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月村:稻田里的西洋楼,华侨没住过已成古建筑
广东台山市,堪称中国第一侨乡,台山市下辖斗山镇有个浮月村,外出的华侨比现有居住人口多十几倍,是
个典型的华侨村,华侨多居住在美国,最著名也最代表华侨轨迹的当属留存在田野中默默守候的15栋西洋楼
宇,就像无声的音乐,随着音符跳动,唱响中国人走出国门史诗般的豪壮。
走进浮月村,一派田园景色跃上心头:“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
里啼。”(宋·徐矶《新凉》)
那一片黄、点点绿,众星捧月般衬托着一栋栋拔地而起的西洋楼,静静地闪烁。天或晴或阴、云忽低忽高、
风轻盈拂面,古村,偶尔听得几声鸡鸣狗叫。
15座洋楼出奇地耀眼,风格迥异,为民国时期产物,楼高三至四层。每座楼都有楼名,每个楼名大多以楼主
的名字命名,而中山阁比较特殊,楼主陈国麟为纪念其父陈栋华与孙中山早年在美国缔造共和的一段情谊而
命名。除中山阁之外,其它14座洋楼名为:贤安庐、安雅庐、兰芳居、觉庐、蓁华居、恒安居、仕庐、英庐、
源庐、炯庐、鋈庐、晃庐、惠华居和陈国旗楼。
年长的惠华居建于1917年,年轻的觉庐1936年完工。建好后,华侨一天都没住过,一晃,一个世纪过去了,
洋楼便成了古建筑。远处起伏的山,衬托着眼前田园诗般的景色,是守望,也是期待,希望便在着岁月如歌
的旋律中回响。
翠笼峦山蜃景楼,青葱稻野醉明眸。
沧桑应忆当年事,什锦风光一画柚。
——友·言泊远
航拍的浮月村,在秋日阳光照耀下,色彩斑斓,一派田园风光,静谧而祥和。
浮月村留存的这种建筑,称西洋楼,也被叫作碉楼。被学着视为“洋楼与碉楼建筑功能相结合的混合型华
侨建筑”,兼具美观与防御功能。希腊的立柱,罗马的穹顶、拱窗,宽大的平台,若隐若现的抢眼。这不
仅仅是民居中的豪华别墅,更就像一件件艺术品,佐证了一个时代华侨的悲欢离合。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金山伯。金山伯是武邑特定历史下的称呼。美国旧金山,旧时译作“金山”。少壮
出国到美洲做工,后回来的华侨称作是“金山伯”。而多数华侨只是汇款回来,置地建屋。浮月村15座洋楼
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拔地而起。
浮月洋楼2008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成为台山第二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第一个是浮石村,2014年第三批)。浮月村还是台山“新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