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九) 语文试题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的日常交谈总是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书面语则主要用来满足我们对抽象思维的需要。长时间以来,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网上我们也只能以书面语来交流。一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无奈才会用纯文字来交流,这种情况下就要做精简。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把符号分为“表达”和“指号”。在他看来,所有的发声的言语都是表达,一说出来就能起到传递意义的作用。说话者要表达的意义当下对听话者呈现。当我们用书写来传达意义时,会失去语音表达所具有的当下性和直接性。言语(书写)使得人类的发现可以代代相传,并且可以对原初的发现不断改善和添加,但导致发现的意识状态和意识活动是很难通过书写保留下来的。现在各种图像使我们有望传达我们的意识状态。
-------- 。加拿大语言学家格雷琴·麦卡洛克(Gretchen McColloch)在《因为互联网》一书中说:“古典和中世纪的文本只会描述人物做了什么,不会描述他们的精神状态,近代的作品有了独白,人物表达他们的思考过程(如哈姆雷特和朱丽叶对死亡的思考)。随着小说的出现,无所不知的讲述者可以暗示角色自己也不能充分理解的意识状态,20世纪的现代派作家开始唤起读者对某种精神状态的真实体验。”现在更进一步,表情符号等东西可以让我们不仅是精神状态的读者,也是它们的作者。我们可以用表情符号来表达发呆、奸笑、难过、抓狂等等。
麦卡洛克认为,表情符号并不是一种新的语言,但它是语言有益的补充。“表情符号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它们是一种语言,而是因为它们不是一种语言。它们不是要在词语的主场跟它们展开竞争,增添的表情符号是为了表现另一层含义。字母表示声音,标点表示语调,表情符号和其他图像则填补了沟通的第三个重要的支柱:表达我们的手势和物理空间。表情符号介于文字和图像之间,是一种表达我们的意图、在线分享空间的灵活的方式。”有人喜欢表情符号,有人喜欢老派的情感符号或者缩写。但人人都需要某种手段,不然会感觉网络不友好、不称心。
(节选自薛巍《网络互动为什么需要表情符号》,原载自《三联生活周刊》)
材料二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你写了《占领世界的表情包》一书,认为表情符号有助于良好的沟通。5年过去了,你是否对表情符号在沟通上的作用有了新的看法?
马塞尔·达内西:如今,人们几乎下意识地使用这种轻松的方式,去表达悲伤、幸福、讽刺、怀疑等情绪。如果说表情符号自诞生以来有了任何变化的话,那就是它本身的使用更加频繁了,以增强其消息的情感基调。
三联生活周刊:表情符号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减少歧义。然而,不同人对同一表情符号的看法越来越不同。例如,微笑在你的书中被认为是核心词之一,但它的意义在中国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的年轻人认为这是一种嘲弄、不友好的表情,而老年人认人认为这只是友好的微笑。你是如何看待表情符号的通用性下降这一现象的?
马塞尔·达内西:正如我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在任何符号系统中歧义实际上都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为什么表情符号发展出了不同的“方言”(Dialets)或“地域性语言变体”(RegionalVants),以反映不同使用群体的意义系统(Systems oif Meaning),任何试图将意义标准化或加以控制的尝试都是无用的。
三联生活周刊:表情符号最初是由于通用性的目的而减少了其个人特征,比如你提到为了减少种族问题选择了黄色圆形的简笔轮廓来概括人的面部。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平台都在追求表情符号的可定制化,这是否违背了初衷?
马塞尔·达内西:是的,这的确违背了初衷。可定制化实际上与发明表情符号的最初想法相反——最初想法即简化的图片比起文字更易于理解。但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人们对于表情符号的解释并不可能完全地精确化。我们是历史中的存在,并从成长过程中积累了认知,这些认知不断地与从新旧世界输入的信息相对照。除非将个体认知标准化,否则他们将保持个体化。
三联生活周刊:随着表情符号的兴起而被频繁讨论的是——表情符号的社交礼仪,你对此持何种看法?
