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电影:是什么让她情不自禁泪如雨下?

对于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来说,“电影里的电影”往往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道具设置、场景设置或情境设置,尤其是如果导演特意用镜头语言给出了“电影里的电影”的主题,那么这“电影里的电影”就与电影本身有着强烈的彼此印证、暗示、关联、隐喻的可能性。

《色戒》里王佳芝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看电影,可以说电影尤其是当时引进的英美电影是王佳芝最大的精神寄托载体。无论是在迁校到香港的学生时代,还是后来住在日战区上海舅妈家里生活困顿每天吃米都困难的时候,她都一如既往地去电影院里买票看电影,可以说,她是一个精神世界生活在电影里的女生。

在电影《色戒》里,导演通过镜头语言直接呈现给观众的是王佳芝一共看了三次电影,一次在香港,看到泪流满面的那次;一次在上海,被邝裕民他们找到前,自己在电影院看到一半被政治宣传片打断的那次;一次是在与邝裕民在电影院接头时,顺便看的那部电影。另外还有两次,导演没有显示王佳芝看没看,只是通过电影海报告诉观众的两部电影。

所有这些电影里的电影场景,一共涉及到了九部电影,这九部电影的设置,都不是简单的随意安排的情境设置,而都是具有戏里戏外相互暗示和印证的精心布局。分析如下(顺序为:暗杀当天的街头电影海报、王佳芝在上海上完日语课后看的电影、王佳芝与邝裕民在电影院接头时的电影、王佳芝在虹口区进入日本酒馆前路过的电影海报、王佳芝在香港独自一人看到痛哭流涕的那场电影。除把香港那场单独拿出来放在最后讨论外,其他全部按电影本身顺序)。

1.  《碧血烟花 Destry Rides Again》的两个海报

决定刺杀易先生的当天,准确的时间是1942年10月27日下午三时左右,晴天有阳光,王佳芝坐着易太太的车,来到凯司令咖啡厅街对面。在走过马路进入咖啡厅前,王佳芝不停地回头张望,回了四五次头,每一次都看到一个奇怪的人在盯着她看,其中有一个是站在街对面剧院电影海报边上的一个人。

(电影第11分钟:王佳芝进咖啡厅前不断回头,看到若干个特工,心生忐忑)

这个人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电影海报,一眼看过去两个海报完全不一样,然而如果仔细地看,会发现这是同一部电影的两张海报,这个剧院“now showing”正在上映 Destry Rides Again

(为了更清晰看到这两张海报,重新截了一张图)

这是一部1940年上映的美国西部题材喜剧电影,中文译名是《碧血烟花》。

(对于1942年的王佳芝来说,这部1940年就上映的美国喜剧电影王佳芝大约应该是看过的)

李安在这里,就开始和观众玩起捉迷藏游戏了。这似乎是一个毫不重要的背景设置,在电影里基本上是镜头一扫而过,李安为什么要刻意给这个电影设计出两个完全迥异的电影海报?无论是从外框的形状、颜色,还是电影海报的图片(一个单图一个多图)、颜色(一个彩色一个黑白)、字体(一个小写一个全大写)等都完全不同。

李安就是不想让我们轻易看出来:这两个外表完全不一样的海报其实是同一个电影。

同一个内容,会有两个或者多个表象;你好像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但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李安暗示:不要被表面蒙蔽。

另文,这个电影的中文译名《碧血烟花》根本就是一个标题与内容完全不符的翻译,这一点连豆瓣网友都看出来了。

表面上是一个爱情片,但事实上并不是啊!

李安一开始就暗示我们:不要被片名蒙蔽了!

