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如果不是隔离期间有闲暇,我们有耐心被父母“麻烦”吗?
像个孩子
文/梁波
我深信,2020年这场疫情,会让很多人感触良多,一辈子刻骨铭心。有些人,甚至会改变余生的活法。
有人说,不对,2003年非典过后,人们还不是像以前一样?但,非典时提倡户外运动,而这次,长时间居家隔离,每天需要且能够做的,无非烧菜、吃饭、看电视、嚼零食、玩游戏、刷微信、抽烟喝酒睡大觉。“兴趣爱好”更广泛的,还能打打孩子(呵呵)。
除此之外,化妆、洗外套、擦皮鞋等等,全都省掉了。当然,少数敬业人士可以在家网上办公。
隔离期间,除了“逆行”的一线英雄,还有两个群体值得关注,那就是孩子和老人。孩子,是我们曾经的状态;老人,是我们将要变成的样子。俗话说“老小老小,越老越小”,从生理和心理上看,老人像孩子一样,需要特别照顾。
例如,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位年近八旬的农村妇女,一辈子在田间地头、果园菜园忙碌,早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疫情来了,原来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即便离家门只有百米的菜园都不能去。就这样一天天宅着,心里的孤独落寞,比冬日的寒风还冷。
于是,我们动员母亲学着用微信。母亲手机上早就有微信,但从没用过,说是家务事太多没时间,主要还是年纪大了学东西慢,又不想“麻烦”孩子们。现在大家都被隔离,是个好时机。
我们把母亲拉进家庭微信群,然后打电话一点一点、一遍一遍地教。虽说的确有些费劲,但母亲总算学会了发语音和视频聊天。第一次参加视频群聊时,她惊喜地哈哈大笑,笑得像个孩子。
母亲从此“走火入魔”,一天到晚抱着手机,这让我们做子女的颇感安慰。为了生计,我们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却能通过手机知道老人家平安无恙,也是极好的。
那段时间,母亲经常挨个儿和我们语音聊天,哪怕只聊三五句也心满意足。
前几天,母亲突然“单向失联”,电话老是无人接听。打父亲电话一问,才知她把手机误设了静音。我们赶紧“远程教学”,帮母亲调铃声,但她即便看了视频演示也学不会,一家人只能干着急。最终,我们耐心地反复“集智攻关”,总算把问题解决了。母亲像个小学生一样骄傲地说,“这次我学会了,以后就不用麻烦你们了”。
闻言,我的心突然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
父母一天天老了,越来越回到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像我们刚刚懂事的小时候,不愿再“麻烦”父母。扪心自问,如果不是隔离期间都有闲暇,我们还能拿出足够的耐心,帮父母解决聊微信、调铃声这种“小儿科”的问题吗?我想,还真未必。
其实,面对病毒这个冷面杀手,不只是老人,我们每个人都像孩子一样,除了担忧和恐惧,全然无力、无助,或者无聊。
天天闭门不出,我们和最亲最近的家人待在一起,只需要像孩子一样展现最真实的一面,随心所欲地表达喜怒哀乐,不需要敷衍和谎言,甚至连口罩都不需要。所以,网上爆出很多脑洞大开的“创意”和搞怪,以及期盼和抱怨。
也有很多人,像孩子收拾玩具一样,找出以前收藏的“宝贝”,比如,日记本、照相机、传呼机、单放机、毕业纪念册等等,把这些老物件拍照发到朋友圈,总会引来同龄人的围观和感叹,因为它们代表着一段岁月的共同记忆。
有些人回溯幼时的梦想,利用难得的闲暇时光,做点一直想做却没能成做的事,烹饪、健身、养花、读书、写作、琴棋书画,什么都可以,只要你喜欢,只要不出门。
另外,更多人关注孩子的教育。除了辅导功课,还要让孩子明白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知道谁才是值得追的“星”、什么是规矩、什么叫爱。他们希望若干年后孩子会说,那次和爸爸妈妈在家隔离,得到了最好的陪伴,学到了很多东西,一辈子都忘不了。
有人说,怎样度过这场疫情,也将怎样度过一生。我深以为然。
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是孩子,随着岁月流逝慢慢变成大人、老人,社会“大染缸”的浸染,让我们学会了“适应”,学会了“识时务”,学会了“戴上面具”,学会了“善意的谎言”,甚至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曾经最厌恶、最痛恨的样子,丢掉了孩子的率真。
其实,何苦?我们原本可以一直像个孩子,用对待家人的方式,真诚面对多彩的世界,祝福每一位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
也恰如,仙屁孩的歌曲《像个孩子》唱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