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你用对了吗?
作者:武汉市第三医院 余美
阿司匹林是抗血栓神药!但医生提醒:这3类人吃了是找病,别大意……你们想知道是哪3类人不能吃吗?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停!等等,开个玩笑,接下来就给大家答疑啦...重点来啦,记得拿小本本记好哦。
什么是阿司匹林?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阿司匹林,别名 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是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最早用来解热镇痛,现在主要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用于预防脑血管疾病。对于已经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脑梗塞,心肌梗死,口服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
阿司匹林的服药方法,你们都知道吗?
吃阿司匹林可以手术吗?
吃阿司匹林不建议手术。
阿司匹林的作用主要是抗凝。在手术之前吃阿司匹林会导致手术中出血不能够凝止,大量出血,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建议在手术前至少停药5~7天,然后抽血化验,检查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正常时再进行手术。
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可以拔牙吗?
建议不要拔牙。
拔牙期间继续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出血不止的危险,因此拔牙前也需要停药一周的。
下面是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的不同药理作用,内容也许有点枯燥,大家耐心解读哦~
1、小剂量:0.05g/天,起到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2、常用量:0.3~0.5g/天,即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各种急,慢性发热疾病的对症治疗,以缓解牙痛,头痛,神经痛等慢性钝痛;
3、大剂量:3~4g/天,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可使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缓解或消退,为 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对症治疗的首选药。也可用于风湿病的鉴别诊断。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1、胃肠道反应 最常见,口服可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2、凝血障碍 一般剂量的阿司匹林既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液不易凝固,延长出血时间。
3、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还有某些哮喘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之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刻就医,刻不容缓。
4、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5g/天)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耳鸣,视力,听力减退等,称为水杨酸反应。
以上就是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即为副作用,你们都记住了吗?
说到这里,咱们开头的疑问也有了答案了,简单来说以下3种人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① 易敏体质者;
② 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的人;
③ 消化道不适者。
友情提醒:
这三类人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生命来之不易,吃药且须谨慎!你,吃对了吗?
审稿专家:武汉市第三医院 主管药师 夏敬胜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