何况两张电影海报中间还站着一个特工,这个特工的眼神让王佳芝看地心里发毛,搞不清是自己人还是敌人,脑袋懵懵地,就这样进了咖啡厅,开始发情报通知行动,坐那里品咖啡、忆往事,全然忘掉了店门外的特工们。

2.《月宫宝盒》、《深闺疑云》、《月夜情歌》,一组并列,各有隐喻

1942年秋,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住在舅妈家的王佳芝仍然经常去看电影,那天她下了课后,自己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

王佳芝到电影院的这组镜头十分重要,因为它串起了三个电影,并且各有用意。

她路过的第一部电影是《月宫宝盒 The Thief of Bagdad》,一部美国冒险片。对于1942年的王佳芝来说,这部1924年的电影显然算是老片了,那么喜欢看电影的王佳芝,显然早已看过这部十八年前的电影。她毫无停留头也不回地走了过去。

(电影第73分钟开始,导演用镜头接连介绍了三部电影:这部冒险题材的电影王佳芝已经看过了。暗示:王佳芝早就进入了自己生命中的冒险游戏)

王佳芝路过的第二部电影是《深闺疑云 Suspicion》,一部1941年11月刚在美国上映的新片,这是由悬疑片大师希区柯克拍摄的一部惊悚悬疑电影。

王佳芝在这部电影海报前面停留时间最长,她大概有点想看,至少想要了解一下。

(王佳芝在这部悬疑影片面前停留时间最长,她有点犹豫,但最后放弃。暗示:王佳芝的任务就是一部悬疑片,一部她自己根本没有看懂甚至没有看的悬疑片)

(这是一部对《色戒》主题进行隐喻最关键的电影)

她停留了一会,但最终还是没有选择看它,她走了过去,步入影院,选择看一部爱情片《月夜情歌Penny Serenade》(又译名“秋缠断肠记”),一部同样是1941年的新片。

(渴望爱而不得的王佳芝,常常从爱情主题的电影里找到藉慰)

(三个译名:《月夜情歌》、《断肠记》、《小夜曲》,浪漫中带着忧伤)

这组镜头,喜欢看电影的王佳芝走过冒险片、在悬疑片面前停留犹豫、最后选择了爱情片,完美阐释了王佳芝的角色:早就参与进了一起冒险活动,然而对身处谍战悬疑毫无警觉,一心只是向往爱情。

以冒险(暗杀汪伪高级官员)为载体,以爱情(特工爱上了暗杀对象)做壳,实际却是一部所有参与者都毫不知晓的高级悬疑片,这便是《色戒》的实质。在王佳芝走过的这短短半分钟内,导演已经给足了暗示。

另外,关于悬疑片《深闺疑云 Suspicion》的导演希区柯克,还要多说一句。希区柯克是悬疑片大师、鼻祖,是恐怖影片和悬疑片的开拓者,几乎可以认为是悬疑电影的代名词。他显然是一个胖乎乎其但有童心、幽默、好玩的导演,他的一个爱好,或者说他与观众开玩笑的一个常用手段,就是在自己的电影里客串一些群众演员角色。当然有不少导演都偶尔会出现在自己的电影里客串一把,但希区柯克是在这方面做的最优秀最出名玩出的花样最多的一个。

比如,在他著名的《西北偏北》里,他客串了一个没赶上公交车的乘客。

在他的《火车怪客》里,他客串了一个正要上火车的乘客。

在他的《捉贼记》里,他客串了一次坐在公交车上的乘客,面无表情一脸无辜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笑。

