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八雅书法家张明:拖把毛笔传技艺

吴门八雅书法家张明:拖把毛笔传技艺

说起吴门八雅书画派里的书法家张明,业界都耳能详熟,昆山千灯镇更是家喻户晓。

张明之所以有这样高的知名度,是因为,他不仅是一名颇有建树的书法家,还是一位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推导者。

张明老师是来自徐州市新沂市的一位退休教师。早年子女在千灯创业扎根。儿女远行,父母牵挂。2014年,张明来到了千灯子女身边。自此与千灯结缘。“没来千灯之前,对千灯了解不多,印象中也是传统水乡的样子。”张明说,“接触千灯之后,才发现这里有的不只是江南的水墨景色,还有昆曲、炎武精神等一批惊艳的中华文化瑰宝,浓重的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敬和不遗余力的传承,让我心生感动。”

心有感动,随即行动。

张明决定要为千灯的文化传承做一点贡献。

张明首先从推广书法艺术开始,让千灯的孩子们爱上书法,参与学习书法。不过张老师知道,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如何能在极少投入的情况下,让目的效果最大化?张老师拿出了绝招:用“拖把毛笔”在学校门口写字。

于是,在千灯镇石浦中心小学、炎武小学、千灯中心小学等各个学校门口,经常出现这样一个身影:一个老人,拿着一支自制的“拖把毛笔”,一个简单的小水桶,在尽情地挥毫写字。大地当纸,清水为墨,拖把作笔,在学校门口一写就是将近2个小时。这就是张明。

到现在,这支“笔”已攥在手里上千个小时,在千灯的各个学校门口写下了10万多个汉字。

于是,昆山千灯镇出现了这样的奇景:多所小学校的门口,再也看不到往日孩子们课间嬉戏打闹的场面,而是围聚一起,聚精会神地观看一位书法爱好者用“拖把毛笔”在地上写字。张明用拖把毛笔写字,并非简单的写写字,而是将那些常用词语,通过接龙形式,与孩子们互动接龙,如“敏而好学”“学识渊博”“博古通今”......等等,孩子们极有兴趣地接龙成语,他则按照孩子们念出的成语依次书写。此刻,汉字、成语成为这位书法爱好者和孩子们的共同语言,在彼此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爱书法、爱学习的兴趣。

张明说:“通过在学校门口地面上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书法交流,就是想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书法这门传统艺术,让孩子们真正爱上传统文化,把这份传承交到他们手中,把对传统文化的这份爱传递到他们心里。”这些年来,除了去学校门口创作,张明还积极发挥书法特长,指导千灯的学生学习书法。从2014年至今,他已为千灯100多位学生提供了书法指导,并免费赠送书写纸、字帖近500多份。

张明老师家学渊源。他的父母也是教师和书法爱好者。他从小就深受父母的书法熏陶和指导,与书法结缘。后来步入教师岗位。早些年,宣传刊板、文字报、标语等都还没有通行打印版,大都由张明一手包揽手写。就这样,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里,凭着这份爱好,打磨着自己的书法技艺,让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他的作品在先后在广州2019年举办的“峥嵘七十载,与祖国同梦”的“真迹杯”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活动,被授予“最具人气书法家”称号,在2021年全国书画家“吴门八雅”杯书法大赛中,获银奖,同时被授予吴门八雅书画研究院苏州分院院长,还被聘为艺巡中华爱心书画院院士。

在爱好书法的同时,张明老师还苦心钻研书法练习相关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张明发明了“回米格书法训练专用纸”,并获得国家专利,“明美——硬笔书法常用字帖”获得江苏省版权登记。

接下来,张明并没有打算停下脚步,他又酝酿起新的行动。“我准备发动在千灯认识的几个书法好友,一起加入校园书法创作行动中来,继续通过书法作品展示,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汉字的魅力,体悟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能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为千灯这个小镇的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张明很笃定。

张明很笃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