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复习:人口与环境(含详解)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

在春运返乡大潮中,外出务工者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四川是我国六大外出就业省之一,每年都会面临较大规模的返乡潮。

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影响四川居民长时间外出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就业

2.重庆成为四川居民最热门务工地的主要原因是

A.相距较近,经济联系多      B.交通发达,便于出行

C.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D.环境优美,人口容量大

3.近30年的每年春节节前,大量民工返回故乡的主要原因是

A.快捷便利的交通      B.传统的家庭文化

C.迅速发展的经济      D.改革开放的政策

2016年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公布,该政策主要针对我国少子化现状(按照人口统计学,0~14岁人口占15%~18%为严重少子化,我国2010年该比例达到16.6%)。

据此回答4~5题。

4.我国少子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A.劳动力人口减少      B.就业压力增大

C.经济结构转型      D.养老压力减小

5.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后,大部分家庭并没有积极跟从,主要原因是

A.国家人口政策的束缚      B.养育成本高,生育意愿低

C.就业压力大,收入降低      D.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下图为四条河流入海口地区简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①、②河流注入的海域分别是

A.波斯湾、红海      B.黑海、波斯湾

C.地中海、波斯湾      D.红海、里海

7.四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A.①与③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8.四地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战后日本本土的重工业策略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到20世纪60年代已成为全日本污染最严重的“七色烟城”。到80年代后,受无法再从中国大陆进口铁矿石(被迫进口澳大利亚等国铁矿石)和日本石油能源政策双重打击,“北九州工业区”开始衰落。完成9~10题。

9.二战促进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的主要因素是

A.基础设施先进,劳动力素质高      B.战争对钢铁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

C.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优惠政策

10.除了“双重打击”,北九州工业区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有

A.人口大量迁出,劳动力短缺      B.原料成本上升,污染严重

C.产业发展,单位产值能耗增大      D.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经济改革推进缓慢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用水形势十分严峻。下表为我国北方某缺水城市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表。据此完成11~13题。

11.人口专家指出2020年甲城市的承载人口数量为92.4万,这个人口数量指的是本地水资源

A.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B.能供养的外来人口数量

C.能供养的合理人口数量      D.能供养的户籍人口数量

12.关于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资源成负相关B.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

C.与该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D.与该地区科技水平负相关

13.有利于提高该城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①控制人口的增长②跨流域调水

③大规模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④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寨卡病毒的传染源是带有寨卡病毒的斑蚊,人被这种斑蚊叮咬后会出现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孕妇被叮咬则可能产下小头症婴儿。2016年巴西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寨卡病毒案例。

据此完成14~15题。

14.寨卡病毒案例在巴西沿海地区分布比较集中,主要是因为该地

A.人口众多      B.气候潮湿

C.气温较低      D.植被茂盛

15.南美洲热带地区西海岸少有该病毒案例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气候干旱      B.纬度高

C.海拔高      D.有寒流流经

下图为2017年“我国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分布图”,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我国春运期间

A.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      B.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内陆到沿海

C.流动人口主要为务工返乡人员      D.人口流出地区全部为我国东部沿海省份

17.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环境因素

人口现住地与出生地之间出现分离现象,这样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上海市近10年来平均终身迁移人口雷达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上海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A.西部地区      B.南方地区

C.东北地区      D.中东部地区

19.与浙江省相比,安徽省迁往上海市终身迁移人口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较低      B.交通通达度高

C.地理位置较近      D.人口密度较高

20.外来人口大量迁入上海市,对上海市的影响是

A.减轻城市环境压力      B.降低了城市化水平

C.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D.缓解当地住房紧张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计60分)

21.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东部地区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影响人口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影响。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农业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北方向,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辣椒、番茄、春小麦、棉花等农作物。近些年来,该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农业区面积不断扩大。下图为博斯腾湖农业区示意图。

(1)简述近些年来图示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

(2

)指出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

(3)请为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面积41万平方千米,人口3769万(全美第一),人口密度86人/km2,是美国最城市化的一个州,2000年,94%的加州人口居住在城市或城镇。