马塞尔·达内西:这是意料之中的。正如我在书中讨论的那样,表情符号具有寒暄的交流功能,并反映了通常社会语言学中的“语域”(Register,指在特定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所使用的语言变体风格)。这并不会因为从文本到图像的转变而消失,而是存在于所有的交流方式之中。
(摘自《我们正处于沟通和表达的过渡阶段——专访人类语言学家、符号学家马塞尔·达内西》,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胡塞尔认为,书写会失去语音表达的时效性与直接性,且难以传达并保留我们表达时的意识状态。
B.戏剧通过独白记录了哈姆雷特对死亡的思考,这说明文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角色的意识状态。
C.麦卡洛克认为人们沟通时既需要字母、标点这两个手段,也需要表达手势和物理空间的辅助手段。
D.马塞尔·达内西不认同表情符号通用性下降这一观点,他认为人们无法将其意义标准化或加以控制。
2.以下选项最适合填入材料一画横线处的是(3分)( )
A.作家对于笔下人物的意识状态的描写,各自有不同的手法。
B.文字要描写人物的意识状态,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尝试。
C.表情符号相对于文字而言,是表达人物精神状态的最佳方式。
D.文字恢复语句包含的意识状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材料二中记者所提到的“表情符号通用性下降”的例子(3分)
A.过年期间,某同学在亲戚群中抢到了数额很大的红包,于是他使用了略显夸张、表意为“恐怖”的表情符号,被爷爷奶误以为并不想收到红包。
B.很多拍照软件都推出了自制表情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甚至可以用自己或身边人的照片,赋予这些照片特定的意义,表达我们更个性化的情绪。
C.年轻人群体中流行一种“斗图” 的交流方式,交流者们通过相互发送表情包或图片来进行“斗争”,他们在交流中完全用图片和表情包取代了文字。
D.最近网友们评选了最易让长辈误解的表情包,许多网友提名意为“抓狂”的表情符号,很多家长将这一符号理解为“大笑”,闹出了很多笑话。
4.材料一、材料二的核心话题都是“表情符号”,但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分)
5.作为采访稿,《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的提问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同志
刘白羽
天是晴了。漳河暴涨的洪水,却并未因此落下去。波浪在阳光下一闪,便哗的一声抛掷过去了。特别是在山谷里,洪水发出吓人的“轰隆——轰隆”的声响。半夜,我的隔壁,有着关于这水吼的对话。起先,是一个浓鼻音的老人在说:“……你听!蛟在叫呢……”
“哪里有什么蛟,这不过是水在打绞,打旋,就响起来了!”
可是不拘怎样,那岩脚下吼叫的怪声响,还是引起我无限的忧郁。因为我给暴涨的洪水钉在这荒村里,已经三天了。恰在这时,我瞅见天上一颗星,像一只火枚插到烟灰里般,一下又给阴云遮蔽起来了。
“老年人说……是凤凰下了蛋,打一次雷,下降三尺,降到山根,变成蛟,它一翻身,就发了洪水,要不,哪来这么大水呢。你听听这声音,水,一时半会退不下去。”
“不,这是迷信。这完全是迷信,……”下面,这响亮的喉咙也没说出涨水的来由。
我却信任了那浓鼻音的人。水,一时半会退不下去。因为我确定他是年纪大的人,一定是这河岸上的老住户,他的经验一定可靠。第二天天刚亮,一阵鸟声刚噪过去,窗户纸上灰色的黎明晃了一下眼。我跑到隔壁去,一推门,还早眠在面板上的苍蝇嗡的一声冲到我脸上,像落了阵把雨点。进去叫醒炕上的人,却只一个。他是那样愕然的,他的眼光是那样警惕的……这眼光制止着我前进的脚步。这眼睛在我脸、身、各处打了几个盘旋,然后刀子样疼痛地戳在我脸上,如像一种压力,让我的眼光只好被迫退下来。忽然,他用明朗而干燥的声音无意地扫了我一下:
“你来干什么?”
