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鸣犊街道仁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鸣犊街道正南方。3个村民小组,481人,耕地508亩。
本村地形复杂,半川半塬,有梯田、沟壑、金盆、乌鸦嘴、花坟,整个村庄绿树成荫。西有蜿蜒的少陵原相依、东有清水河和浐河擦村而流,鱼塘、水库星罗棋布。建有二级抽水站,灌溉水渠贯穿塬上坡下,三眼深井配合大峪溉区东水西调。韦鸣路、西汤公路、环山公路和丰引公路相通穿村而过。村子有运输
车队、建筑队,还有大型农机具。
仁村远在明代曾叫牛家坊,那时汉人和回民混居,由于民族冲突和自然灾害的威胁而逐渐衰弱,被由西逃迁到此的大户侯氏家族繁衍而定居。明崇祯年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路经本屯暂住休养生息,纪律严明、爱护百姓,受到村民的热情款待,军民情谊深重,便由此得名仁村。到了清代时期,在郡县制改编中称为仁义村,一直延续到民国时又改成仁村至今。
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地方贪官的敲诈勒索,迫使人们倾家荡产,90%以上的人都是靠熬长工、打短工养家糊口。
新中国成立后,耕者有其田,重建家园。村民的文化素质很差,连党支部书记也是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上级政府的文件精神全都是通过脑子的记忆领会和传达。于是村中投资土法上马,1962年办起仁村小学。1971年有13名学生读上了引镇高中,到1974年有6名学生考入大学。1968年,为了改变“黑仁村”的面貌,动员全村男女老少,硬是凭人挖土方、靠架子车拉运,取道填土,用整整8个多月为县公交局疏通引鸣公路仁村坡,移动土方近万立方米,用那笔收入才将“黑仁村”变成亮仁村,家家户户通电,解决了群众磨面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陆续办起镀锌厂、拧绳厂、纺纱厂,为村中三个生产队分别建起三个饲养室和十多间的粮食仓库,群众也陆续盖起新房。
1976年,为抗击自然灾害、增产增收,村中自筹资金、民办公助又修起二级抽水站,把河水引上塬,浇灌全村300多亩地。又打了三眼深井,解决200多亩的浇灌问题。1978年开展平整土地大会战,实行定额管理,平整土地180余亩,治河筑堤、开辟稻田50余亩,彻底解决了村民的缺粮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村中有养鱼专业户8家,养猪专业户5家,运输专业户6家,常年经商专业户3家,专业建筑队2个,大型拖拉机、条播机各2台,大小运输车12辆,兴办砖厂一个。有15户低收入家庭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5户村民得到了广厦工程的资助。全村100多户告别窑洞,住进了平房和楼房。
在政府的关怀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资助下,2011年村委会办公大楼落成并使用,广电器材齐备的图书阅览室已对村民开放。
鸣犊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北部。东邻炮里街道和魏寨街道,南靠引镇街道和蓝田县史家寨镇,西连大兆街道,北接灞桥区狄寨街道,总面积43.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鸣犊街道下辖18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2011年,鸣犊街道总人口38958人,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9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8亿元。
北宋、元、明记为鸣犊镇。
清设鸣犊仓。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曾设鸣犊区、镇、乡、联保等。
1949年,设鸣犊区鸣犊镇。
1951年,为鸣犊乡。
1958年,成立鸣犊公社。
1966年,改名东风公社。
1972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设乡。
2001年1月,将马兴乡并入鸣犊镇。
2008年5月,撤镇设立鸣犊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