材料二:加利福利亚州有发达的航空运输系统及高速、快速公路系统;其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其他重要的产业还有航空及硅谷的高科技产业。

材料三:美国“调查报道中心”在报告中说,加利福尼亚州2015年出现了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地面下沉;2016年预计情况将继续恶化。

(1)指出2015年加州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加州人口多、密度大的原因。

(3)分析加州虽然主体经济为农业,但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24.读我国人口垂直分析状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海拔/m

200

200~500

500~

1000

1000~

2000

2000~

4000

人口数量/万人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人口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积/万平方千米

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人口密度/(人/km2)

507.6

199.9

53.2

41.8

5

(1)从表中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请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3)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

试卷答案

1.D

2.A

3.B

A.据图可知,四川居民最热门务工地是重庆,重庆与四川的气候差异不大,故气候不是四川居民长时间外出的主导因素,A错误;

B.地形对人口的迁移影响较小,B错误;

C.交通是四川居民外出务工的条件,不是主导因素,C错误;

D.根据所学知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最重要,四川居民外出务工主要是

4.A

5.B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少子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劳动人口减少,随着劳动人口减少,养老压力增大,劳动力减少会间接促使经济结构转型,对未来社会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但不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故选A。

该时期国家已经允许生育两孩,大部分家庭并没有积极跟从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养育成本高、女性职场压力大,并非生育能力减弱,我国传统思想是多子多福,所以B正确。

6.C

7.C

8.C

结合经纬网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尼罗河,②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③为长江,④为密西西比河。尼罗河注入地中海,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注入波斯湾。而长江注入东海,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故选C。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结合经纬网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尼罗河,为地中海气候;②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热带沙漠气候;③为长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密西西比河,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特征相似。故选C。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结合经纬网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尼罗河,②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③为长江。(④)为密西西比河。其中长江下游地区因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大城市密集,常住人口众多,是这四个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其他三个地区人口相对稀疏。故选C。

本题考查河流、人口、气候等相关内容,重点是考查区域定位与自然环境特征。

9.BD

10.BD

二战后的日本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故A错;日本以山地为主,故C错。朝鲜战争引发的“特需经济”促进了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优惠政策促进的北九州工业区的率先复苏,故答案选BD。

人口大量迁出是因为衰落,故A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距离日本较近,铁矿石价格低廉,无法进口使得日本原料成本上升,据材料“到20世纪60年代已成为全日本污染最严重的“七色烟城”。”可知B正确。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单位产值耗能量减少,故C错。工业结构比较单一,容易造成一损俱损的局面,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选BD。

11.A

12.C

13.D

材料中表格为“我国北方某缺水城市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表”则2020年甲城市水资源的承载人口数量为4万,这个人口数量指的是本地水资源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A正确。并不是合理人口数量,C错误。本地水资源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并不是仅限于外来人口数量也不是仅限于户籍人口数量,BD错误。故选A。

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成正相关,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A错误。环境人口容量与城市化水平既不成正相关,也不成负相关,B错误。环境人口容量与该地区开放程度成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C正确。环境人口容量与该地区科技水平成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D错误。故选C。

控制人口增长并不能提高该城市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①错误。跨流域调水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入水资源,从而提高该城市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②正确。大规模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导致地面塌陷,③错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可以提高该城市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④正确。D②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首要因素)、②科技水平、③消费水平、④地区开放程度等。

14.A

15.A

注意关键词“案例集中”。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岸地区,人口密度大,易感染寨卡病毒,所以案例分布集中,A正确;BD选项不是主要原因(且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强,植被不一定茂盛),排除BD;巴西沿海地区纬度较低,受海洋调节以及沿岸暖流的影响,气温并不低,C错。故选A。

根据材料可知,该病毒靠斑蚊叮咬传播,南美洲西海岸地区气候干旱,斑蚊较少,且人口密度小,因此病毒案例少,A正确;西海岸热带地区,纬度低,海拔低,BC错;有寒流流经,但气候干旱描述更为具体,气候条件影响了斑蚊生存和人口分布,A选项更为合理,排除D,故选A。