“我想找那个老大爷,问一问今天水可落得下去,可过得河。”
他一口回绝我,但也有点迟疑,而说出来的终是肯定的语气:“白想!”然后挥挥手,露出他心意的烦躁。
我的眼里到底露着怎样恳切的眼光啊!这使他很轻蔑地唾了口沫水,伸手去搔脚,我才发觉那只脚由厚厚白布包扎起来。我看他已经感觉到我的注意。他有点惶惑。我急速地问他:“怎么,踩在犁刃上了?”
看,他多么暧昧地点了点头,又赶紧机警地扯开去:
“枪……这半天不响了。……”
突然门外一阵气喘声,谁破门而入。是那浓鼻音的瘦小的老人,急急挥着手说:“躲一躲吧!从夏店来了鬼子兵,还有二十里!”
我站开一点,插手到口袋里去摸手枪。后有追兵,前有万恶洪水,这怎么办?经过一阵急促地摆布,老人示意只有我能帮助他搀扶他那病脚的儿子。对老人家这种信任,我真是衷心感谢,便伸手去搀扶那青年人。他却怀疑似的退缩一下说:“你不要跟着我们白跑路吧。”我真想捶他一拳,但我正需要这农民来掩护我自己,只好耐心扶他走,……那样一溜一溜的,……路上绊脚的石子咕噜咕噜响着,——我觉得这年轻农民真是讨厌,他总要摆脱我似的,仿佛他知道现在我需要他们掩护,他便故意和我作难了。有时,他把全身重量都倾注在那老人身上,让老人像掮一口袋沉重的粮食一样吃力,他自己还得重重地跳着那只独脚。不知他为什么对我那样坏,那样怀疑,这是一个农民和一个抗日军人的关系吗!我心里渐渐地也怀疑起来,我想他也许是对于我不利的坏分子吧。这警觉的触角的确触痛了我,这样,我几次去触摸我那光滑滑的手枪柄,准备他万一危害我,我就使用枪膛里的第一颗子弹,——不过当远处沉闷的雷一样的炮声响一下,我从那青年的眼珠上便看出一种异常的表情,——他仇恨、震怒,而不是普通农民的慌惧。我又觉得这是很熟悉的一种眼色。这时我们三个随着犬牙般嵯峨的白垩岩降下一条深谷,到一个路口,往里去是深深的灌木林,前面是漳河漂浮满白泡沫的河面。我们三个歇息在一块石头上。那老人担心地望着横搁在他膝头的伤脚,叹息地摸着什么,一面闪着泪水婆娑的小眼说:“这样三天两头躲来躲去,你的脚几时好呢?”一面把一个小白纸包递给年轻人。谁知道这护士一样的殷勤反而引起这伤者的暴怒,冷冷地把药合在两手心上,警惕地看了我一眼。
我摘下帽子,揩了把汗,预备离开他们。我问:“你们知道×支队往哪个方向去了?”
他揩着汗,任何反应都没有。那老人答复我:“五天前渡河的。”
一阵风搜索似的掀着我的头发,突然,我藏在帽檐里的一只布片哗的一旋,落在年轻人那只好脚的跟前。
我急忙伸出一只手去捡,一只手去抓枪,一仰头,仿佛望见山崖上垂着的一朵野花,他从早晨时时刻刻对我很凶狠的样子,倏地,给那甜蜜蜜的微笑遮着了。这样,他和蔼地把那只大手抓着我:“你是同志……你是同志……”这时我羞涩地把枪抽回,将那写着“八路”的臂章舒展的铺在石头上,两手不自然地匀着它。我们两人互相看着,笑了出来。
老人说:“好!你们都是一家人……”
原来我赶大队伍不上,换了便衣躲避到这荒村里来,最怕有坏分子去报告,因为背后敌军正在追踪我们,便将臂章摘下来藏起了。
“我也是×支队的。”那响亮的声音如同吹响的银笛。
“你?……”我一下蹦起来,仿佛一个正欲坠下深阱,却给上头一只手拉着了。我在这瞬间一下获得了最需要的最崇高的热情。
“是啊!你不信!我是七连的通讯兵。夏店火线上挂了花,那天,大队伍过河,把我托给这个老大爷!”
