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在中医里面是如何运用的?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无极指的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那种混沌无边界的状态,太极是指宇宙大爆炸之后,万物化生的过程。两仪则是指阴阳,阴阳始,天地生。

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他们是相辅相成,互为转化的。

如果觉得不好理解,可以简单粗略的做个具象化: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引申扩展一下就是:

活动的、上升的、外在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等------阳

静止的、下降的、内在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等------阴

这么去理解,就容易区分了。

五行则认为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

五行中所说的“木、火、土、金、水”并不是实指。木不是代表木头,火也不是指现实中的火,土也并不是代表土壤。

它其实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物质“性状”,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

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

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

后来,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古代医家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

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而道教也有“人身小天地,天地大人身”的天人合一论,认为人身与天地是同一本原、同一运转规律、同一构造的,

人体小天地与宇宙大天地在各方面均有对应、协同关系。

所以,不懂阴阳就没办法理解中医辩证以及后面遣方用药思路。

接下来,我们再来详细讲解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里面的运用。

(1)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关系由于某种因素之影响而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邪正两方面,正气与邪气,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关系,都可以用阴阳来予以概括说明。

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则包括阴精与阳气两部分。所以,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多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且一方面之异常,亦必影响及另一方面。

例如阳邪致病,可导致阳偏盛而伤阴,因而出现热证;

阴邪致病,则可导致阴偏盛而伤阳,因而出现寒证;

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可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

阴液亏耗不能制阳,则可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所以,《素问》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又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因此,尽管疾病的变化复杂,但就其阴阳属性来说,亦不外阳盛、阴盛、阳虚、阴虚等四大类病变而已。

另外,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

最后则可导致阴阳两虚,气血双亏,此即慢性病常见之病理发展过程。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生理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

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机体防御邪气侵袭的整体卫外功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从机体的防御机制来说,阳在外,为保护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卫外机能;阴在内,则为阳的物质基础,并为阳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

从脏腑功能活动来说,则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能消化、传导饮食水谷为阳。

而每一脏腑之中又各有阴阳,凡是功能活动则属阳,而产生这些功能活动的器质和营养物质则属阴。

如心有推动血液循环和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此种功能属阳,而心血、心脏器质则属阴;

肝有调节血量和精神情志的功能属阳,而肝血、肝脏器质则属阴;

脾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以及统摄血液循行的功能属阳,而脾的津液、脾脏器质则属阴;

肺有主气司呼吸,协助心脏推动血行的功能属阳,而肺之津液、肺脏器质则属阴;

肾有藏精生髓,主生殖发育,主持水液代谢等功能属阳,而肾精、肾脏器质则属阴。

关于六腑,亦是如此,其功能属阳,而每一腑的器质则属阴。

对于人体整体生理上的阴阳关系,则主要强调其协调和平衡。

如就人体机能状态而言,则机能兴奋属阳,机能抑制属阴;功能亢进属阳,功能减退属阴。

而在生理活动中,兴奋和抑制、亢进和衰退等是互相拮抗的,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又如阳气和阴精的转化,阴精是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而阳气的作用又是在不断地产生着阴精,因而阳气和阴精,相互转化,相互为用,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故《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其组织结构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且又彼此相互联系,密切合作。

首先,就人体的部位与结构来说,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

而体表之中的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脏腑中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五脏之中,则心肝为阳,肺脾肾为阴。再具体到每个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

若从经络系统循行部位来说,则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如手足三阳经,仅足阳明例外),

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则多属阴(如手足三阴经)。

但是应当指出,人体各部位、各组织结构、各脏器之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说,则胸又属阳。腹则属阴。

同样,五脏若以上下关系来分,则心肺在膈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

肝脾肾在膈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

总之,人体部位、组织结构上的阴阳,只是其相对属性的一般归类而已。

(4)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阳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关键所在,故临床病证可概括为阴证、阳证两大类。

所以,临床上对于疾病的诊察,亦可以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来加以分析和辨别。

中医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方法,首先当辨别阴阳。

例如望诊,一般面色光滑润泽为阳,面色沉浊晦暗为阴;凡见青、白、黑色,其证多属阴寒,而见黄、赤两色,则其证多属阳热。

又如闻诊,凡气粗声高属阳,气弱声低属阴。而在切诊中则把浮、大、滑、数等脉象归属于阳脉,把沉、小、涩、迟等脉象归属于阴脉。

关于辨证,即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得的症状、体征及多种病情资料,进行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从而对病因、病位、病性及正邪关系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指导临床治疗。

中医诊断以阴阳作为辨证之总纲,用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故凡表证、实证、热证均属于阳证;凡里证、虚证、寒证均属于阴证。

所以临床病证虽然千变万化,总不出阴阳两纲范围。

(5)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由于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创造条件,使失调的阴阳关系恢复相对平衡,这就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故《素问》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由于病证不一,本质不同,故其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中医临床根据协调阴阳的精神,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及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众多的治疗方法。

如阳热亢盛而损耗阴液病证(即阳胜则阴病),则应损其有余之阳,用寒凉药物治其阳热亢盛,此即热者寒之方法;

若因阴寒邪盛而损伤阳气病证(即阴胜则阳病),则应损其有余之阴,用温热药物以祛其阴寒过盛,此即寒者热之方法;

若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形成阴虚阳亢病证,则须用滋阴以敛阳方法解决;

若由于阳气不足,阳虚不能制阴而形成阳虚阴盛病证,则须用补阳以消阴的方法去解决。

这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使失调的阴阳恢复新的相对平衡的治疗原则。

同样,在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上,阴阳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一般性能,都具有阴阳之不同属性。

以四气来说,则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五味来说,则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

以升降浮沉来说,则具有重镇敛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具有轻浮升散作用的药物属阳。

所以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病证阴阳与药物阴阳之关系,正确运用药物的阴阳性能,以改善或调节病理上失调的阴阳关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