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浇水为什么要见干见湿

经常看到“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但为什么要遵循这个原则,想必大家也和我一样不甚了解。我认为给植物浇水和人喝水差不多,少量多次是最佳的。在看完一篇名为“土壤中的水分”的文章后,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土壤中的水分成3部分:1.吸附水、2.毛细管水、3.重力水。
吸附水:在土壤团粒结构之内的水,吸附力很强。这部分水对植物来说是无效的。
毛细管水:也成毛细水,是土壤团粒与团粒之间的缝隙中存在的水,可以沿着缝隙流动,是植物能利用的水。
重力水:暂时不能往下渗流的水,哪部分土壤干了,就会流向哪里,也是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水。
给植物浇水就能补充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水分。
土壤中水分的组成需要注意,毛细管水并不是越多越好。
土壤团粒与团粒之间不仅存在毛细管水,也是植物根系接触空气的通道。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其本身也进行着呼吸作用,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 化碳。每次充分浇水既能湿润土壤,又要冲掉根系周围的二氧化碳和盆土中的废物。使土壤孔隙中能充满新鲜空气,这样才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和对水分与养料的吸 收。
如果浇水太少,即没有水从花盆底部小孔流出,就起不到冲掉根系周围二氧化碳的作用。同时这些少量的水会首先覆盖在土壤上层,封闭了下部土壤和空气的流通,使根系小环境进一步恶化。不过等到这些水渗漏到底部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一般盆栽植物都忌积水的原因就在这里。根系长时间不能得到氧气,就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酸性废物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危害根系自身,导致根系腐烂。
“见干见湿”的浇水方法,即是最佳的补充水分的方法。土壤略干,其缝隙中的空气就充足,根系能够从呼吸作用中得到足够的能量进行生命活动,如吸收水分、养 料,及根系自身的伸长生长。逢浇水,水量达到有水从盆底小孔流出,此时,土壤缝隙中充满水分,毛细管水得到充分补充。随着更多水从小孔流出,部分土壤间隙 重新充满水分。而另一部分间隙则在水流产生的“虹吸”作用下,重新充满了新鲜的空气。
从这里也能看见土壤结构中丰富的间隙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正因为这种重要性,导致盆栽植物土壤的选择和配制也成了一门学问。
从土壤表面能够判断土壤是干是湿,但不太准确。另一种判断方法是根据盆的重量。刚浇完水,盆比较重。这个时候你可以体验其重量,留下印象。盆变的很轻时就说明土壤中的水分不多了。具体有多轻,可以根据刚上盆时的印象来判定。
如果有条件,进行简单的称重,培养出经验后,即可轻松把握土壤的干湿程度。如果花盆不方便体验重量,还可以用手指、木棒等物敲花盆,如果花盆的声音清脆,就说明盆土已经变干;相反,如果声音低沉发闷,则说明土壤中还有较多的水分。

    推 荐 阅 读: 

树石盆景创作立意(一)

观花赏果佳材——山楂

柘木盆景的制作与养护

松树盆景造型(一)

三角枫盆景的制作与养护(一)

三角枫盆景的制作与养护(二)

古老而美丽的盆景树种——水杉

黑松盆景制作技

树桩盆景的放野养护

黄杨高压得好桩

浅谈提高金弹子坐果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