我一扭身,激动得眼窝酸了一下,把脖颈伸到老人面前:“他不是你的儿子?……”
老人伸手抓了几下胡须摇摇头,莫名其妙地指着搁在膝上的脚说:“上药吧!”
“哈——我来!”那个同志自己一面弯过身来解着白布带。忽然,我对他的反感一点没有了,还想为他做点什么才好,他却一面咬着牙忍耐疼痛,好笑似的说:“……我先前对你这陌生人总有点怀疑,我怕你跟来……万一你发现我,你会怀疑的,是吧,那我和这老大爷……”
“我也是这样推测你。”我在伸手替他往布上敷药。
一阵芳香的气息从泥土里吹过来,一簇簇星似的黄花在那儿绽嘴微笑。他舒适地倒在老人的怀里。老人眯了眼睛望着酱油色的水浪悠悠地说:“你们知道吗?……我的儿子,也在队伍里,说当号兵,你们知道吗?……”
一九四一年(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漳河山洪声响的描写以及青年和老人有关水吼的对话的内容,表明了近期要渡过漳河比较困难,这也是“我”忧郁的主要原因。
B.老人家对“我”充满信任,但是那位脚负伤的青年则处处回绝“我”,是因为青年人“怕”我”对他产生怀疑,不希望“我”和他们一起走。
C,荒僻的山村面临日军侵袭,八路军被日军紧紧追赶,伤员还得依靠老乡保护等等,都说明了当时中国尚处在抗日战争难艰困苦的阶段。
D.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温馨的气氛,不仅暗示军民鱼水之间的深情,更预示“我”一定能找到部队,表现出抗战必胜的信念。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瞅见天上一颗星,像一只火枚插到烟灰里般,一下又给阴云遮蔽起来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
B.文章以“我”的视角具体描摹了三个人物的言语、行为以及笑貌,又用少量笔墨交代人物过去的经历,使主要人物具有了“圆形人物”的特征。
C.作者注重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如对“我”的直接心理描写、内心独白,以及用其他人的行为来暗示等,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D.小说以“我”听到漳河山洪声响开篇,以漳河边“芳香的气息”“微笑的黄花”来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了作者较为深刻的思想感情。
8.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形象? (4 分)
9.本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构思巧妙,请结合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金石录》后序(节选)
李清照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答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懍。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病危在膏肓。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 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注]赵侯德甫:指赵明诚,字德甫,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曾为莱州等地太守,故称“侯”。丞相:赵明诚之父赵挺之曾官至尚书右仆射,相当于丞相。葛天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其时民风淳朴,安居乐业。铅椠(qiàn):古代文具。铅为铅条,可书写;整为木板,可书文字。惨傈(liáo l):不安的样子。刓(wán)阙:磨损残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B.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C.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D.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后序:文体名,犹跋,刊于卷首的序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
B.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以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叫金石学。
C.礼部员外郎:礼部分曹办事官员,职位比赵明诚父亲赵挺之当时所任的吏部侍郎低。
D.起复: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后应召任职。后也泛指官员被降职或革职后重被起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叙述夫妻俩在持留徐熙的《牡丹图》两个夜晚之后,最终因少钱而交还,以至惋怅数日,真实流露心酸无奈之情。
B.作者回忆夫妻俩或相对展玩碑文,或赌书泼茶,表现志同道合之乐,反衬文物多有散失、故人殒逝之悲。
C.李清照食不重肉,衣不重采,节衣缩食,求购书籍,是因为想尽己所能,帮助丈夫多收集到心仪的典籍。
D.本文是一篇自传性散文,介绍夫妻俩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回忆婚后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词采俊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4分)
(2)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4分)
