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气】枫林尽染,空山晓来寒露重
据说有一年秋天
苏东坡前去拜访王安石
不巧这天王安石外出不在家
因为平日里也很熟络了
家仆便引领着来到了书房
苏东坡久坐无聊 站在书桌旁
看到王安石一首未完成的诗稿
只写了开头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
大文豪暗生疑窦
“黄花”自然指的是菊花
菊花是最耐寒最经风霜的花儿
怎么会被秋风吹落?
这就像前两年热播的《甄嬛传》里
当旁人劝沈眉庄争宠时 她回应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苏东坡和我们的想法也是一样的
于是乎提起笔来 续诗两句:
秋花不比黄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罢搁笔 久候不至 扬长而去
王安石回来后 看到苏轼题写的两句
心中哑然又不满 决定让事实说话
他将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
这年秋天寒露 苏东坡后园赏菊
推开园门 大吃一惊
只见菊花纷纷落瓣 满地铺金
想起曾经续诗的过往 才知道自己错了
在寒露的秋意之中 菊花盛开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九月节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
秋分过后十五日 即为寒露
雨水渐少 露水渐增 天气干燥
寒露 标志着秋天从凉爽走向寒冷
若说白露还有蒹葭苍苍的诗意
寒露则染上了冷峭的威慑
今日寒露
《诗经·豳风·七月》吟唱着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这里的七月 九月 当然是农历
九月相当太阳历的十月份
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
寒露时节的南方 或许才刚刚入秋
西北东北地区 冬天的序幕悄悄拉开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花
一候鸿雁来宾
大雁被称为五德兼备的鸟儿
此时此刻 天空中排列整齐
或一字 或人字 相伴相携着往南飞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已至深秋
鸟儿踪迹渐渐难觅
此时 古人看到
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
因其纹饰颜色与鸟儿相似
就认为是飞禽所变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节气虽已寒意深重
但菊花的全盛时期恰在此时
这大概也是之前我们讲的
苏东坡误读王安石诗词的原因吧
或许我们还有印象
白露物候中 已有鸿雁南飞
对于此 古人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白露寒露 大雁不同
白露之后是鸿雁 寒露之后是候雁
史上最成功的商人吕不韦认为
白露后是鸿雁父母 寒露后则是子女
无论何说 这都是最后一批大雁了

菊花在中国文人心中
有着无以伦比的重要地位
作为四君子之一
菊花带给国人的体验是多重的
站在三闾大夫屈原的角度
“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他
借菊花传递着
品性高洁 不同流合污的思想
至于在陶渊明看来
菊花就是“花之隐逸者”了
在古人看来
若最后的鸿雁不肯南飞
说明四海之内尚有未臣服的子民
若鸟儿不能化为蛤蜊
则季节变化将会错乱不堪
若菊花在此时未能盛开
则表明此时的土地不宜耕种
寒露前后
东北地区甚至已进入冬天
阳气的退散 天气的寒冷
都无声地劝告着人们
调整自己的行为 适应自然的变化
但恰在此刻 我们更有施展活动的欲望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展翅高飞的力量 在此刻勃然升腾
更何况 在时空序列中
寒露节气正处在火山旅卦时期
旅卦的含义不言自明
秋高气爽 一个适合旅游的时节
其实在古代 这也是难得的农闲时光
当然 古人不像我们这么幸运
“沙场秋点兵” 道出了此时在忙碌的事情
寒露之后 桂花飘香
桂花糕就成为最应景的小食
据说 桂花糕还有个神奇的传说
古时金榜题名
又称之为“蟾宫折桂”
桂花糕的来历
就与状元折桂有关
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

相传一晚书房苦读 不觉睡去
此时魁星入梦
问之是否想月宫一游 折桂而来
杨慎欣然前往
魁星便令西海龙王载其飞至月宫
到达月宫的杨慎无所畏惧
看到宫殿之中最为高大的桂花树
二话不说爬到树上折下桂枝
兴冲冲回到书房 将桂花放入瓶中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觉醒来 发现不过南柯一梦
但后来杨慎果然一举成名 高中状元
明末小贩刘吉祥从中得到启发
巧心思将桂花制成糕点 名之曰桂花糕
有着美好寓意的桂花糕
一经上市 销售一空......
与桂花糕同样应景的
是与陶渊明齐名的菊花酒
陶渊明之爱酒 举世闻名
据说某年深秋 东篱赏菊却无酒
正在独自惆怅时 白衣使者飘然而至
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知其爱酒
特意派人携酒前来赠之
陶渊明大喜 开坛畅饮 吟诗作赋
昔年深秋
毛主席登临橘子洲头
看万籁霜天竞自由
不禁壮怀辽阔 豪情万丈

今之秋季
虽无伟人之胸怀 但
放眼此时的人间
菊花满堂 丹桂飘香 层林尽染
柿柿红润如意 枫叶满山徜徉
不经一番寒凉 不历数月繁忙
哪里能体会得到深秋的意味绵长
天气虽寒 但心中仍热情如火
生活在世间的你我 并不曾懈怠
因为我们知道 迎着深秋
我们更要一步步稳稳地前进
感受彼此的关怀 体会奋斗的喜悦
天涯海角 彼此珍重 共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