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中医|中医调理调什么
不同的医学理论与体系,其处理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西医把诊疗叫作看病。
中医把看病说成调理。
那么,中医调理都调些什么呢?
根据中医理论和医家经验,我把中医调理归结为“三调”。
一调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阴阳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且与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相结合,并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中华祖先通过长期观察自然界的四季、日月、昼夜等现象与人体疾病的关系,建立起以阴阳论为核心理论的中医学。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在中医学中,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既标示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如明与暗、表与里、寒与热,又标示两种对立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动与静、上与下、内与外、迟与数。可以说,中医学是建立在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基础上的产物。如,中医学把自然的山称为阳,水称为阴,与之对应是男为阳、女为阴,这也就有了男子要有阳刚之气,女子要有阴柔之美一说。延伸到疾病上,中医认为,当一个人吃得香,睡得好,大小便正常,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没有哪里不舒服,一年四季极少有感冒,这就是阴阳调和的状态。
在疾病诊治上,中医讲的调理阴阳,可以简单概括为病位(表与里)、病性(寒和热)、病态(虚和实)三个方面。当出现身体不适,如咳嗽、胸闷、失眠、关节疼痛等不适,医生就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辨别疾病是在表或在里、是寒是热、是虚还是实,针对性地进行调理,以调和不平衡的阴阳。以感冒为例,西医运用抗病毒以及对症处理,中医则需要辨别是风寒感冒(如受凉、恶寒、头痛、身痛等)还是风热感冒(如中暑、咽痛、发热、口干等),或者是否为体虚之人感冒,同时还要通过辨证予以解表、散寒、清热、扶正、祛邪等方式,以恢复阴阳调和健康的状态。正所谓:阴阳调和百病消!
二调希望。早在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明确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100年前,美国首位分离出结核杆菌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写道: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告诉人们,由于医学的局限,许多疾病是暂时无法治愈的,医生更多的是从心理上帮助与抚慰患者,使之减少恐惧与痛苦。这也从不同的角度阐明,患者求医,表面是看病,归根到底,患者求医求的是“希望”:希望没有大问题、希望能很快康复、希望遇到一个好医生、希望少排队、希望少花钱……因此,中医在与患者沟通时,通常会说,别担心,先开几幅药调理调理,很快会好起来的……往往药到病除。故,当患者来就医时,医生有两句话不能讲:一是遇到患者多问几个问题,特别是当患者提建议或希望如何治疗或开什么药时,不能直接说“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让患者感到没有尊严;二是当病情相对较重或者复杂时,不能忽略患者的感受,脱口就说“晚了,为什么不早来”,这样一句话会摧毁患者和家属的希望。要时刻谨记,评判一位好医生的标准,除了精湛的医术,同时还必须具有一颗医者仁心。而医者仁心的精髓,是为患者开出“希望的药方”。
三调心态。中医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心态不好,心情自然就不好,心情不好,久而久之人必然要生病,通俗讲叫“病由心生”。临床上,常有家长带小孩来就诊,说什么检查都做了,各项指标也正常,但孩子就是无精打采。专家通过望、闻、问、切,终于弄清病因:原来是家长生了二娃,对小孩的关心少了些,小孩以为父母不爱他了,心里闷闷不乐造成的。生活中,曾有媒体报道:“张三”在体检时,被告知得了癌症,很快大、小毛病不断,结果不到两个月,像彻底变了一个人似的,后来说报告拿错了,这人立马精神抖擞。再如,两个身体素质基本相当的人得了同样的癌症,一个乐观面对,珍惜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每一天,生存周期相当长;另一个心灰意冷等待死亡,结果没过多久生命就走到了尽头。医学上认为,如果一个人求生欲望强烈,即便患再重的病,其救治成功率也会大大增加;一旦失去求生欲望,再小的病也不好救治。因此,自己是最好的医生,讲的也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