14.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李清照哪些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蜀櫻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櫻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诗人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B.“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诗人十分细心倾倒櫻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D.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一“今日”,第三联一 “当年”, 第四联“今日”。
16.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整首诗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 , ”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子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
(3)子规,即杜鹃鸟,传说为蜀帝杜字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诗人多用来抒悲苦哀怨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和《蜀道难》中“ ”都用了此意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甲)。
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A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春风是一寸二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乙),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B家雀在墙头嬉闹,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窑曳。
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C紫叶李花团锦簇,连翘灿烂,碧桃俏丽……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
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D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甲: 万物葳蕤,生机勃勃 乙: 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
B. 甲: 万物葳蕤,生机勃勃 乙: 渐渐地为大地着上春色
C. 甲: 生机勃勃,万物葳蕤 乙: 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
D. 甲: 生机勃勃,万物葳蕤 乙: 渐渐地为大地着上春色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每当春凤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B.家雀在墙头嬉闹,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
C.紫叶李花团锦簇,连翘灿烂,碧桃俏丽……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
D.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
20.简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于2011月4日在上海举行。第三届进博会不仅总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而且世界500强参展企业数量达到往届规模,30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面积超过40000平方米,采购商注册人数达到40万人。在全球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国家暴发二次疫情,世界经济正面临巨大困难的背景下,中国能够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充分说明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重大战略性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感谢中国克服困难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表示促进贸易投资对当前推动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西班牙和中国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共同的愿景:都致力于建立稳定和可预测的多边框架。巴基斯坦、智利、匈牙利等多国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对中国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表达由衷的视贺和真诚的谢意。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特别是近年来,对外开放的步代越来越快,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广。进博会就是中国 ,也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见证。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进一步见证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也可以让世界各国的发展成果在中国得到更好展示。
