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艺 | 牙舟有陶
牙舟镇
牙舟是贵州省黔南州的平塘县的中部重镇,全镇总面积394.74平方公里,是平塘县区域面积第一大镇。古称牙邑,“邑”泛指城镇,说明它在历史上是交通要道,依托着临近的“惠筑古道”和“黔桂古道”分流来不少游人过客,牙舟一度商贾往来,成为鞍马停歇的物流中转站。
当地有歌云“牙舟是个乌龟形,好个甲先配冗平...历届政要居营上...乌龟两翼鸳鸯坝...”说是众山围绕的盆地中间,凸起一块土坡,人称“营上坡”,左右两侧的甲先坝和新寨坝被人们形象地描述为“鸳鸯坝”,“春夏之期,庄稼郁茏,绿波荡漾;秋收时节,“金海”翻腾营上坡俨然一首“海”中之船···”有学者这样解释牙舟易名,带着浪漫的想象,更增添了牙舟的神秘韵味。
牙舟盛产陶器,牙舟人自古“靠陶吃陶”延续600多年,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牙舟可谓是“独得上天恩宠”而生的“神龟”。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要烧出成熟精致的陶器,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柴二泥三窑匠”。而恰好,牙舟边自带集齐了所有的“神龙”的效果,这便让它在历史的跌宕起伏里至于不败之地。
得天时
牙舟镇境内属于山峡谷地区,地形以卡斯特地貌为主,地面起伏波动大,海拔从690米到1100米,从卫星地图上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其地表沟壑纵横,地表历久经年所形成褶皱纹路,让地表破裂不平,牙舟便坐落在这样一个山间盆地。
牙舟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样,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围着它的群山多为石灰岩溶蚀的中低山,山上遍布富含硅质和铝质的石头。这些石头经过风雨的洗礼,带着天赐的祝福沉淀到牙舟,形成了硅铝成分丰富的优质白泥,当地人称之为“白胶泥”,这种泥土粘性高,能经受得住1200℃高温的淬炼,这种地域特色的泥层奠定了牙舟陶的特有风格。
占 地利
牙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非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5.1℃-17.2℃,最冷月平均温在4.8℃-7℃,最热月平均温在23℃—25.6℃,年总积温5500—6280℃热量充足,全年无霜期282-313天,确保了制陶少受气候干扰,当地以制陶为业者,从正月十五开始至腊月为止,全年可以制陶。同时,这样的气候滋养了阔叶林为主的森林资源,牙舟周边的山林内遍布白栎、樟楠、泡桐、枫香等优质树种,为牙舟陶的烧制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难怪给我介绍的钟老师对这种宜人气候赞不绝口。
添人和
牙舟陶的扬名归功其特色外,也有那些不辞辛劳的“窑货头”的宣传,没有公路的年代,全靠远道而来的小商小贩,将牙舟陶带出小小的牙舟,远播其名声。
牙舟陶另一次飞跃,要数牙舟陶瓷厂带来的发展契机,吸收一批艺术人才,进行技术革新,使它由“野性生长”的乡土气息,完成到艺术审美的蜕变,奠定独树一帜的地域风格。
酒香不怕巷子,可作为实用的陶器更需要市场,作为审美艺术的陶得遇知音。
牙舟陶
牙舟陶,因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牙舟镇而得其名,中国十大古陶之一。源于中、新石器时代,至中原传入,随着明代军屯的进入而发展壮大,成熟于明代洪武年间,传承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牙舟有硅铝成分丰富的优质白泥,当地人称“白胶泥”,这种泥土粘性强、耐高温,受得住1200℃的淬炼,是生产陶器的上好原料。这种地域特色的泥层奠定了牙舟陶的特有风格,它几乎承受着制陶温度的极限。
牙舟陶器从选料、成型、装饰、施釉到烧制,仍沿袭着古老的工艺流程,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器烧制技艺类”名录。
牙舟陶造型自然古朴,融合当地文化,设计极具地域特色;色调淡雅和谐,原色朴实无华,饱含着“出土文物神韵”;釉色光泽鲜明、色彩亮丽,尤具辨识度。可谓是贵州陶瓷艺术中的“精绝”之作。
牙舟陶以家庭作坊传承为主,民窑烧制。产于民间,源于日常,故它主要生产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具、儿童玩具和祭祀器皿。随着“日用陶美术化,美术陶日用化”的推行,牙舟陶从最初的“牛羊下山,鸡栖息于树”的乡土文化,向着“阳春白雪”的艺术审美靠拢。一面生于泥土,仍主要供民间普罗大众席地把盏,一面逐步辉煌,也曾远销海外,攀登过堂皇冠冕的殿堂,载誉无数。
