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节节败退”,是屠企在作祟?一文读懂屠宰企业的“套路”
自元月中旬以来,猪价开启了持续下滑的模式,尽管期间养殖户仍在压栏挺价,但也只是出现了短暂性的小幅上扬,最终还是难以改变猪价下跌的走势。目前正值春节消费的旺季,原本大家都以为猪价行情会“扭转乾坤”,但却事与愿违......
随着供给增多、消费减缓、调控升级、非瘟复发以及养殖端抛售出栏现象加剧等市场因素的增多,猪价可谓是越跌越“惨”!据猪好多网监测显示,2月7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30.41元/公斤,与上月同期相比下跌6.16元/公斤,跌幅达16.8%。目前猪价已跌至近两个月来的最低点!
之所以猪价会出现“旺季不旺”的现象,一方面是与市场行情有关,另一方面与屠企的“套路”密不可分。不可否认,在整个生猪产业中,屠宰端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环,因为它前端连接生猪养殖户,后端连接猪肉消费终端。
那么,大家知道咱们平常吃的猪肉是怎么来的吗?一头猪,从活体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大致需要经历养猪户——生猪收猪商——生猪屠宰商——白条批发商——经营商——消费者这几个环节,而屠宰场,就是把活猪转为到老百姓嘴里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屠宰企业!
首先,咱们说说“杀猪”。通常屠宰工艺流程包括:候宰淋浴、牵引输送、击晕致昏、提升悬挂、刺杀放血、浸烫、打毛、胴体切割、灭菌消毒及预冷等不同部分。此外,还有输送、分割、劈半及分割肉包装等分割程序。
1、收购了生猪之后,一般屠宰场会花上几个小时让猪平静下来,也就是所谓的侯宰;
2、通过二氧化碳或者物理致晕,然后送到点红手那边对猪进行刺杀放血;
3、经过蒸汽烫毛与脱毛机之后,整条的白猪就出来了,有工人会对猪进行开膛,并将猪的内脏进行掏空;
4、掏空内脏的猪会被送到劈半机那里进行劈半,也有的屠宰场是采用电锯劈半,效率相对较低;
5、劈半的白猪会送到冷冻室进行冷冻处理,这样是为了做好预冷,保证肉的品质以及方便运输;
6、最后将白猪装车运输,再送到各大商场以及菜市场,直到消费者手里。
以上就是基本的杀猪流程,大家看完是不是觉得有点小残忍?不过没办法,食物链就是如此!
屠宰企业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方面,前者包括厂房和设备投入成本,后者包括生猪收购的价格、能源消耗、检验检疫、水电和人工等费用,其中收购成本和能源价格影响较大。
由于国内屠宰场相对较为集中,生猪屠宰企业并不是直接从散养户手里收购生猪,而是从大型养猪场或者中介机构收猪,屠宰场收到生猪后再统一进行屠宰。因此,屠宰成本还涉及到产业链的生猪收购和猪肉配送以及白条销售环节等等。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每家屠宰场的价格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总体不是很固定。以大型屠宰企业为例,大型屠宰场的屠宰成本约为43元/头,其中水电和天然气占成本的65%,固定资产的摊销占20%,检验检疫的费用约占10%,人工约占5%。
在以上数据成本中,并没有把生猪的收购成本算进去,因为于屠宰企业而言,无论生猪的重量如何,其成本的支出大多是以屠宰生猪的头数计算,所以在收购过程中,屠宰企业更倾向于投入比最高的单体重量,例如100公斤左右。
对于部分小型的屠宰企业来说,他们并不关心生猪的收购和猪肉的销售,所以需要支出的费用也相对较少,甚至有的只是收取屠宰手续费。据悉,单头的代宰费一般在60-100块钱不等。
说完屠宰成本,咱们再来看看屠企的收入。一般来说,屠宰企业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屠宰的生猪数量、生猪的出肉率以及猪肉的价格等等。说白了,屠宰场赚的是收猪价格和卖到市场的差价。
屠宰生猪的数量
这主要是受屠宰场的产能利用率影响,通常屠企的产能利用率在60%以上属于是较为合格的情况,达到80%的话,则接近满负荷运行;此外,市场的生猪供应量,对屠企的屠宰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由于屠宰场数量多,竞争激烈。一方面,对上游要争抢养猪户手中的生猪,没有议价权;另一方面,对下游菜市场商户无法迅速传导涨价,因为要占据市场份额,所以屠宰场为了保证开工率,一般也不能轻易涨价。
