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又是春运。

40天,30亿人次。这个数字,相当于让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所有人集体搬家。彭博社的评价是:春运足以让任何国家的基建瘫痪,但中国就是中国!

早在1980年,《人民日报》第一次出现“春运”一词,使它成为中国人既温暖又痛苦的公众话题。而直到10年前,“春运”仍然代表着“艰辛”与“混乱”。你现在还能打开2010年春运专题网页——那还是PC和WIN7的时代呢——置顶新闻分别是《东北百余进京列车晚点 铁道部道歉》、《北京铁警抓获黄牛537名》、《大连70余架航班延误》、《实名火车票泄露个人信息 捡票族贩卖废票》……

一些新的事物也在十年中悄悄成长。2010年,京广高铁飚出了350千米/小时的最高运营速度,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12306网上购票系统,即将蹒跚上线;阿里巴巴已创立了阿里云,人工智能,IoT,云计算这些概念,开始被一些人称为“下一个风口”,被另一些人称为“天方夜谭”。

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春运也从媒体镜头里苦难的瞬间,变成了各种vlog、抖音、快手、朋友圈自拍的大型直播现场。几年来,无纸化出行、移动支付、刷脸进站、智能交通诱导等新技术让春运变得便捷通畅,而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却又看不见摸不着的科技,也在飞速进化。它们渗透进春运的每根毛细血管,也描绘出一幅日新月异的场景。

春运10年,映射的是中国经济和科技的10年。
01
“抢票是一场战争吗”

曾经绿皮火车里近乎残酷的春运,正在远去,但张新培仍然记得那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感觉。“你坐着,不能抬脚,因为脚底下都是人,脚抬起来,就再也放不下去了。你更不能去厕所,因为你一起来,就很难再坐回来了,而且好不容易挤到厕所,发现里面也躺满了人。”

张新培是典型的60后,90年代中期从四川到上海打工,回家的绿皮车,要开整整40个小时。“哪像现在,高铁13个小时就到成都了。”

即便是40小时的“魔鬼旅程”,想买到票,也要扒层皮。“那时候去上海火车站排队,一排就是几晚,只能几个老乡轮着去排,有时候碰到插队的、黄牛,还要打起来。就这样,几个人还只能买到一张坐票,轮着坐。”张新培回忆说,“后来就有电脑买票了,但是那个卡呀,气死人!现在好多了,都用手机,虽然票还是很难抢,但总好过去排队呀。”

他说,从四五年前开始,12306的春运抢票就不那么卡了,“你耐心点,多试试,干活空下来就拿手机刷一刷,躺到床上刷一刷,上厕所也可以刷一刷,一般还是能买到票,还不用取票,到了火车站刷个脸、扫个码就能进去,方便的很。”

张新培不知道的是,从2014年开始,12306就联合阿里云,把网站访问量最大的查询业务分担到了“云端”,查询能力可以达到每秒40万次。同时,智能化的冲突判断机制,也能有效扼制“黄牛”的侵扰——看不见的技术,让回家的路,变得更加顺畅,也更加公平。

02
“导航比我聪明多了”

徐超是个80后,2010年,他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从此开始了每年春节前,从浙江杭州开往老家河南信阳的自驾返乡之旅。
2010年时,“自驾”还是件挺时髦的事儿,但说实话体验真的很糟糕。“那时候用的还是专门的车载导航仪,但准确度和精确度,完全没法和现在比。”徐超说,自己曾经在大年三十的傍晚,绕着自己土生土长的村子一圈圈打转,没找到进村口,急得他在车上大哭起来。
“那时候的导航,下了高速就是瞎子,甚至还给我导上过断头路。不像现在,你手机装个高德,什么犄角旮旯的小路,限号、单行,都整得明明白白。以前是我纠正导航,现在,如果导航和我的经验有分歧,我宁愿信它。”
他清楚记得,2010年春节,他花了15小时才从杭州开到家;而去年,他只用了9个小时。“现在的路比以前好太多,而且导航也聪明,能提前避开拥堵。”
03
“不再延误的航班”

陈鸿悦刚订完春节前最后一次出差后,从北京返回老家重庆的机票。“这一年总算解脱了。午后出发,晚饭就能和发小吃火锅了!”

不过,她还能清楚记得,航班延误带来的麻烦。“曾经有一个月出差三次,三次都延误了。最严重的的那次等了八个小时,最后航班直接取消,大半夜地回家。第二天赶早去机场,结果继续延误。前几年的飞行模式几乎一直在出错,不是延误了,就是机场安检太慢没赶上登机。我自己感觉,这种情况到近五年才好转,我现在每个月都要飞,多数的航班都能比较准点。甚至连机场接驳周边的巴士,都方便了很多。”

北京大兴机场是2020春运的亮点
其内部系统高度智能化(来自网络)

如今,陈鸿悦已经能很熟练地用手机APP办理值机、查询航班信息,旅途也变得更加高效顺畅。
“我觉得这是科技的力量,相比之前,现在的信息和数据,都被更好地整合、利用了,整个机场的调度更聪明更合理,对于客人来说,信息也更确实更透明,像是多了好多的跑道,效率自然就高了。”
04
“足不出户的春运”

春运变了,并不仅仅体现在人的流动,也在于无所不能的物流。
“去年,我在盒马订了年夜饭的食材,有很多生鲜都是在年三十当天送到我手里的,真的不得不感叹一下,一是送货的小哥辛苦了,二是中国的物流体系,我觉得在全世界都是无敌的。”Vivian说,虽然自己就在土生土长的城市工作,但宅在家里,同样能感受到春运的变化。
“读书的时候,你要寄什么东西,最好避开春运,否则就得做好等很久的准备。”她回忆说,“那时候新闻里,都是为了保证春运,货车停开或者让路的消息,有一次我刚放寒假,从南京寄了一个小礼物给长沙的表姐,结果她过了元宵节才收到……”
但是现在,以菜鸟为代表的智慧物流,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全面铺开。在它背后,是像阿里云一样的科技公司,打好了基础,分秒不停地计算和指挥,才让春运期间的物流,仍然能保持如此之高的效率。
05
科技铺就的回乡路

春运早已脱胎换骨,变成了我们曾经不会想到的模样。十年来,更加密集的高铁网络、更加宽阔的高速公路、宏伟的机场,便捷的航线——这是中国这个“基建狂魔”向全世界展示的成就。

这是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但“基建”远远不止于此。在数字世界,基础设施也在飞速演进——以数据为生产资料,以算法为架构师,以计算为引擎,生长出IOT,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支撑起全新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而阿里云,就是这个数字世界的“基建狂魔”。

可以说,春运十年,前文每一段讲述,每一个进步,都搭建在科技这个基础之上。

12306在春运高峰期,日网络页面浏览量超1500亿次,相当于全国每人每天访问100多次,面对如此巨大的业务洪峰,阿里云自2014年开始致力于完善全世界最大的实时票务交易系统,采用混合云架构等一系列技术改造之后,逐步迭代进化,基本解决了高流量和高并发的难题,同时通过智能手段,节约大量成本,顺利度过了五个春运。

每秒40万次的超大洪峰承受能力,以及全方位的安全保障能力,就像现实世界宽阔平坦、运营有序的高速公路,是赖以实现其他一切的基础。

这套数字基础正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完善,无孔不入地改造着传统的物理世界。

06
通向未来新世界

就在1月10日,2020年春运大幕拉开的同一天,阿里云联合上海交大开展的“面对突变型峰值服务的云计算关键技术与系统”,刚刚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正是这套“峰值云系统”,在背后保证了“双11”和“春运抢票”这样的“全民总动员”,能够顺利进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