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点学习语文的诚意,好吗?

语文本是一泓清泉

叮咚悦耳

响彻山林

语文本是一轮清月

银辉铺地

蒹葭苍苍

语文本是一首吟咏了千年的诗歌

充满色彩、声音和人文的气息。

千回百转

经久不息

但是我们手中做着数理化

口中喊着大语文

不阅读

不内化

不激扬

更不指点江山

我们欠语文欠的太多了

那么如何拿出学习语文的诚意呢?

一、不做固执平头哥

内心充满着固执,没有谦虚的好学胸怀,总是认为别人的方法不适合你,每次总按你熟悉的方法做题,总是错,还错的不情不愿不服气,之后仍然还错。

这种同学有以下几个特征

1、老师,这个方法不适合我(他还没有用,就说不适合)

2、老师,为什么我的不对(给他讲了方法,他不用,还是纠结自己的错误)

3、老师,我觉得都不对(否定规律,还自己拿不出方案,还不服气)

4、和老师唱反调,爱争论(自以为思维奇特,实则浪费大家的时间,看起来很好学,其实很自我,做题还总是难题不会,简单不对)

那么为何不能拿出点学习语文的诚意呢?

李小龙说: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住满

周国平说: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语文不是一言堂,可也不是牛角课,死钻牛角还美其名曰“反思”和“智慧”。这样的学生缺乏时间管理和情绪控制。

举个例子

你如果喜欢打羽毛球

每天模仿林丹的步伐和动作以及出球的线路

这样提高快呢?

还是只是看着林丹的动作

然后陶醉于自己的动作,心里还不服气说“林丹这个动作不如我”

要不就是纠结:我怎么错了,我怎么错了

要知道教会一个正确的动作需要500次

但是纠正一个错误的动作却需要2000次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

这属于典型的高耗低效的自残式学习

最好的方法

是模仿模仿再模仿

不是纠结纠结再纠结

想要练出地道的英语口语

就是不停的模仿中纠错,用模仿覆盖错误,用模仿精进自己

或许

你真的缺乏的是与生活搏击的勇气,害怕挑战,害怕失败,害怕归零,因此更多的时候选择用你的执拗来对抗这些新的变化,因为你到了深水区了,害怕了,却还不服气。

二、不做浅薄井底蛙

爱默生说:浅薄的人相信运气或境遇,坚强的人相信起因和结果。

浅薄的人总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即使看到彩虹,也会说那只是浮云。

语文的学习就是不停的阅读,不为功,不为名,只为自我成长和充盈生命。

将学习和阅读以及写作作为自己的日常功课,才能摆脱浅薄,成为一个内心丰富而安静的人。

大文豪苏轼就是一个摆脱浅薄而精进自己的大家

这里有一个有关他的故事,大家不妨听一下:

有一天,朱司农去拜见苏东坡,他们于是成为知己。从此,朱司农经常登门拜访。偶然有一天来拜见,负责接待的人已通报了姓名,但是苏东坡好长时间不出来:他想留下来,则等候得很疲倦了;想离开,又已经通报过姓名。像这样过了很长时间,苏东坡才出来,表达抱歉久等的意思。并且说:"刚才作一些每日所要做的功课,没能及时来接待你。"两人安坐定落,别的话说完后,朱司农请教说:"刚才来时,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 苏东坡对答道:"抄《汉书》。" 朱司农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 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总共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要抄两字,现在就只要抄一个字了。" 朱司农离开座位, 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东坡就命令老兵在书桌上取来一册书。朱司农看了后,一点也不了解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按照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缺。共挑选了几次,都是这样。朱司农心悦诚服赞叹了好长时间,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

以后朱司农把这个话告诉儿子新仲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于是新仲经常以此来教诲自己的儿子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