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映如茵,花开御用珐琅彩
说起大多数人最熟悉的中国古代王朝历史,恐怕清朝是当之无愧的名列前茅。这不仅仅是因为距离我们最近,更重要的是铺天盖地的宫廷穿越剧,大多都发生在清朝。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电视剧当然很多都是“戏说”,现实中有一类人对这三代帝王也是爱之如命......他们就是瓷器爱好者。清三代,是他们无可争议的黄金时期。且不说康乾盛世之下,人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推动艺术的发展,单就这三位帝王各自不同的审美而言,就足以为我们呈现出繁花似锦的局面。毕竟,我们得承认,不是所有出身高贵的帝王将相,都会醉心于艺术;还有可能,喜欢木工活儿......
清三代瓷器,无一例外都贵重无比;拍卖市场上不时出现的过亿瓷器,很多都属于这一时代。如果我们想要列举清三代瓷器中贵重又漂亮的品类,珐琅彩一定位列其中。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乾隆皇帝御制的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就被出身古玩世家的张永珍以1.5123亿港币的价格拍得。用张永珍的话来说,“看着很美丽”,“觉得很惊艳”,就买下来了......随后她将这只价值不菲的“碗”,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瓷碗之上,杏花盛开,春风绿柳,双飞燕比翼翱翔于天地。自然,瓷碗本来是一对的;它的另一只,现藏于英国伦敦的大维德中国美术馆。
在今天,珐琅瓷器虽然珍贵,但却已不是罕见。但在有清一代,民间几乎没有更不会知道,皇家的御用瓷器中,居然还有这样一类精美的瓷器。珐琅彩被世人渐渐知晓的时间,最早也要追溯到民国三年了;这也还是因为当时,举办了第一届故宫文物的展览。
众所周知,瓷器是我们的国粹之一;但说到珐琅瓷器,却不是国粹之中的“土著居民”。它的出现,离不开中国本土的瓷器烧制工艺,也离不开画珐琅工艺。其实,“画珐琅”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洋瓷”,可见其舶来品的身份,它源自十五世纪中叶的法国。
画珐琅因何会来到中国?
这就要从法国传教士与康熙皇帝的不解之缘说起了。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法国国王陆续派遣传教士来华扩大影响,了解情况。1693年,传教士来华已经六年,一直不温不火地自生自灭。不过这一年,他们的机会来了。康熙皇帝身染疟疾,宫内御医殚精竭虑也无计可施;此时,传教士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奎宁,也就是金鸡纳霜,进献给了皇帝陛下。很快,康熙皇帝药到病除,对传教士的好感更是与日俱增,不仅在宫廷之中划出专门的屋舍供其居住,还允许他们在皇宫之内修建教堂。这对于一个崇奉佛教的皇帝而言,承载了太多的好感与信任。
忍不住想多插一句嘴:这个金鸡纳霜,改变了清朝一位著名文人的命运;他的代表作,就是《红楼梦》。相信大家已经想到了,他就是曹雪芹。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身为江宁织造,很受康熙皇帝的信任与喜爱。当曹寅身患疟疾的消息传到紫禁城,康熙皇帝立刻下令让人携带金鸡纳霜去给曹寅救命。无奈,救命的药还没有到,人就已经没了。曹寅死后,康熙皇帝对他的宠幸并未停止,不仅让他的儿子接班,甚至在他儿子死后还为他从族人中过继后人继续接班......不过雍正皇帝上位后,雷厉风行的查抄亏空,曹家未能幸免。但事实上,也并非如我们想象那样,雍正对曹家多少也有些回护的;但亏空就是亏空,总是要补充。随后,曹家最终落败,子孙离散——曹雪芹,也不例外。
言归正传。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皇帝,圣心大悦的皇帝陛下,渐渐开始正眼去了解外来的工艺技术。画珐琅就在此时,走入了他的世界。其实,若我们说到法国国王因何会派传教士而来中国,也还是与瓷器有着不解之缘的。
差不多与康熙皇帝同期的法国,当时的国王是有着“太阳王”之称的路易十四。当时,各国有很多使团——当然,清政府是不会派使团前往的——纷纷奔赴法国,朝见路易十四。其中有一国使团,向国王陛下进献了许多精美的礼品,其中就包括中国的瓷器。从根本上说,人人都是“外貌协会”成员啊,法国国王也不例外。这些精美的瓷器加深了他对东方古老国度的好奇心,于是,法国的传教士也开始陆续前往中国了......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就像“鸡生蛋,蛋生鸡”的古老话题,你很难分清到底是谁影响了谁,谁改变了谁。只能说,最终共同创造了美。
珐琅彩的珍贵,还在于其独特的烧制工艺。清代宫廷所使用的瓷器,几乎全部都是由景德镇官窑直接烧制成功后,运送至皇宫大内供皇家使用和赏玩。唯有珐琅彩与众不同,烧制工艺分三步:
首先,要在景德镇官窑烧制瓷胎。
珐琅彩的瓷胎,要求非常高。可以说,官窑之中最为光洁、细腻、白皙、精致的纯色白瓷,才能成为珐琅彩的瓷胎。
其次,以珐琅釉为原料,在瓷胎上绘画。
众多瓷器之中,唯有珐琅彩是在宫廷内完成最后的加工。当瓷胎运送至北京后,立刻进入造办处。造办处用珐琅釉为白瓷绘制精美图案。到底有多珍贵呢?