在他的《冲破铁幕》,他客串了一个在宾馆里抱着小孩的顾客。

在他的《迷魂记》里,他客串了一个从镜头前走过的路人。

在他的《怪尸案》里,他客串了一个从窗外走过的路人。

在他的《欲海惊魂》里,他客串了一个和女主擦肩而过的路人,听到女主嘴巴里念念有词,还故作讶异的回头露了一下脸。调皮啊导演。

在他的《夺命狂凶》,他客串了一个在人群里听讲的听众,好像对演讲者还挺不满意地,撇着个嘴。

在他的经典作品《后窗》里,他客串了一个在作曲家的公寓里在给闹钟上发条的人。

下面这个镜头被很多人引用过了,在他的《群鸟》里,他客串了一个牵着两只小狗跟女主擦肩而过的路人。导演果然是城会玩的人。

更有意思的一次是,在他的《黄宝石》里,他客串了一个在机场里坐在轮椅上被护士推着走的患者路人。

下一刻突然看见熟人了,老头子滕地一下站起来冲上去和人握手了,好像腿脚并没啥毛病啊。老爷子你也太爱玩了吧。

更有甚者,他并不总是直接出现在自己的电影里,有时会间接地藏在自己的电影里,比如在他的电影《救生艇》里,他出现在了报纸上的减肥广告里。这真是一次很有创意的客串了。

他最后一次在自己电影里的客串,是在他最后一部电影里,1976年的《家庭阴谋》,在这部电影里,他以一个正在跟人谈话的影子出现。这是悬疑鼻祖给观众留下的最后一次客串镜头,意味深长。

当然,在他1941年的这部被李安引用的《深闺疑云Suspicion》里,他照旧不误地进行了一把剧中客串,这次他出演了一个站在邮筒旁边寄信的人。

老爷子这客串爱好玩的也可谓是鬼斧神工演技高超了,不过哎哎等等!我们不是在讨论《色戒》吗?怎么转到了讨论希区柯克的客串了呢?小编你真是瞎转啊,是不是要转到广告里面去啊?

当然不是啦亲,说了这么多希区柯克的客串,就是要引出李安在《色戒》里的希区柯克式的客串。以此说明,李安在这部片里借着对希区柯克的致敬,来向观众暗示:我这是一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片啊亲,根本不是什么爱情片,更不是什么情色片!

就在这里:当王佳芝放走易先生任务失败后恍恍惚惚走出珠宝店到街上叫车却叫不到车差点还绊了一下脚的时候,墙角拐弯处那个抽烟聊天的鸭舌帽特工。

(一个高度疑似李安本人的群众演员)

(虽然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但是,脸型、耳朵、眼睛、鼻子、脸颊、嘴巴、下巴都高度相似)

到底是不是李安?没听制片方说过,也没听李安说过(李安不说是符合李安风格的),但我觉得是的可能性高达90%以上。

如果真是李安的话,那这百分之百根根本本就是一个悬疑片啊,李安给出的暗示给地足足的了!

3.《博爱》,王佳芝在电影里看的唯一一部国产片

下面谈一下王佳芝在电影里看过的唯一一部国产片《博爱》。

这部电影王佳芝当然也是买票进了电影院的,但是她不是为了看这部国产片,这种国产片她是根本不会正眼瞧的,她一直以来看的都是英美大片,英文原版无字幕那种。

她进电影院里装作看这个电影,是与邝裕民在影院秘密接头。银幕上放的是《博爱》第一节“人类之爱”中兄妹对话的一段内容“哥哥,怎么样你也不能做这种犯法的事啊!”银幕下是邝裕民给王佳芝说:“我们几个点都被摸了!”

(电影第103分钟:《博爱》第一节:人类之爱中的兄妹情)

尤其是电影里的“你为什么到这儿来”,既是《博爱》电影里哥哥问妹妹的话,又成《色戒》电影里邝裕民问王佳芝的话,这种精确重叠的细节设计,堪称精心而完美。

李安导演在这里用这部国产片《博爱》来做背景,没有太多隐喻的用意,只是真实还原1942年的上海电影市场情况:这是一部由日本和汪伪政府控制下的中华联合制片有限公司(简称“中联公司”)拍摄的一部“大爱”之片。另外因为这部电影当年在上海实在是太轰动了。

这部宣传“大爱”的《博爱》由十一个以爱为题的小故事组成,分别是:人类之爱、儿童之爱、乡里之爱、同情之爱、父女之爱、兄弟之爱、互助之爱、夫妇之爱、朋友之爱、团体之爱、天伦之爱。王佳芝进电影院的时候电影刚开始没多久,刚播放到第一节的人类之爱。

中联公司当年将这部时长三个小时的电影列为巨片推出,由中联公司全体导演导演,全体演员演出,规模宏大制作精良。“四十余位明星力作,十六位大导演巨献”、“无敌阵容,空前绝后”、“中联本年度最光荣之作”。

