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风物志:中华气节古韵悠长

元代王振鹏绘《龙池竞渡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年间徐扬绘《端阳故事图册之采药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李昭道绘《龙舟竞渡图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一首《渔家傲》中曾有着这样的描写:“五色新丝缠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中也曾写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是极具中华文明风韵及气节的传统节日,旧时诸多文人墨客都以端午为题,留下无数诗词名篇。

端午风物习俗更是数不胜数。大江南北,骑马射柳,龙舟竞渡,粽香十里。老北京人喜欢把端午称为“五月节”,饮雄黄、吃五毒饼、挂艾叶菖蒲,而南方民间则盛行铸阳燧、沐兰汤、采百草……

    古韵传承  中华风骨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古汉语中“端”有开头、初始的意义,“端五”即“初五”,而按照天文历法来讲,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即与“端午”同义。大多观点认为,对于端午的最早记叙是始于西晋时周处所编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中:“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在当代生活中,每逢端午将至,亲朋同事间大多会用端午“安康”来对彼此送出祝福,而非用其他佳节时常说的祝君“快乐”,这一礼俗习惯是源于端午节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相传,屈原在战国末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亡,后人便将五月初五这一日用来纪念屈原。

对屈原的纪念固然是端午节庆的主题之一,但事实上,端午蕴含着我国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考证也并不惟一,涵盖了古老的星象文化和人文哲学等多方面内容。

除了屈原之外,端午节也与许多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有关。例如,相传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化为涛神,后世人便在端午哀而祭之,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中就有说到,逢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百姓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 不过,《曹娥碑》中也有着另一段于端午的典故,是说少女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令十四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了十七天之久,之后亦在五月五日投江,于五日后竟抱出了父尸,感动于世,因此后人便在端午日纪念救父投江的孝女曹娥。此外,端午也与春秋名贤介子推有关。东汉蔡邑在《琴操》中提到,先贤介子推亡于五月初五,晋文公下令在这一日不可生火煮饭,百姓们便提前准备好粽子等寒食,因此有了端午纪念介子推之说。当然,“寒食禁火”的习俗流传下来,也令人们对介子推的纪念成为寒食节的起源。

另一方面,端午的起源也与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的演变有关。古时人们极其推崇天象崇拜,据《春秋命历序》记载,“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上古时代定天象划“二十八宿”, 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各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为“苍龙七宿”。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易经·乾卦》称其为“飞龙在天”,是为大吉大利之象,因此有说法称古人在仲夏端午举行盛大图腾祭祀,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而关于“祭龙”实则也有另一典故,是说在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蛟龙被认为是水中的主宰生灵,蛟龙作祟便是江河湖泊种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因此南方百姓会选择五月初五向水中的蛟龙献祭,祈求在即将到来的盛夏免去水患之灾。

此外,在东汉王充的《论衡》、应劭的《风俗通义》以及范晔编撰的《后汉书》中都有着关于端午“恶日禁忌说”的记载,也即是说五月初五被认为是不吉的恶月、恶日,因此要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以驱邪避害等等。而在西汉礼学家戴圣编撰的《礼记》中,端午也与周代“蓄兰沐浴”有关,是指古人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记录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有提道:“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贰

    粽香千里  龙舟竞渡

从古至今,中国大江南北与端午有关的民俗风物众多,其中最为多见的便是吃粽子、赛龙舟。

古时的粽子也称“角黍”或“菰(g)黍”,有仲夏端午烹角黍之说,正如《风土记》中的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在西晋时期,江南地区的百姓已经普遍用菰叶裹黍米来做粽子食用。从南北朝至唐宋再至元明时期,粽子的馅料多种多样,既有板栗、红枣、赤豆,也有加入了果品的“蜜饯粽”等等,如苏东坡就有诗云:“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见杨梅。”而当今的粽子多分为甜粽和咸粽两大类,在地域上常有“南甜北咸”之说。

关于端午食粽的典故,据古籍《荆楚岁时记》和《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来看,南方气候温润盛产稻米,因此百姓喜用稻米和植物叶子做成粽子,作为端午节祭祀蛟龙的祭品。而在南梁吴均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中,粽子则是人们用竹筒装米制成,投入水中来为屈原祭祀。不管传说如何,历代众多文人都曾挥洒笔墨书写粽子。陆游在《乙卯重五》中云:“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中描写:“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而晏殊在《端午词·御阁·九子粽新传楚俗》中也提道:“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

“龙舟竞渡”同样是最被人们熟知的端午传统民俗,在南方沿海一带尤为盛行。据记载,“龙舟”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历史典籍《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事实上,在屈原的《九歌·湘君》也有着关于“龙舟”风物的体现,诗曰:“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其中的“飞龙”被不少当代学者认为即是龙舟。龙舟竞渡的习俗与古越人(先秦古籍中指长江中下游以南沿海地区人民)对龙图腾的原始信仰有关,《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淮南子》中也记载着:“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古越人不仅“断发文身”以“像龙子”,而且也会在逢年端午这一天,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伴着击鼓声在水面上竞渡,以祭龙神。

古人对端午竞渡的描摹与抒情亦数不胜数。刘禹锡曾作《竞渡曲》来记叙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称“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唐代张建封也作《竞渡歌》,诗中道:“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宋代黄裳的《减字木兰花·竞渡》中描写道:“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其《喜迁莺·端午泛湖》中亦写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云:“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叁

    天南地北  风俗各异

除了食粽与赛龙舟外,中华大地上还有许多南北各异的端午风物。

旧时北方民间多以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所谓恶月,主要是指农历五月为仲夏疫病流行的季节,而“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更会集中于五月初五这一“凶”日,因而老百姓纷纷会在端午节求平安、避五毒。“五毒”通常被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蛤蟆,在端午节,小儿要穿“五毒衣”、房间要贴“五毒图”并用针刺之,以表示对健康的祈求和对瘟疫毒害的祛除。部分地区也会在端午时用雄黄涂抹小儿额头以驱避毒虫,山西《河曲县志》中就有这“画额”习俗的记载:“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插艾叶菖蒲也是自古时起就在北方地区广为流行的端午风俗。《荆楚岁时记》中提道,“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艾草、菖蒲不仅能驱蚊蝇虫蚁、提神通窍,还被古人认为是趋利避害之物,《风土志》就有类似的记载,称“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唐代殷尧藩在《七律·端午》中云:“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元代舒頔的《小重山·端午》写道:“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宋末三杰”的文天祥也在《端午即事》中吟:“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再看南方,沿海一带有着以镜辟邪的“铸阳燧”的习俗,东汉王充的《论衡》中记载:“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这是说午月午日午时的三重之火阳气极盛,对熔金铸镜而言可谓是最佳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辟邪的文化意义。而古人认为五月有五毒,端午正是草木中药性最强的时节,因此南方多地都有着端午“采百草”的习俗,清代道光年间苏州文士顾禄所著的《清嘉录》中就记载道:“采百草之可疗疾者,留以供药饵,俗称草头方”。

另外,端午“沐兰汤”的习俗也广见于南方民间,早在西汉末年的《大戴礼记》中就有关于用菊科的佩兰或草药煎水沐浴的记载,《岁时广记》卷二十二的“采杂药”也有引《荆楚岁时记》佚文,称“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也正如苏轼在《浣溪沙·端午》中所云,“轻汁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纵观历史,种种端午风物代代传承,古韵悠长,实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薛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