与李靖一起,誉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配享武成王(姜太公)庙。认为他和李靖所立下的功绩,只有汉朝的卫青和霍去病才能与其相媲美。

李勣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唐本草》,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  。

经《隋唐演义》评书的传播,徐茂公(李勣)成为家喻户晓的风流人物。

武书剑

2021年8月5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