(1942年《博爱》宣传照)

这部宣扬大爱博爱的电影里没有战争只有和平、没有对立只有大爱。这当然,是日本对华的一种有目的的文化侵略文化渗透,打着“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等旗帜。

就像王佳芝上次在电影院里看《月夜情歌》刚看到一半的时候,插播起了由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世界电影新闻”,但其实是“中日和善、亚细亚共存共荣”内容的宣传片,王佳芝烦得要命。

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联公司,是日本在上海成立或合并成立的两家电影公司,旨在拍摄宣传亲日和善的电影实施对华的文化侵略。后来这两家合并成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中联公司拍了这部《博爱》,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在电影里除了这部《世界电影新闻》宣传片,另外还拍了这部《南海征空》。

4.《南海征空》,日本酒馆对面剧院正在播放的电影

王佳芝乘车进入上海虹口区,在走进易先生约好的日本酒馆的时候,她的身后是这部《南海征空》的电影海报。

这是一部由中华电影公司拍摄、全部由日本演员参演的电影。李安在这里用这部电影海报给出一个底色背景:虹口区是日本人娱乐放松的总部基地,与上海公共租界是不同的。在公共租界还可以看到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在这里更多的是日本人的了。

(电影第120分钟:王佳芝进入虹口区走入日本酒馆,背后是这部全部由日本人参演的电影海报)

(《南海征空》的演员表及剧情内容)

至于这部电影的内容,应该不是很重要。他用这部《南海征空》和上面那部《博爱》,来反映当时的时代实际情况。

至此,日本人拍摄的宣传电影、汪伪的电影、好莱坞的电影,悉数亮相,唯缺抗日主题的电影,在这部反映汪伪政府和日本人勾结的作品里真的没有一点抗日题材的电影吗?

李安说,有的,只是你们基本上都没有发现而已。

这是李安随手又埋的一条线:岭南大学话剧团在香港的话剧演出。

5.是的就是这部《气壮山河》

邝裕民作为话剧团团长,带着话剧团成员编排了一部名为《气壮山河》的话剧,一部面向香港人的粤语抗日剧,旨在呼唤起不知亡国之恨悠然过活的香港人的爱国热情,实现邝裕民所说的:“我们要敲锣打鼓把他们叫醒!”

后来的演出十分成功,观众们都站起来鼓掌,台上台下齐声怒吼:“中国不能亡!”

不过大家肯定不同意了,这只不过是学生话剧社编排出的抗日话剧而已啊,怎么能算是电影呢?怎么能与其他几部真正的电影并列呢?

是的,这确实不是电影。但是!在学生们改编成话剧之前,《气壮山河》真的是一部电影,一部粤语电影,一部抗日题材的粤语电影,一部在当年刚刚诞生在香港、面向香港人民、旨在点燃香港人民的爱国热情的抗日题材粤语电影,它的导演叫张吻冰,主演是白燕和李晨风,讲述了爱国青年孟雷和他的爱人抛下儿女私情,为了保家卫国收复失地毅然加入东北义勇军,最后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

它上映的时间是1938年1月,比学生们改编成话剧基本上早了一年左右。

它的英文名叫The Pride and the Passion,比中文名还大气。

差一点又被李安蒙蔽过去了!

6.两部《寒夜琴挑》,同一个Love Story

最后我们谈一下那部让王佳芝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看到痛哭流涕的电影。

不过在此之前,有必要说一下王佳芝的家境情况,才能更好理解她为什么会对着那部电影那么动容。

在《色戒》原文里,张爱玲写到有关王佳芝家境的话只有两句:“从十五六岁起她就只顾忙着抵挡各方面来的攻势”、“有个亲戚住在愚园路”,其他关于王佳芝父母情况、舅舅舅妈之类的根本没有提及,然而李安在电影里面,却硬是要通过王佳芝与赖秀金的对话、王佳芝与司机的对话、王佳芝与易太太的对话、王佳芝与邝裕民的对话,给出了王佳芝非常详尽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背景,这当然是李安的有意安排。

