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尿路感染(甘草泻心汤加减)
陆xx,男,63岁。
主诉:尿热痛、尿潜血20天,伴肉眼血尿3天。
现病史:患者尿热痛、尿潜血20天伴肉眼血尿3天就诊。无发热、尿频、尿急、尿潴留及腰部不适,尿量正常。在当地医院曾以急性下尿路感染行规范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测血压154/80mmHg。
辅助检查:尿常规示:白细胞8.4HPF,红细胞3-6HPF。泌尿系B超示:未见异常;泌尿系CT示:右肾皮质小囊肿,前列腺钙化。
2017年5月4日首诊:反复口腔溃疡,食欲可,便干日2次,眠浅多梦。舌质淡暗齿痕,苔黄腻,脉沉细滑。
西医诊断:急性下尿路感染。
中医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和中。予甘草泻心汤加减:
炙甘草6g 生甘草6g 黄连8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生姜10g 大枣10g 白茅根30g
刘寄奴30g 夏枯草15 川牛膝15g
4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患者以上方调服2周,2017-5-22复诊:尿热痛、尿血、口腔溃疡均已消失,睡眠明显改善,大便正常,现自觉口苦、怕冷。舌质淡暗齿痕,苔腻微黄,脉沉细弦。效不更方,继续以原方巩固。
一月后患者随妻子因病来院,问及诸症均平。
按: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是尿路刺激,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
尿路感染在中医学系统中可归属于“淋证”范畴。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言:“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溲便也。肾气通于阴,阴,津液下流之道也。若饮食 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则腑脏不和,致肾虚而膀胱热也。膀胱,津液之府,热则津液内溢而流于睾,水道不通,水不上不下,停积于胞,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为淋。其状,小便出少起数,小腹弦急,痛引于齐。”
张仲景《金匮要略·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此案下尿路粘膜损伤炎症,也可视为“蚀於阴”。本案既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又有尿路感染,取该方立意主要从治孤惑病出发,清热化湿、安中解毒,虽未“蚀於阴”但急性下尿路症状也是湿毒表现,故一方而治二症。
(陈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