这么说吧,皇帝有时候都会亲自上手绘画。要知道,在古代的三百六十行中,手工艺匠人的地位是极低的。皇帝此举,看似有些纡尊降贵的味道,但其实是因为珍惜与珍视。
最后,造办处低温烧制。
绘图完成,珐琅彩会在宫廷之中,经造办处烧制完成。
珐琅彩源于康熙,兴于雍乾。
雍正六年,怡亲王允祥主持造办处工作时,成功地提炼出十八种颜色——千万不要对古人的创造发明不屑一顾,想想他们当时的生产条件......最终为珐琅彩的更大突破提供了极大助力。对于雍正皇帝的审美,我们有目共睹,体现在珐琅彩瓷器上,就是他自己提出的两大要求:
其一为“秀雅”,其二为“细致”。
为此,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在保留了“雍正御制”官窑落款的基础上,相较于康熙年间的珐琅彩,底色往往保留了白瓷之本色;同时,绘画图案也多采用我们今天称之为“中国风”的国画元素。山水画草,鸟鸣虫叫,都是雍正时期珐琅彩的绘制对象。比如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雍正时期珐琅彩松竹梅纹橄榄瓶。
瓶身线条流畅,俊秀清逸,上下收拢,中间微微鼓起,形似橄榄,故称之为橄榄瓶。一望便知,是以白瓷本色为底进行绘制。瓶子上部,题有“上林苑里春常在”,这是唐朝杜审言,也就是后世我们十分熟悉的诗圣杜甫的祖父,《春日京中有怀》中的一句。当然,上林苑,这是汉武帝时期建造的离宫别苑。
橄榄瓶诗书画印的结合,共同体现着中国瓷器的美轮美奂。这样的素雅,清三代之中,恐怕也只有雍正皇帝才能做得出来。
可惜雍正皇帝在位时间太短,若也能如其父其子,留给我们的艺术品恐怕也会更多。
雍正皇帝去世后,开始了乾隆皇帝大放异彩的时刻。与雍正珐琅彩浓浓的中国风不同,乾隆皇帝更喜欢杂糅与融汇。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年间的珐琅彩带耳葫芦式瓷扁瓶,渗透着浓浓的乾隆审美风。
打眼一瞧,有着西方文化的烙印;不过双耳把手的造型,则又体现着中国特色。黄色的底色,无疑是皇家的御用;瓶身的花朵纹饰,也是中国自有的莲纹与卷草。虽然这满眼的花纹,让我们觉得繁复异常;可这种花纹之中又有花纹的画法,有一个喜庆的名字——锦上添花。这种画法在乾隆时期的艺术品中频繁出现,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葫芦瓶上,共有四幅画,图中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其中之二。上面是欧洲古堡一般,仔细一看,其实是教堂;下面这幅像是母子,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看,或许正是圣母与耶稣。老实说,很难想象乾隆皇帝烧制这个葫芦瓶时的内心世界......虽然这件价格不菲的艺术品,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欣赏不动”;但它本身包含的工艺,以及所代表的顶级的烧制技巧,却是那个时代最为领先的。
清三代,珐琅彩与康乾盛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但随着乾隆皇帝的离世,清王朝在没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发不可收拾。其后继位的皇帝们,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魄力去不计成本的生产制造这种看起来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完全只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再加上皇室为了彰显自己独一无二地位而刻意对珐琅彩工艺的保密与垄断,这位曾经的中法混血儿,也只能结束自己的优雅生活,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当人生境遇不顺时,“是金子总会发光”安慰着我们不断前行。其实看看珐琅彩,似乎也是情同此理。曾经风光无限,万众瞩目;也曾被历史车轮碾压,不见天日。但如今,当它重新走到我们面前时,它的价值,早已被无限放大。但我们却也要承认,它有如此之高的价值,是因为它本身,即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