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强行建造紫禁城:那么多木材是怎么运到北京的?
自从明成祖朱棣篡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夺了大明的江山,按说本应该高兴才对,他却天天睡不着觉。跟他老子一样,朱棣也是一个强人,白天上朝理政,处理国家大事,忙得不可开交。到了晚上,还是不得消停,一进入梦乡,朱棣就梦见老爹朱元璋和阴魂不散的亲侄子朱允炆。朱元璋每次都唠唠叨叨:“儿啊,你怎么能篡你侄子的位呢,你明知道这是你爹我亲自栽培、亲自扶上马的皇位继承人,你怎么能说推翻就推翻呢,你这不是打你爹的脸吗……”朱允炆也是每晚都围着他大吐苦水:“我说四叔啊,你放着好好的燕王不当,为什么非要夺我的皇位啊,咱们都是老朱家的人,谁当不一样呀。我说削藩也没说削你呀……”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乐皇帝每天都做同样的噩梦,都快把他折磨成神经衰弱了。怎么办呢?学李世民吧,可惜我身边没有叫秦琼和尉迟恭的武将。左思右想,翻来覆去,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迁都北京。南京这地儿不行,朱允炆整日阴魂不散,太晦气,还是回我的老根据地比较好。于是说干就干,立马召集数十万民工和军队,浩浩荡荡开赴北京,开始建造紫禁城!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那个年代没有钢筋水泥,建房全靠夯土。但是,这毕竟是造皇宫呀,总不能都盖成土房子吧,万一哪天下大雨把房子给冲垮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再给冲到沧州去,那就丢人丢大发了,咱大明朝可丢不起这人!所以这建造宫殿你只能用木头,那用什么木头好呢?古人比我们聪明,答案是楠木。史书记载:“天生柟木,似端供殿庭楹栋之用。”“最中大厦尺度之用,非殿庭真不足以尽其材也,”这“柟木”,就是指的楠木。楠木虽好,就是太重了,也太远了!
放心,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重量不是问题,距离也不是问题。首先,得派人去找,去哪儿找呢?去四川、云贵等地的深山老林里,找木大军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好不容易找到一棵上好的楠树,就赶快做个记号。找到楠树以后,第二小组砍伐大军再上,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些参天大树撂倒了。接下来就是最令人头疼的步骤了,怎么运出去呢?
树砍倒后,要在树上凿孔,称为“穿鼻”,以便用绳子绑结实。然后就是“找厢”,就是像铺铁路一样,以两列杉木平行铺设于路基或支架上,每距五尺横置一木,以利木材运输。把木材运出大山是最困难的部分,好在有山的地方必有水,古代运输木材主要靠水,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载木嘛。从树倒下的地方到附近的溪流,这段路往往最难走,甚至无路可走,只能靠人力一点一点往前挪,一天挪动个三五米也很正常。
到了溪流处就好多了,把木材推到水里,让它顺流而下,不过遇到逆流就得靠人力在岸边拉着走。从小溪运到长江,从长江转到大运河,然后直达北京,这整个过程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可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紫禁城不是一年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