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沈从文 · 湘行散记 · 鸭窠围的夜》
鸭窠围的夜
Ú沈从文 (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主要笔名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 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士司书。
Ú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自身来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
Ú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载于《晨报副刊》, 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
Ú1928 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曾共同创办《红黑》杂志。
Ú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和鲜明的生活,引起人们的注目。《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境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
Ú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还有重要的选本《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Ú 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学教书。同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
Ú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
Ú1978年调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 增补为全国文联委员。
Ú1980年曾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
Ú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Ú1988年,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
Ú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院长汪润华:研究沈从文首先应该认识到他是一位边缘人,是自我放逐者。在中国文学中,从屈原的流浪放逐,到李白和杜甫,一直到曹雪芹,这种边缘人的作品就是跟一般的作家不一样。可怕的就是在这里。
Ú现在西方有很多作家,尤其是美国,很多作家都是流亡的人,是垃圾,是不被认同的人。20世纪中期以来,这一直是主流,一直到后现代。
Ú很多作家,你读了很多次,但每次读时经验都会有所不同,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你自己都会被改变,沈从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1977年,当国内中文系的学生尚有不知沈从文为何人之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学者金介甫却早已写出了《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他的另一部著作《沈从文传记》于1985年出版,开沈从文学术研究之先河。幸抑不幸?夫复何言。
Ú金秋时节。凤凰。沈从文百年诞辰国际研讨会上。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被誉为国外沈从文研究第一人的金介甫先生。相约夜半时分,在先生笔下清澈纯净的沱江边,对坐轻谈,领会着先生“鸟声如洗”的感悟,牵扯着丝丝缕缕“湿湿的记忆”。那个夜晚,让人无限感怀。
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点
1. 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散文集《湘行散记》的基本情况。
2. 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深沉的生命感喟。
3. 体悟文章作者在平凡人生事相中发掘诗意、保持生活原生态的叙写方式。
4.文章的主旨。
5.文章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特色。
6.文章对生活原生态的叙写和诗意的美学追求。
文本详析
Ú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与全书有着一致的感情基调。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Ú湘西是沈从文的故乡,他20世纪20年代初离乡出走,十多年后(1934年初)重返故里时,已是享誉全国的知名作家。他乘船由常德沿沅水溯流而上,于沿途将千里沅水及各支流流经的湘西乡村的景物人事记录下来,写成给妻子的信件,后经整理结成一部系列散文《湘行散记》,成为现代散文的名作。那是一部连续性的长篇散文,由十一个单篇组成。本文即是其中一篇。
Ú第一部分(开头两个自然段):写阴历年前某天夜晚,航行在沅水上的渡船泊于鸭窠围岸边,水手歇夜,以及湘西特有的吊脚楼景观。
Ú第二部分(从“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至“灶中正火光熊熊”):透过作者的想象,叙写水手们到岸上吊脚楼吃“荤烟”或烤火歇息的情景。
Ú第三部分(从“邻近一只大船上”至“也是很显然的事了”):由邻船一位水手的举动引起回忆,“温习”了十五年前自己经历的同样的情形。
Ú第四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古怪声音及由此引发的对湘西人历史命运的思考。结构层次:
Ú第一部分: 景观
Ú第二部分: 想象
Ú第三部分: 回忆
Ú第四部分: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