21.请将上面新闻报道的第一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间,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望百年风云,你能看到南湖船上的明灯,巍巍井冈山上的红旗,延河城头的抗日烽火;你能听到南昌起义的枪声,秋收起义的呐喊声……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2021年新年贺词中,有一个词语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这个词语就是“奋斗”。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新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不畏艰险,成就自己,建设祖国,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思考、感悟,以“接续奋斗,砥砺成长”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长沙市一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九)语文参考答案
1. D(马塞尔·达内西认同表情符号通用性下降,“我们无法将其意义标准化或者加以控制”是他认为“表情符号”通用性下降无可避免的原因。)
2. D(横线处的句子应该是对加拿大语言学家格雷琴·麦卡洛克所说的话的概括。这段话以时间为推进,分别陈述了从古典和中世纪到二十世纪现代派作家,用文本呈现意识状态这一过程的不断发展。)
3. C(通过采访我们可以知道,《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所提到表情符号通用性引述了两种现象,其一是表情符号产生了歧义;其二是表情符号可定制化的出现。而C选项只能表明表情符号使用的空间在扩大。)
4.材料一通过与文字交流(书写)比较,侧重于谈“表情符号”的特点(或优势),(1分)从而回答网络互动为什么需要表情符号;(1分)材料二则侧重于探讨“表情符号”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分)以及如何看待这些问题。(1分)
5.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记者的每次发问,指向明确,所提出的问题切实地抓住了“表情符号”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2分)表达逻辑清晰,经过层层递进的推演,自然发问。比如记者提出“你是如何看待表情符号的通用性下降这一现象的?”之前,首先提出表情符号的用途,再提到与之相反的现象,最后自然得出了这一问题。(2分)善于追问,将话题引向深入。关于“表情符号”通用性下降这一现象 ,在记者先提出其产生歧义后,再次用“表情符号可定制化”这一现象进行追问,提出“是否违背表情符号的初衷”这一问题,使话题走向深入。(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切合材料,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6.D(本文的主旨是表现军民之间、同志之间的鱼水深情和革命情谊,选项中“更预示'我’一定能找到部队,表现出抗战必胜的信念’”的“更”表明与前一句是递进关系,是文章强调的重点,而这偏离了本文想要表达的重点。)
7.B(文章是通过“我”的视角即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这能够表现出老人与伤员的言行笑貌,但不能表现出“我”自己的笑貌。)
8.老练果断。他随时关注鬼子的动向,一有紧急情况便带领伤员迅疾转移,表现出果敢决断。爱兵如子(关爱子弟兵)。他操心伤员的安全,心疼伤员的伤情,毫不在意伤员对他的态度,都表现出他对八路军战士深切的关爱。经验丰富。他根据水的声音,就知道水一时半会儿退不下去,显出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性格特征、有阐述,给2分,任答两点即可)
9.线索巧妙。文章以“我”和青年在躲避中对待彼此的态度为主线来叙事(或:以“同志”这个称谓的解密为线索),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以小见大,构思巧妙。选取抗战期间敌后斗争生活的一个片断(或:“我”在追赶大部队的过程中被洪水阻隔在一个荒僻山村里的遭遇),表现出“军民鱼水情深和同志之间的革命情意”的深刻主题。层层蓄势,人物命运扣人心弦。开始没有交代各人的身份,使之相互猜疑,而后撤中一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故事如何发展,三人生命如何,时时扣动着读者的心弦。(每点有观点、有阐述,2分,共6分)
10. B(原句为“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儿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11. A(“刊于卷首”错,应是“刊于卷末”。)
12. C(“因为想尽己所能,帮助丈夫多收集到心仪的典籍”错,是因为想存起来作为副本,不用担心损污书籍,以能够自在适意地读书。)
13. (1)(赵明诚)出仕做官,就立下即使节衣缩食,也要游遍遥远偏僻的地方,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来的志向。(关键词: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各1分;句意1分)
(2)有时(谁)对书籍稍有染污损坏,一定会惩戒并责令那人擦拭干净并涂改复原,不再像过去那样平和了。(关键词:或,少,坦夷,各1分;句意1分)
14. 睹物思人,悼念亡夫;丢失大量来之不易的文物,心痛不已:悟有无相伴聚散相随,聊以自慰。(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3分)
15.B(此处表现的诗人情感不是哀愁,而是对如此娇嫩的樱桃的珍爱。)
16. “金盘玉箸无消息”承预联对当年皇帝赐樱桃的回忆,表达此时远离朝廷的伤感与思念,表现诗人对皇朝的忠心。“尝新”呼应首联今日村民赠樱桃一事,表达诗人尝樱的喜悦和对村民的感激之情。“任转蓬”表达此刻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之情,暗含忧时伤乱之感。(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17.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3)杨花落尽子规啼 又闻子规啼夜月