通过这几组对话,基本上能拼出王佳芝的家庭背景:父亲是广东人,是留过洋的洋学生(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多是广东人,容闳带出去的),母亲是上海人,一个广东男子娶了上海女子说明他们不是那种从小指定的娃娃亲之类的,父母应该都是新式人,所以王佳芝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英文教育,家境也是富足的,小时候的王佳芝有点像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那样的,受到西式教育,英语很好,能英文交流,能看懂无字幕英文原版电影。母亲应该是疼爱她的,但是不幸的是母亲在1935年左右去世了。父亲虽然留学国外并且留在英国工作,但骨子里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比较重,早早地把她弟弟带去了英国,而迟迟把她留在国内不太关心,所以王佳芝是缺少父爱的。1938年他父亲在英国又娶了一个外国媳妇,又成立了一个家庭,王佳芝被抛弃的感觉加重。她极度渴望被爱,尤其渴望成熟男子给予她的爱护,这是导演为最终王佳芝爱上易先生埋下的重要伏笔。

再后来,王佳芝寄居在上海舅妈家,就相当于林黛玉住在贾府,然而这个舅妈家里却没有疼她的外婆,也不见舅舅,只有一个不爱待见她的舅妈,舅妈老家是外地人,说话只讲普通话,王佳芝在舅妈家住的十分生疏。这是后话了先不提。

不过无论怎么命比纸薄,王佳芝的内心里都永远住着一个清高的小公主。比如她看电影只看英文原版电影,她日常读的书是Robert Burns MantleThe Best Plays这类专业的英文书籍(不过都是旧书旧刊,大概是因为战争原因,大概也因为没钱买不到新书,书架上并没有最新的The Best Plays 1941-1942年刊)。

(电影第73分钟:王佳芝的书架,书的档次都不低,不过都是旧书)

然而她傲娇的小小内心里却极度缺爱,缺家庭的爱,缺亲朋的爱,缺同学的爱,她缺爱渴望爱,于是她常常借助电影,代入自己的角色和感受,藉慰自己的情感。

于是当她一个人坐在电影院里看着这部爱情电影的时候,她被里面的情节深深打动了,打动到泪流满面。

(被代入电影的王佳芝,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梨花带雨。)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寒夜琴挑 Intermezzo》,一部关于一个小提琴家爱上了自己孩子的女钢琴老师的感人爱情故事。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电影有两个版本:1936年的瑞典语版本和1939年的好莱坞版本,剧情内容都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好莱坞版本的影片名字变成了Intermezzo: A Love Story

那么王佳芝看的到底是哪一部呢?按照电影里给出的时间线,王佳芝看这部电影的时间是1938年的秋季学期,或者是1939年的春季学期,反正肯定是在1939年暑假之前,在父亲娶妻之后、出演话剧之前的那个时间段,而那个时候,好莱坞版本的《寒夜琴挑》还没有上映。所以王佳芝看的只能是1936年的瑞典语版本《寒夜琴挑》。

然而李安在电影里采用的片段却是1939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这部《寒夜琴挑》。如果较真的话可以认为这是李安的一个疏漏。当然或许1936年瑞典语版本《寒夜琴挑》并不好找或者没有英文翻译版,所以这种替代也是可以容忍的。

(电影第19分钟:给父亲发完庆祝再婚的信后,王佳芝看了这部令她伤感的爱情电影Intermezzo: A Love Story。)

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版本的女主都是同一个人:英格丽·褒曼。而美国版《寒夜琴挑》的拍摄,也恰是因为有人看了英格丽·褒曼演的瑞典版《寒夜琴挑》觉得演得很好,才邀请英格丽·褒曼去好莱坞出演美国版《寒夜琴挑》,从此开启了英格丽·褒曼辉煌的好莱坞星途,三获奥斯卡金像奖(两次最佳女主一次最佳女配)。

在那个没有整容产业、没有ps产业的时代,英格丽·褒曼的盛世颜值。

(年少失去双亲的她,却有着盛世容颜,与一流演技)