生猪的出肉率
在对生猪进行屠宰的时候,猪的内脏、猪蹄、猪头、猪尾、猪血、鬃毛等部位都要全部去除,然后才是所谓的出肉率。而通常一头猪的屠宰率大约在72%-80%,按照一头二百斤的猪来算,屠宰完之后大约有144斤-160斤左右的猪肉可供出售。
此外,倘若进入屠宰场的生猪存在健康问题,要对部分病变部位进行切除的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猪的出肉率。整体来说,生猪出肉率相对于大型屠宰企业而言,表现较为稳定,因为在生猪收购过程中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考虑进去了。
猪肉的价格
影响猪肉的价格的因素颇多,不仅会受到生猪的收购价格影响,还有猪肉市场的供需情况。另外,不同部位的猪肉售价不尽相同,给屠企也会带来不同水平的收入。此外,屠宰场对猪肉部位分割的越细致带来的收入也会越高。
综述,屠宰企业的相关成本费用较少,其支出占比基本低于收入的5%,对企业的盈利影响较低。从产业链利润的角度来看,猪肉价格是这一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买者想低,卖者想高,从而造成屠企与养猪人之间的激烈博弈。但相比于养殖户、零售商,屠宰企业反而能更加精准地把控生猪市场行情,掌握定价的权利。那么,我们最后来了解一下屠宰企业到底是怎样压价的?
由于养殖户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受到制约的因素较多,没有定价权,而消费者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给市场反馈信息的速度也比较慢,以至于大部分的主动权和利益空间都掌握在中间屠宰商手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当市场缺猪、猪价高涨的情况下,屠企收猪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在猪价呈现大跌的趋势时,屠企便开始趁机压价收猪。因为对于屠企来说,猪价越低,可操作空间就越大,利润也就越高,反之则利润越低。
就拿现阶段猪价下跌行情来说,屠企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一方面压低收猪价格,另一方面却由于猪肉消费增量情况不佳,又对猪价进行二次施压。在这场“猪价博弈战”中,明显是屠企占据上风,甚至可以说,目前的猪价是任由屠企按到地上“摩擦”!
2、当囤积到一定数量之后,屠企便开始压缩贸易商的供给量,从而造成市场“缺猪”的现象,为日后的猪价上涨预留一定的空间;再加上考虑到大量囤积的猪肉如果等到年后出库,不仅储存成本更高,而且猪价可能还会更低,所以他们认为现在将冻肉出库是最好的时机。
原因在于,尽管今年春节消费旺季完全不及往年,但怎么说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再加上“就地过年”不代表不过年,即使猪肉再贵各家也都会买一点,所以说节前猪肉消费量还是有一定增长的。咱们都知道这个道理,屠企就更不用说了。
3、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最近猪价跌得那叫一个“惨”,目前已跌至15元区间了。可是咱们再去市场看看,30多元的猪肉价格依旧比比皆是,虽然有部分地区降了点价,但与生猪价格下跌的幅度相比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背后的利润可想而知!
总的来说,这轮猪价的滑坡大跌,除了一些市场因素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屠企。在猪价下跌的同时,进一步压低猪价,然后低价把生猪收进来,在猪肉价格高企的趋势下,将此前低价收的猪高价卖出去,从中赚取高额差价。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套路”!
在了解了屠宰企业的大致情况后,想必大多养殖户心里也都有数了,要知道,养猪人出栏的情绪也会影响着猪价的走势。在养猪过程中,不要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一定要放平心态,卖不卖猪、什么时候卖猪,要有自己的判断!
最后,祝各位养猪人在2021年“牛气冲天”!养猪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