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全集|西方哲学与佛教 II
“「現象只是些關係」這句話是可以引起問題的。英國哲學家柏拉得萊(Bradley)在《現象與真實》( Appearance and Reality )一書中就正式辯駁這個問題。柏拉得萊認為若現象只是些關係,則關係本身就不可能。關係(relation)必須有發生關係的關係者(relata),例如A,B 二者構成一個關係,A,B 本身是關係者而不是關係。若一切事物都是關係,那麼關係者是什麼?若還是一些關係,則又預設一些關係者,如是一個事物就永遠自身分裂,而不能停住自身以成其為一物項(term),即永遠沒有一個最後的關係者。如此,康德雖以關係說明現象,實際並未能說明,而關係本身不可理解。不過柏拉得萊如此辯駁的並不是關係範疇,而是範疇所決定的那些對象方面的關係,如量範疇所決定的對象之量等等,因為依柏拉得萊的說明,這些關係都不可理解。”
柏拉得莱喜欢用诡辩术来歪曲辩证法,认为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等充满矛盾,因而只是“现象”,而非“实在”。“实在”是一个无矛盾的、和谐的整体,包括一切现象,各种矛盾在其中得到了调和。他认为,除了感觉经验之外,无所谓实在的东西,还把“实在”规定为“绝对经验”,“提出真理等级说”,认为真理等级的标准是“精神性”,精神科学(特别是神学),是比自然科学“较高的真理”。
“柏拉得萊既不同意康德之以關係說明對象,那麼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柏拉得萊規定現象(appearance)的意義就是自身矛盾、不可理解。然則矛盾又如何解消呢?他並不是像萊布尼茲肯定有一monad來作為最後的關係者,這種說法已為康德所駁斥。柏拉得萊是所謂新黑格爾學派(neo-Hegelian),他順著黑格爾的思路而發展,主張這些矛盾的現象都消融到「當下的這個」(the immediate this),這就是「真實」(reality),而那些矛盾的現象就都成了這個「真實」的豐富內容。the immediate this就是絕對。”
“柏拉得萊的講法仍不同於黑格爾。黑格爾是由絕對實有(absolute being)開始,絕對實有就是空無所有(empty)。這絕對實有經過辯證的發展(dialectical development)一步步地充實自己,這種方式是擴展的辯證(expansive dialectic)。而柏拉得萊的方式我們可名之曰消融的辯證(reconciliatory dialectic),一切矛盾、衝突的現象,當消融到the immediate this中,這immediate this即成了reality,矛盾就沒有了,而且更反過來充實the immediate this,而成為其豐富的內容。這種消融的辯證方式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