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家庭教育的时候,我们谈些什么

准备吃午饭的时候,我妈在陪我女儿玩,又不经意飚出我们乡下的口头脏话了,我就提了一句,我们平时说话还是要注意一下用词,不要把这些不文明用词灌输给小孩,因为女儿现在正处于学说话阶段,好的不好的会一律接收。

我妈当场就变了脸,嗷嗷地,说我嫌弃她没文化,又说我忘本,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装什么高尚城里人……

这是什么逻辑?类似这种情况,我们母子之间根本无法沟通,我就没多说什么了,扒了一碗饭就进书房了。

这时,刚好4S店来电说配件到了,叫我有空就可以过去更换,我就趁机出来透透气。

上星期在停车场过一个斜坡时刮到了排气管,把排气管消声器压变形了,排气声瞬间变成了跑车的咆哮声浪。设计斜坡的也是个人才,他不把斜坡做成弧形,而是做成了等边梯形。我报了保险,在现场观察了一会,发现几乎轿车过坡都会刮底,伤害程度跟车速成正比,我就是速度过快了。

我就把车开到店里,办手续,然后带着手提电脑上二楼休息区准备处理一下工作。虽然是周末,但正值中午时分,来维修保养的人不多。休息区前台妹子看到我进来,就立刻迎上来打招呼,笑容可掬,问我要喝什么,给我倒过来。

我连忙摆摆手,再拍拍电脑包的保温杯,说,不用客气,我自带有水。

那行,您先休息一下,您有什么需要请跟我说!妹子边说边帮我拉开凳子,然后行鞠躬礼请我坐下。

我微笑地点点头表示谢意。其实我不太适应被过度热情对待,到了我这个年纪和阅历,还是喜欢平淡相交,没有情绪和心理负担。高度热情并不是人之常情,非常情背后通常不是有所谋,就是有所求。所以,当有人突然对我非常热情,我就自然地会开启防御降温模式。

不过像前台妹子这种热情,是店里的基本礼仪要求,是品牌的形象,是她完全融入到工作中的自然表现,就像有的退役军人,一看到凌乱的床铺,就忍不住要动手叠成标准的“豆腐块”,潜意识反应。

我坐了一会,杯里的水喝光了,就起身到前台加水。这时候前台妹子马上起身快步过来,边走边说,先生,您需要加水吗?让我来给您加吧!

不用客气,我自己来就行。

没事的,这是我的工作,还是让我来帮您加吧,您坐着就好!

我说我想活动一下筋骨,要不你帮我冲杯咖啡吧,开水我自己去加。说完我就走向前台,这时我才发现,前台里面还坐了两个小孩,猜测是姐弟俩,应该还是上小学阶段,姐姐在认真看书,弟弟在写作业,一直没有打闹的声音,这让我感到惊讶。

我问前台妹子,这是你妹妹和弟弟?

妹子扑哧地笑了,哪里,都是我家小孩,这不是周末嘛,他们爸爸今天加班,放在家里我不放心,到外面去玩又担心疫情,就跟我过来上班了。你们两个快向哥哥问好!

我急忙说,差辈了,别叫哥哥,叫叔叔!小孩俩接着礼貌地向我问好。

回到座位,我边喝咖啡边看手机。这时,来维修保养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也陆续有人完事离开。前台妹子开始忙碌起来了,斟茶倒水递东西及解答客人疑问,而原来坐在里面看书的小姐姐也开始出来帮忙,收拾已离去的客人留下的纸杯等杂物,然后拿抹布擦桌子和凳子,动作相当的干净利落,看来是妈妈有专门指导过。

我的注意力被这位小姐姐吸引了,觉得这个人身上散发着不一般的气息,言行举止都透露着教养,一看就是和谐家庭出来的孩子。

我打量了一些小姐姐的穿着,不是什么大牌子,但是干净得体。我发现这年头,穿着打扮得体,已经成了一个稀缺东西,现在的人买的衣服、佩饰是越来越高档了,但是穿着得体的人却不多,因为这是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的。

就拿我们很多广东男人T恤短裤配拖鞋套餐来说,这几年随着土豪包租公一词声名鹊起,这样的搭配成了一种让人羡慕敬仰的潮流。可是,这种着装搭配,漏出长长的腿毛,暗黄泛黑的脚指甲盖,和开裂的脚后跟,同时散发出酸爽的脚汗味,我看不到任何美的存在,我不认为这是值得推崇和传承的东西。

我想,当我们在谈家庭教育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是网上一群名师、教授、网红、大V和心理医生等给出的各种各样的技巧理论?还是每个家族内部祖辈流传下来的家训?

都有,可是这些有用吗?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其实并没什么用,或者说,作用甚微,因为大家在课堂或者会议上喊完口号,回到家里一切照旧。

真正的家庭教育,它实际是一个动态的家庭文化基因组合影响。例如我跟我女儿两人一起生活,我和老婆、女儿三个人一起生活,我和妈妈、老婆、女儿四个人一起生活,这三种成长环境,对我女儿的性格、思维、认知等的影响将会是千差万别的。

什么是家庭文化基因?就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性格、认知、思维、逻辑、审美、道德、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在意识形态。孩子在家庭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个成员的这些意识形态错综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

所以每个人的成长,都带有原生家庭的明显烙印。又以我们家为例,于我女儿而言,爸爸是坚定的科学派、无神论主义者,奶奶是坚定的有神论主义者,而妈妈是摇摆派,所以对于是否有鬼神这个问题,女儿可能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段内是迷惑的,甚至会导致她将来对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科学、艺术、哲学等持怀疑态度。

一想到这些,我突然有点伤感,我已经预感女儿未来99%的概率会是个普通人,因为目前来看,我们家没有具备培养精英的文化基因,至少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多少人像我这样,努力奋斗摸索近半生,以为已经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已经积攒了足够的人生经验,信心十足地认为可以让下一代人少走很多弯路,能将他们培养成精英阶层。

现实就是,我们的家庭文化基因,已经大概率决定了下一代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

普通家庭出来的精英分子,都是漏网之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