16.C

17.B

我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城市到农村,沿海到内陆地区,流动人口主要为务工返乡人员,C正确,AB错;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人口流出地区并非全部为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如图中的武汉市属于湖北省,并不属于东部沿海省份),D错。故选C。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较少,促使了人口的迁移,因此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B。

18.D

19.A

20.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据上海市近10年来平均终身迁移人口雷达图分析可知,距原点的距离越远,表示比重越大,因此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等迁入比重较大,说明上海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中东部地区。故选D。

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是目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上海经济发达,为人口的迁入区,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浙江位于东部,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迁入上海的更多,A正确;交通、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等都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

大量人口的迁入,会加重城市环境压力和住房压力,A、D错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B错误;大量人口的迁入,会给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C正确。故选C。

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

21.

(1)外来人口大量迁入;经济因素

(2)对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会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得大量资金,加强外界联系,但会造成劳动力流失

【解析】(1)人口数量的变化和自然增长率以及机械增长率相关,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的生育观念较为先进,出生率相对较低,自然增长率低于中西部地区;结合图示东部地区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即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2)人口流动的影响可从对迁入区和迁出区分析,且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角度分析;对于迁入区:缓解了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会增大人地矛盾,带来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对于流出区:人口减少,缓解了人地矛盾,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但是会导致劳动力流失。

22.

(1)人口数量的增加;片面追求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等。

(2)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湖泊萎缩(湿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碱化等。

(3)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发展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控制人口规模;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控制农业区的规模。

【解析】(1)扩大耕地面积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由材料可知,图示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应是压缩辣椒、番茄、春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种植的结果,因此图示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还与片面追求粮食产量有关。

(2)博斯腾湖农业区深居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因此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引河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地下水位长期过高,地下潜水持续蒸发,土壤中的水分不断地以水汽的形式散逸到空气中,而水中的盐份却被带到地面表层并在这里不断的积聚最终导致了土壤的盐碱化;引水灌溉会导致注入博斯腾湖的河水减少,博斯腾湖(湿地)萎缩,湖床裸露,荒漠化面积扩大;湿地破坏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环境平衡。

(3)由第(1)(2)小题可知,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粮食需求量过大,导致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进而引发环境问题。因此为博斯腾湖农业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该控制人口规模,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旱、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在发展灌溉农业时应实施滴灌、喷灌节水灌溉技术。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优良,当地应注意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的性价比;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同时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23.

(1)夏季

原因:加州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农业经济为主体,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下沉。

(2)加州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对内、外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就业机会多;科技水平高,各产业发展活力强。

(3)加州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生产率高,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少。

【解析】(1)加州的地面沉降与其大量开采地下水有关。结合加州的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少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来分析。地面沉降是因过度利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而造成的;由经纬度可知,加州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降水少,但蒸发量大,且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所以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季节是夏季。

(2)现代人口高度聚居地一般自然条件优越并且经济发达。据此结合加州实际分析即可。加州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就业机会多;科技水平高,各产业发展活力强。

(3)城市化水平高说明从农人员少,非农人员多。由于加州农业高度发达,农业生产产量高但所需劳动力少,为城市化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从而为城市化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4.

(1)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疏。

(2)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科技水平低。

(3)不能。原因:西藏高寒缺氧,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解析】(1)由表可知,总体上,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人口数量最多,2000-4000米的地区人口数量最少,海拔越高,人口密度越小,故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疏。

(2)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主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川西高原,这些地区海拔较高,人口密度较低,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的修建,不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基础差且发展较慢,使其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水平较低,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人口密度最低,这里海拔高,高寒缺氧,土壤发育程度低,较为贫瘠,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不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可以适当发展畜牧业,环境承载力较差,恶劣的自然条件,不利于交通设施的修建,西藏交通密度很小,交通不便利,不利于对外开放,教育科技水平较低,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