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之所以成为高贵的祝福,是因为“不如意事十八九”才是生活的常态
“ 生活本来就应该是由各种不如意组成,在生活中与各种不如意周旋,或改变,或随顺,生活才能到达快乐祥和的境地。说到底,极乐与否,不都是在生活中吗?不都是因我们对不如意的态度转变而发生境界的转换吗?”
每个人活着都有期盼,都有自己的向往。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所愿所想。相反,正如古语说的,人生往往是“不如意事十八九”。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对别人表达祝福时,常常以“心想事成”来表达对对方最高等级的祝福。
01
—
心想是事成的前提,行动是事成的充分条件
如果连想都没想,那么事情的起点都不存在。古人说,凡事预则立,如果用一个项目来套用的话,总要有项目目的,可度量的大小目标,可行性,应用价值;随后是资源配置,时间计划,行动方案;纠偏机制,检验标准......等等。而心里有所想,是最源头的那一步,接下来才谈得到确立大小目标这一步。
佛教里有句话,叫做“信解行证”,是说的修行。修行这个词,我经常用,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做出努力的动作,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健康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修行,的确就是修行。正因为此,这个“信解行证”也是跟生活完全相应的。首先是要确信某件事;然后要理解,搞清楚这个事情的内在逻辑,方能制定行动方案,和行动中的修正机制;在这个基础上,认真去践行;最后的结果,要通过某个标准的验证----在佛教里,这个叫做请有资格的师父“印证”,跟我们生活中的项目验收,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普天之下那么多的修行人,未必都能证果,同样,所有设定了目标,去努力践行的人,未必都成。
但如果没有“信”则事情没有源头,而没有“行”,就算再“信”再有“解”,也一定不“证”。
02
—
不如意事十八九才是生活的常态
这是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语,很少有人没有听说过。
人们常说,婴儿最幸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一是婴儿的需求相对简单,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只要有母亲在,正常情况下基本上就不会有饿肚子的可能。睡不求奢华,只要干燥温暖即可。二是婴儿天生拥有一个权利,就是ta一旦发生了需求----无论是冷了、饿了、湿了这种身体上的需求,还是需要抱抱这种情感上的需求----只要哭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能如意,所以说婴儿最幸福。
但是成年人则不同。我常说,成年人如果遇到事情,不会出手,只会喊,只是停留在婴儿阶段,实在讲,这一世人就算白做了。
有道是“成年人的生活中没有'容易’二字”。
成年人,无论表现出来的是艰苦卓绝,还是闲庭信步,都是“不容易”的不同表现形态。很多人相互羡慕:
体力劳动者羡慕坐办公室的轻松坐坐就把工资挣了;坐办公室的却在羡慕农民伯伯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外加天然的体育锻炼,不禁悲叹自己天天熬夜,看着朋友圈里关于熬夜猝死的文章就将自己兑入,惊恐万状。
挣钱少的人羡慕“小目标一个亿”;有钱人却天天担心哪天规则一变,自己变成什么,都将无法逆料。
出入于稠人广座的高光人士,常常哀叹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看上去闲情逸致的人,却免不了怀念曾经火热的战斗生涯......
你试图变成我,我试图变成你,世界的本质就在于“变”,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变得那么多姿多彩,光彩夺目。
03
—
拥有当下,即是如意
行文至此,忽然想到今年以来的一些令人感慨的离世案例。这其中,有被我羡慕不已的影视传播业的高端精英遗憾离去;有曾经辉煌的人士选择在万米高空中了结痛苦;有被生活击倒带着一车无辜的人们冲入水中;也有大好年华的中学生被家长当众责备而纵身一跳......其实这些事情平常年间也有,不过今年大家的视线更加集中而已。
佛教说,人活着就是受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选择做人,也就是选择了这八苦,不能承受这种种的苦,也就很难再有勇气,继续做人下去。
所以,有苦,才是人生活的本质。前人总结了不如意事十八九这句话,也就是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不一定能够顺心顺意的境况里,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总会有种种的烦恼、痛苦、麻烦,种种的不如意,这个才是生活本身。
一位非常知名的大法师曾经在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时说,到了阿弥陀境界,就是我们一般所熟知的极乐国,就没有修行这回事了。我当时很是吃惊,也很奇怪,怎么会没有修行了呢?
老法师接着解释说:在阿弥陀境界,是修行的果地,而修行是在因地上的努力,在因地的努力修行,就是为了要到达极乐的果地,到了极乐,还哪里来的修行这个事情?
祖师大德们不断强调,佛教与生活是一回事。这位大法师曾经有句令我终身不忘的名言,他老人家说:有人叫我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大乘佛教,我说归纳起来就是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善哉,圣哉!
把老法师上面说的那句“因地修行才能到达极乐果地”的话套用到生活中,就可以这样表述:生活本来就应该是由各种不如意组成,在生活中与各种不如意周旋,或改变或随顺,生活才能到达快乐祥和的境地。说到底,极乐与否,不都是在生活中吗?不都是因我们对不如意的态度转变而发生境界的转换吗?
所谓“不如意事十八九”,其实不过是“拥有当下,即是如意”。您品味一下,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
我平时比较注意回避各种怨尤的人,和容易发起怨恨的场合,就是始于这个认知,是原始的出发点。
不可否认,我是愚痴凡夫,即使明白“生活是苦”,和“生活是一场修行”的道理,有时候免不了也会有怨的情绪,和怨的行为。但是一旦这种情况在我自己身上发生了,我一旦自己意识到了,产生了不好的情绪,是在堕落,我会果断选择快速结束这样的状态,防止自己继续堕落下去。对怨恨者来说,如果有听众,有外力支持,就会更加热心于怨恨本身,越把精神集中在怨恨这件事上面,就更没有精力去做静思,反观这类思考。不经常地反观自己,总结自己,人就不会进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附会、支持他人不恰当的怨恨,都是对发起怨恨的人不负责任的,都是加重对方的业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