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疼,腱鞘炎!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用过一张方子,一起学学吧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网络上,有读者朋友叫我“文博士”、“文教授”。
我看了以后,就乐了:我什么时候成博士,成教授了?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医界小学生。我不过是利用自己的所学,每天和你聊聊天而已。我这辈子啊,恐怕永远都成不了教授、博士了。
但是呢,我学问不大,肚子里的故事却挺多。
今天,我再给你讲一个杏林趣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孔伯华。
这个人,在近现代中医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威名赫赫啊。他当年,和施今墨、萧龙友、汪逢春三人,并称京城四大名医,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多的,我就不说了,您要是感兴趣,自己上网查一查吧。
有这么一回啊,一个女子来找孔伯华。就诊时间是某年的11月20日。
当时呢,恰好是冬天。这女子啊,手腕疼痛、拘挛,十分严重,以至于无法干活、坐卧不安。
之前,患者也是请了好多郎中,多以祛风散寒活血的办法治疗。这很正常啊,你是在冬天加重的,天气冷,当然考虑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了啊。
但是,这么治下来,效果很一般。
没办法,她来找孔伯华。
刻诊,见脉象弦滑,患者的身体,看上去有点乏力,走路的时候呼吸沉重,“动则作喘”。
孔伯华看看患者从前服用过的方药,心里有数了。他开的方子,医案中有了明确记载,如下——
桑寄生15克,海风藤9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甘草3克,首乌藤25克,炒薏米12克,金毛狗脊12克,海浮石9克(布包),桑枝9克,宣木瓜12克,全当归15克,党参9克,荔枝核5枚(捣)。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构如何?患者服药以后,症状很快得到改善。到最后,手腕疼痛消失,灵活自如,而且全身状态有所改善,干起活来比以前更有力气了。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一点都不难理解。
你看,这个女患者,乏力、气喘,这是不是在提示我们,她有些气虚啊?
再看,这个女子,脉象弦滑,这是痰湿的脉象啊。
对此,孔伯华在医案里记载了四个字来概括——湿重气弱。
这个状态,对手腕的疼痛,有啥影响呢?
这就得说到医者对病情的深刻体察了。手腕拘挛疼痛,我们一般人看,当然第一时间想到血瘀作痛,经络不通。但是“湿重气弱”这个因素,在其中也会产生影响。痰湿阻滞脉道,会加剧血瘀不行的局面。气虚,不能帅血,更容易让血运滞涩。所以,所谓的湿重气弱,对局部手腕疼痛的形成,是有明确促进作用的。
既然如此,你看,孔伯华的配伍里头,就有了大量补气化湿之品。我们看看——
桑寄生15克,海风藤9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甘草3克,首乌藤25克,炒薏米12克,金毛狗脊12克,海浮石9克(布包),桑枝9克,宣木瓜12克,全当归15克,党参9克,荔枝核5枚(捣)。
党参,这是补气的。海浮石、茯苓、炒薏米,这些是化湿利湿的。这四味药,力图改善所谓湿重气弱的问题。
女子已到中旬,肝肾不足,则筋骨容易失养。于是,用桑寄生、金毛狗脊来补肝肾、壮筋骨。
在这个基础上,再用大队活血养血、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之品,比如荔枝核、当归、木瓜、桑枝、首乌藤、海风藤,以及白芍和甘草。白芍甘草配合,可以缓急止痛。
这就是基本思路。
医案说完了,很简单。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
第一个,孔伯华治的这个所谓“手腕拘挛疼痛”,在中医看,可以被归纳为“筋伤”范畴。用现在的话来讲,类似于手腕部位的腱鞘炎、手腕疼痛。这类病,中医治疗,现在多考虑小针刀疗法等等。用汤药能不能治?也可以。孔伯华先师的配伍,就很有代表性。我们可以好好研究借鉴。
第二,就是孔伯华对于辨证的精准。
咱们现在有的少数中医人,根本不辨证,或者说拿辨证当走过场,糊弄一下就完了。一般情况下该怎么治,按照套路去进行,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比如说这手腕疼,一般思路,就是活血化瘀。但是孔伯华却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湿重气弱这个问题。按照这个方向,巧妙化裁,搭配用药,就能解决问题。 这就是精细辨证的好处。作为中医人,不去在这方面用心琢磨,是很难成为大医的。
当然了,上文所说的,也仅仅是对腱鞘炎、手腕疼痛调治的思路之一,不代表适合所有人,绝不是灵丹妙药。因此我讲,有此类困扰的朋友,应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你放心,在中医人的队伍中,临证用心辨证、组方精妙者,还是占了大多数的。这个队伍里,还是充满正能量的。
好了,对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