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保卫战日军为何行动迟缓兵力分散究竟谁在东北坑了日军

是什么会让各位客官关注我,是爱,点点关注吧,小编先行谢过啦。
我是小编小帅,开启你的洪荒之力吧。不要说话,用眼睛去体会。
江桥抗战结束之后,马占山部后撤到海伦一带休整以图东山再起,而马占山的败退以及东北抗日中心齐齐哈尔的沦陷也让很多人备受打击。
但是江桥抗命之后没过多久,吉林省未能及时撤走的东北军五个旅在李杜和冯占海的带领之下于哈尔滨成立吉林自卫军,哈尔滨成为继齐齐哈尔之后东北第二个抗日中心。
李杜、冯占海在哈尔滨成立吉林自卫军之后日军很快便采取了行动,他们先是利用吉林的伪军对哈尔滨进行突袭,但伪军部队的战斗力一向低下,伪军部队没几天便彻底溃败。
其实当时日本人在东北对付各路抗日军队的方法都一模一样,先让伪军打一下试试,如果伪军拿不下就以各种理由派关东军亲自上阵,江桥抗战时是这样,哈尔滨保卫战自然也不例外。
进攻哈尔滨的伪军溃败之后,日本关东军很快又拿出了那个都快被用臭了的理由,以“保护侨民”为由武力进犯哈尔滨。
1932年1月28日凌晨时分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第2师团向哈尔滨进军,而驻扎于齐齐哈尔附近的铃木混成旅团也随同南下策应。
然而日军第二师团的先头部队长谷旅团准备乘坐火车南下的时候却被人直接挡了回去,回绝日本人的并非中国人而是苏联人,因为当时的那一段铁路是归苏联人掌管的。
众所周知日本人当时在满洲野心的起点是南满铁路,但实际上南满铁路只不过是俄国人修筑的中东铁路的一部分,日俄战争后中东铁路的南半段被俄国割让给了日本。
民国时期中东铁路依然处于南北分家的状态,长春以南的叫南满铁路归日本人管辖,而长春以北的那段名义上属于东北军和苏联共同管理,但中东路战争之后实际掌控权已经彻底交给了苏联人。
哈尔滨的位置位于长春以北,日本人想要坐火车就要乘坐苏联人的火车,苏联和日本之间本来就谈不上什么和睦,甚至两国之间还有宿怨未了,因此苏联人直接拒绝了日本人的乘车要求。
苏联人的理由也很正当,他们拿出了北满铁路的文件,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北满铁路只用于工商业,日军要拿它运兵自然不属于工商业的范畴。
不过协议虽然是这么写的,但是在那个年代这种东西根本没人拿它当一回事,在之前东北军和苏联都拿北满铁路运过兵,长谷师团自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面对长谷师团的强硬态度,车站的苏联站长又提出因为战争的原因工人罢工了,工人不够用就没人维修铁路,此时铁路多处损坏需要维修,更重要的是没有车皮了。
苏联人的理由差点没把日本人气死,三个理由说白了全都是在扯皮但偏偏日本人还不敢真的动武,更令日本人无奈的是,在北满铁路日本人自己的列车还不能用。
当时俄国和日本的铁路标准并不相同,简单来说就是铁轨距离一个宽一个窄,日本接收南满铁路之后也特意将宽轨改为了窄轨,但是这也导致日军的窄轨列车在北满铁路根本派不上任何用处。
百般无奈之下长谷师团只好接受了苏联人的说法,车皮不够只能每次运送一点点部队过去,而且因为铁路破损无人修理的原因列车行进非常慢,原本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硬生生走了几十个小时。
日军在那里“举步维艰”,哈尔滨城内的东北军也不是瞎子,更何况李杜和冯占海还是人称“吉林双雄”的豪杰,很快便看准了日军的软肋。
李杜命令让赵毅旅派炮兵每天晚上轰击日军宿营的双城车站,因为运送的兵力不多且一路上却是有些“颠簸”,长谷师团的先头部队既不敢追击也不敢睡觉,一个怕东北军伏击,一个怕东北军突击。
前面的长谷旅团长被东北军打的近乎崩溃,后方的师团长多门二郎却束手无策,因为无论威逼利诱苏联人还是那句话:车皮不够用,不行你们就自己凑。
最终多门二郎只得用卡车向哈尔滨运送部队,但是冬天的黑龙江那也不是浪得虚名,大雪封山的天气日军用卡车运兵也确实找不出第二份了。
2月3日,距离本庄繁下令进军哈尔滨足足一个周之后,仙台师团的主力部队才抵达了哈尔滨附近,原本十几个小时的路程走成了一个周,可见当时日军的狼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