牙舟匠
一、老一代匠人
1.刘朝甫
16岁小学毕业后开始学制陶,师从二哥,父亲教二哥,二哥教他,先是捏一些小玩具,然后尝试拉酒杯。1974年,他任牙舟陶瓷厂的厂长,并开始进行技术革新,引进先进设备,大大提升看牙舟陶的生产效率。与此同时,贵州省省内的一批知名艺术家进入陶瓷厂,亲自参与设计和制作,大大激发了本土陶艺人的创作热情,在刘朝甫的带领下,度过了雅俗并重的转折期,这期间的许多作品,奠定了牙舟陶在艺术的界气质,牙舟陶也迎来了精品倍出的辉煌年代。
2.、窑王钟灵甫
钟灵甫1936年生于牙舟镇,是土生土长的牙舟人,三岁时丧父,母亲改嫁,被爷爷抚养成人。16岁开始制陶,到75岁才放下手艺,牙舟镇没有专职的拱窑师,他就一点一点凭经验得累积,验证怎样的坡度能烧出合适的火候,如今经他手的窑都能烧出精品。钟老只拱最原始的竹筒窑和阶梯窑,一生为牙舟拱了5只窑。
逢人问及他制陶的历史,他都是从自己心酸的身世说起,“我是寡仔,从小由公(爷爷)将我抚养成人,我记得他的恩情,再有就是我老太,她嫁我不嫌我,和我一同制窑,起早贪黑吃了不少苦。”84岁的钟老,一聊到陶总是滔滔不绝,他感慨说是制陶给他带来生活的希望,盖上了新房,改善了生活。一辈子除了陶,别无二事,每每至此,便要提及老太,然后饱含深情地说“我这辈子最对不住她”原来那时候生活辛苦,制窑效率产量都低,为了多制造几件东西,他和老伴甚至轮流睡觉,半夜他去睡,老伴就起来把床让给他,起身去捏调羹之类的日常用品。
3、老陶奶
在牙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冗平姑娘不害羞,早早起来捏斑鸠。”虽有女性不上车(盘)的传统,可牙舟女性依旧爱捏些儿童泥哨、日用调羹、烟杆斗等物件,简单活计无需上车拉胚用以补充家用。
牙舟女性匠人中,数老陶奶最出名。老陶奶是地道的冗平人,原名李延英,她自五、六岁就开始捏牛塑马,十来岁开始接触做烟斗杆,十六岁时已经练得好手艺。当地有谚语云“铜烧肝、铁烧肺、瓦罐斗(陶烟斗)越吃越有味。”就说,用牙舟陶制的烟斗吸烟,清凉爽口,另有一番滋味。
当地人对老陶奶做的烟斗评价颇高,说她做的烟斗杆“烟嘴圆润、口深,能稳稳地套住烟杆”...“排在一起,一个连一个,缝隙都没有,好像用浆糊黏贴在一起似的;烟头烟嘴呢,刀切过一般,整整齐齐。”所以她制作的烟斗格外畅销,她说“那时,我做的烟斗杆一般是拿不上场(集市)的,早早地就有人预定了。”
如今90出头的她,事情还亲力亲为。那天在冗平街上遇到她时,正洗着衣服和鞋子。没有老态龙钟的模样,精神抖擞地与我们闲聊,回忆过往岁月,她伸手给我,一面说着陶留给她的印记,“捏了一辈子的烟杆斗,这根食指都变形了”我接过她的手,轻握凝视,泡过水的手冰凉微软,似乎看到了每一条褶皱纹路里都岁月的痕迹。
4、张福高
1934年出生的张福高,三四岁就与“马嘘嘘”结缘了,幼时的他蹲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久了,那些技艺就长在心里了,他捏的“马嘘嘘”是出了名的,一般人一天成型三四百个,而他一天捏塑成型的得有千来个,而且各个有模有样、形象有神,像是赋予了灵魂一样灵动。现在他的三个儿子在他的带领下,从事着陶艺事业,现在的张家可谓撑起了牙舟陶发展的半边天。
5、钟成雄:
执着的牙舟匠人,哪怕是陶器市场不景气的上世纪80年代,他也没有放下制陶这门手艺。牙舟陶艺人中,他的烧陶技术是出了名的。一窑陶能否烧成气候,把握火候尤其关键。掌握得不好就会烧出一批次品,意味着辛苦几个月就打水漂了。一般人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不过50%-60%,可但凡他掌火,都能达到90%以上。现年66岁的钟成雄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他33年的陶瓷厂工作中日积月累得来的经验。
二、新一代匠人
1、钟成贵
“窑王”钟灵甫的儿子,自小耳濡目染,对制陶颇有心得。退伍返乡后,重拾手艺,传承起祖辈的制陶工艺。如今,他和妻子一起从事制陶产业。
这是他精心研制出的倒灌壶,水流从底端注入,从壶口流出。他作为牙舟新一代工匠,在既有工艺的基础上,又求新求变,希望让牙舟陶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问及他是否有培养自己儿子的制陶的意愿,他微笑着说“不会特意去教,他天天看自然会,如果他长大了还喜欢,自然支持他从事制陶。”牙舟陶从来不是家长手把手教授出来的,在牙舟人看来,制陶完全要看悟性,看得多了自然就会,而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实现出来才有价值,这也是牙舟陶不一样的传承方式吧,总是以陶本身的魅力来吸引愿意付出一生的人。
Zora第41天写作,你的陪伴是我坚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