18.甲处:“万物”为两个短语的主语,所以放在前面。乙处:“然后”与后文“直至”呼应,“一点一点”与前文“一寸一寸”呼应。)
19. D(句中顿号改逗号,因为“觅食”“嬉戏”为动词谓语,如果两个动词并列作谓语接同一个宾语时,中间用顿号。
2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河比作胸前的绸带和大地的血脉,(1分)同时又运用拟人手法,将村庄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河的曲折蜿蜒,表现了小河给村庄带来的蓬勃生机。(1分)
21.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1分)于2020年1月4日在上海举行。(1分)这次进博会规模庞大,(1分)充分显示了中国抗疫取得的成果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2分)
(作答本题首先应清楚新闻报道共有几句话,然后明确每句话强调的重点,把意思相同的部分进行合并,最后筛选关键信息即可。本段文字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第二句话主要介绍的是本届进博会的规模之大,第三句话强调了本届进博会在疫情背景下成功举办的意义。考生据此进行归纳整合,即可得出答案,注意字数要求。)
22.进博会得到了多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更在对外开放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
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第处为段首句,领起下面的内容,结合下文的多国领导人身份及讲话内容,可以得出答案关键词“众多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第处从句间关系看,应填入一个表达递进关系的句子,结合后文内容可以明确关键词为“对外开放的步伐”;第处要求填入的是一个短语,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本段的核心词是“对外开放”,又由后文“这个平台”推出第处应包含“平台”这个关键词。)
23.略
[参考译文]
以上《金石录》三十卷是谁的著作呢?是先夫赵德甫所撰的。上自三代,下至五代之末,这些见之于金石镂刻的文字共二千卷,都校正了错字异文,进行了汰选和品评,上足以合乎圣人的道德标准,下能够订正史官的错误,这里都记载了,可谓内容丰富。
我在建中辛巳年间,嫁到了赵家。当时先父在做礼部员外郎,丞相公公在做吏部侍郎,我夫赵明诚当年二十一岁,还在太学当学生。赵、李两家都是寒族,向来清贫简朴。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出去,把衣服押在当铺里,取五百铜钱,走进大相国寺,购买碑文回到家中,(我们)面对面地坐着展玩碑文,自己觉得很像远古时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样自由和快乐)。两年之后,(赵明诚)出仕做官,就立下了即使节衣缩食,也要游遍遥远偏僻的地方,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来的志向。曾记得崇宁年间,有一个人拿来一幅南唐徐熙所画的《牡丹图》,要二十万钱才肯卖。当时即使是贵家子弟,也怎能轻易筹备到二十万钱呢?我们把它留了两夜,终于因为想不出法子而还给了他。夫妇俩为此惋惜怅惘了好几天。
后来(我们)回乡闲居了十年,多方谋求,衣食富足有余。(明诚)接连做了两郡(莱州和辎州)的太守,竭尽他的全部薪俸来刻写书籍。每得一本,我们就一起校勘,整理成集,题上书名。我天性博闻强记,每次吃完饭,(和明诚)坐在归来堂上烹茶,指着堆积的书史,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决定胜负,作为饮茶的先后。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把茶倾洒在怀中,反而饮不到一口而站起来(加以清理)。甘心老死在此!所以我们虽处于忧患贫穷之中,但志向从没有改变过。
收书的任务既已完成,就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把大橱登记上甲乙字样,放置书册。如需讲读,就在簿子上登记,然后拿取钥匙开橱取书。有时(谁)对书籍稍有染污损坏,一定会惩戒并责令那人擦拭干净并涂改复原,不再像过去那样平和了。收藏书籍本为寻求适意,如今反而弄得紧张不安。我性子实在忍耐不住,就想办法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绣有文彩的衣裳,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首饰,室内没有镀金刺绣的家具。遇到诸子百家的书籍,只要字不残缺、版本不假的,就马上买下,储存起来作为副本。于是罗列在几案上,堆积在枕席间,(我们)心意相通,看一眼便心领神会,这种乐趣远远在声色犬马之上。
建炎元年春三月,(明诚)南下为太夫人奔丧。十二月,金兵攻下青州,十几间房屋里收藏的所有东西,都化为了灰烬。
建炎二年秋九月,明诚被起用任职建康府知府,三年春三月被罢官。夏五月,到池阳,皇帝有旨任命他为湖州知府,需上殿朝见。于是我们把家暂时安置在池阳,他一人奉旨入朝。七月底,来信告知已卧病在床。我又惊又怕,于是乘船东下,一昼夜赶了三百里路。到达以后,他已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八月十八日,(他)便无法再起床,取笔做诗而命终。
今天无意间翻阅这本《金石录》,好像见到了死去的亲人。于是又想起明诚在东莱静治堂上,把它刚刚装订成册,插以芸签,束以缥带,每十卷作一帙。现在他的手迹依旧如新,可是墓前的树木已要两手合抱了,悲伤啊!从前梁元帝萧绎在都城江陵陷落的时候,不痛惜国家的灭亡而去焚毁收藏的书画;隋炀帝杨广在江都遭到覆灭,不悲伤自已死去却在死后把唐人载去的图书重新夺回来。难道人性所专注的东西,能够逾越生死而念念不忘吗?或者上天认为我资质菲薄,不足以享有这些珍奇的物件吗?抑或明诚死而有知,对这些东西还在小心爱惜,不肯(让它们)留在人间吗?为什么得来如此艰难而失去又是如此容易?然而有有就必定有无,有聚就必定有散,这是人间的常理。因此我以诚挚之心记述这本书的始末,也是想作为对后世爱好古物的博雅之士的一点鉴戒。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