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

有的母亲为自己的治家有方颇自豪。有的父亲学识渊博,很有见地,将家庭的未来安排的井井有条。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都不是好母亲和好父亲的充分要素。

就像一辆汽车,有黄金打造的外壳、珠宝装饰的内饰、貂皮缝制的座椅、钻石镶嵌的玻璃,但如果没有发动机,它就不可能是一辆好汽车。如果家庭是一辆汽车,那么它的发动机就是爱。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过美好的童年,没有对美好的经验,就会养成了一种扭曲的,缺乏情感能力的人格和认知方式。孝顺变成一种责任,像一种岗位职责,而不是情感所需。对老迈的双亲怜悯,变成一种动物本性中对于同类的共情,而与亲近无关。

有人说,等孩子到社会上,就会知道父母的好。言下之意,经历了磨难,饱尝世间冷漠,就能体会到父母的好。可是,这就像是说,体验过饥荒的人,一定会明白残羹剩饭是多么可贵一样。就像是一种“人质情节”,像“胡萝卜+大棒”,但家庭的爱不应该是这样。

家庭,应该是爱的原点,是爱的绝对值,就像绝对音感——在没有参照音的情况下,仍能够辨认出或给出由乐器或周围环境发出的任何音调的能力。

对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情感能力,人没有理性能力也许倒无碍,没有情感能力却是致命的。而情感能力却是被爱沐浴出来的。情感必然存在,而情感能力却需要养成,就像心脏是必然存在的,但是要让心脏跳动起来却需要更多的东西。

一个人,情感能力是核心,意志能力是联结,理性能力是外设。

如果情感能力空缺,就只能依靠理性能力补足,这就可能导致诸多问题,以及孩子日后生活中诸多困境。例如当面对真正的情感问题时,他交出的答卷是理性式的,再例如他分不清楚,哪里应该用到理性,而哪里则要适可而止。再例如既会为情感问题提供错误的理性方案,也会因为难以抑制的情感使得理性败下阵来。

因为缺乏情感能力就是缺乏自我,因为缺乏情感能力的自我,是用脆弱的理性设计,后天构筑的。

我猜测很多孩子可能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只不过没有达到抑郁症的程度。

美国迈阿密大学历史学教授玛丽林德曼说“抑郁是疯狂的表现形式”,极度的忧郁是躁狂忧郁症精神病的一种表现,一般是在躁狂状态和忧郁状态之间交替出现。躁狂状态情绪异常激越,亢奋,容易被激怒。抑郁状态悲伤、沮丧、忧郁、厌世,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如果抛开社会新闻里那些极端事件,这两种状态说不定都是常见的。只不过躁狂状态更多是在孩子心里,长期处于高压管束的孩子,习惯了抑制自己的行为。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习得性无助。

我总认为父母对于养育孩子这件事得有些敬畏,得时时问自己是否够格。因为儿女必然是父母的延续,这是一种不可能否定的宿命。你很难知道,留在儿女人格底层的印记是什么,也不难知道是否有造成什么不可逆的伤害。

你种下一棵树,也许它长的直,也许它长的弯,也许它果实繁盛,也许它枝叶茂密,很多事不由得种树人决定。但是你种下的是枣树,那它一辈子都是一颗枣树。

有道是尺璧寸阴,养育孩子是件一次性成型的系统性工程,没有窍门,也没有捷径,更不可能改正。就像大多数人生事一样,若是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补不回来。莫奈晚年患了白内障,眼里没了光影和颜色,就再也画不出《日出·印象》了。试想如果莫奈年轻时没有成就,到老察觉,可不是也就只剩望洋兴叹了么。不要介意孩子的责怪,责怪即欣慰,会说出来,总比不说要好。

可是如果单单是费心劳力的事,是很难避免这些问题的。因为人必然是趋利避害的。如果育儿是一种负担,如果养孩子是一种责任,那么孩子就会变成事实上包袱。如此,就是父母再负责,问题仍然会出现。

孩子需要的,说到底是父母的爱,而父母的爱却不是负责、教导、物质等等这些东西可以替代的,换句话说,就孩子的强大人格养成,不是父母多么负责的做家长可以实现的,而是爱,甚至只有爱。

这种爱是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候的幸福和欣慰,是父母表现出来的快乐和欢乐,是父母自己对孩子的依恋,是父母情感上孩子不可或缺的样子。

换句话说,你只有赋予孩子真正的人格价值,他最终才会成长为一个有人格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