英格丽·褒曼不仅拥有盛世颜值,而且也是一个会用眼神演戏的女子,比如在这1939年好莱坞版《寒夜琴挑》里,她所展现出来的爱慕眼神六连击。

(爱慕眼神第1击)

(爱慕眼神第2击)

(爱慕眼神第3击)

(爱慕眼神第4击)

(爱慕眼神第5击)

(爱慕眼神第6击)

这是一个婚外情的故事,男主是一名扬名海内外的小提琴大师,有妻子,有自己儿子和女儿(这个家庭结构和王佳芝家庭结构是一样的),女主是男主女儿的钢琴老师。他们惺惺相惜,相爱了。他们爱的不能自拔,但又为他们的爱感到深深的不道德,深深的负罪感。于是两人决定分开。

女主说她还有话想说也说不出口,男主回她:“我知道,我知道,我有家庭,我有子女,我是个有社会地位的人,可是我一看到你,我把这一切都忘了。”(Yes, I know, I know, I have home, Ihave children, I am a responsible man, but when I sit here and look at you, Ihave only no one to think.)

王佳芝看到这里,泪如雨下。

(电影第30分钟开始,王佳芝看到这里时情不自禁地泪如泉涌痛哭流涕)

大概并不只是感动于男女主人公的婚外恋,更是看到男主说到的“我有一个家庭,我有孩子”,想到了自己的身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母亲去世了更需要父亲,然而父亲却另娶了妻子重新在英国建立了新的家庭,自己被抛弃的感觉愈来愈重,却还要忍着内心的苦楚强作欢颜给父亲写信庆祝他新婚大喜。这样的伤心有谁能知有谁能解?一阵悲从中来,泪不自禁。

有人说他不喜欢黑的地方,但是她就是喜欢这黑的地方,可以在黑暗的遮掩下,让自己肆无忌惮地哭,任由眼泪在脸上流淌,不用擦拭,不用掩饰。

(哭到需要咬住嘴唇才不至于哭出声来)

《寒夜琴挑》里,两人在谈完这段话后决定分手,女主安妮塔说:“这附近有一家铺子,橱窗里总会展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总是要停下来看看。”

于是两人走到那铺子窗前,站在那里看那橱窗里稀奇古怪的物件。

然后,两人在这橱窗前分手。女主转身离去,独留男主一人呆立在橱窗前,音乐声起,轰鸣作响。

后来,王佳芝在珠宝店二楼放跑了易先生,自己一个人恍恍惚惚走下楼走到街上,在命悬一线的时候,茫然呆立在橱窗前,端详橱窗里的模特,耳边大约也是轰隆隆地响。

(生死关头之际,王佳芝眼前浮现的或许只是:是不是就这样分手了?)

7.总之

前段时间上映的文青片《地球最后的夜晚》里,导演也安排了一场让汤唯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看到泪如雨下的镜头,说实话,不知道导演用这个镜头在表达什么鬼。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对十二年前优秀影片《色戒》里汤唯坐在电影院里泪如雨下镜头的东施效颦,不伦不类不知所云,基本上属于拙劣的模仿,毫无意义的镜头堆砌。

关于李安的电影《色戒》,12年前我就下过结论:这将会是华语电影的经典之作。经典的原因与它的情色镜头毫无关系。12年后,我这个判断不变,并且进一步加强。为了阐释这种经典,决定用至少8篇影评进行论证,已完成三篇(茶餐厅对话、雨天麻将、五场床戏),这是第四篇(电影里的电影)。其余四篇将分别针对拍摄手法、开局麻将、其他细节、悬疑推理进行解读。本系列影评所有的解读都来自于导演通过镜头语言给出的信息,不做过度臆测和过度解读,来证实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我会一步一步证明,李安的《色戒》是空前绝后的创作,是惊天动地的杰作,是李安本人最优秀的作品,很可能他本人也不会再超越了。而所有的老外不可能看懂,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看懂。即使时隔了十二年。

文字:ph

截图:ph

编辑:ph

相关:


其他影评:

-----------ph手记,欢迎批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