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挣钱,就是神经病

一个37岁的下岗工人,和母亲住在一栋破旧的公寓里。母子俩经营着一家报刊亭。每天他准时去取报纸,然后坐在报刊亭旁守上一天。日子就这样百无聊赖的过着,没有一丝波澜。他经常坐在椅子上,数马路上经过几辆汽车,几辆自行车,几个孩子。

有一天,他刚取了报纸走到路边,一辆大卡车经过,差点撞上他。卡车开走后,他发现了一把小提琴,从卡车上掉下来的小提琴。

他在路口挂了失物招领,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来认领。他把小提琴拿到琴行想卖掉。琴行的工作人员用小提琴拉了一支曲子后说,这把小提琴不错,值5千元,不过,琴行只卖琴不收琴。工作人员拉琴时,他被迷住了。他想不到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提琴居然可以发出如此动人心弦的声音。正好,报刊亭不远处就是少年宫,很多孩子都在那里学小提琴,他也想去学。

少年宫里学琴的都是孩子,成人学琴他是第一个。报名处的工作人员和老师都不理解,觉得他应该去学点有用的,能赚钱的东西而不是学小提琴。他说他就想学小提琴。由于没有一点儿基础,老师教的东西他听不懂,孩子们都嘲笑他,老师也直摇头。他让老师告诉他1、2、3、4、5、6、7在哪儿,回去后,每天练习。

乐器就是这样,初学者怎么摆弄发出的声音怎么难听。刚开始,左邻右舍对他拉琴是嘲讽,后来是谩骂,最后堵到他家门口诅咒他。邻居还报了警,让警察把他给抓走。他母亲也说,你找份工作,踏踏实实上班赚钱,再找个媳妇结婚生个孩子多好,整天拉这没用的东西干嘛?他说,我就想拉琴。

为了不扰民,他在出音孔上做了手脚,这样,无论他怎么拉都不出声,就不会再引起公愤了。报刊亭隔壁卖瓷器的男人说他脑子不正常,男人媳妇却说:“我倒挺佩服他的,他敢玩我们这个阶层不敢玩的东西。”

原来单位的领导找到他,说自己谈下来一笔订单,生产穿衣服的娃娃,让他回去上班。母亲特别高兴,下岗这么久,儿子终于又有工作了。

一上班就赶工,没日没夜的赶,人都快累趴下了,站着都能睡着。他根本就没有时间练琴。赶完两批工后,他对领导说,我不干了。说完这句话,他那张面无表情麻木的脸上突然绽放出了笑容,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在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母亲听说他辞了工作,气极了。卖瓷器的男人听说他辞了工作,直接找到居委会,说他肯定有神经病,应该带他去精神病院看看。说别人都在拼命赚钱,他倒好,放着挣钱的工作不做,辞了,去拉什么“julijuli”的东西。人家拉那个东西是靠它吃饭,孩子拉那个东西,是为了考试加分,他拉那个东西干嘛?一分钱不挣,可他偏要去拉,这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

居委会的人把他骗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他没什么问题。卖瓷器的男人不死心,继续怂恿居委会的人为他做进一步检查。精神科的医生问他为什么要拉小提琴?他说喜欢,我就喜欢拉小提琴。我没病,我就是想拉小提琴。医生说,那你拉小提琴给大家听吧。他站在大厅里开始拉。医院里的精神病人都听呆了,有人感动得泪流满面。一曲结束,大家全都鼓起掌来。连他的老师听了他的演奏都流出了眼泪。

老师说:“刚才听了你的琴声,你拉得有进步。在这一批学生中,你是拉的最认真的。拉琴累吗?没想到你能一直坚持。其实,你倒是可以学一些管用的东西。”他回答:“累。我知道我不是这块料,可是,拉了心里会舒服些。我再学什么都是卖力气,活到这个年纪,都是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干自己想做的事儿,这还是头一回。”

他依然每天拉琴,不过,随着他的琴声越来越优美,接受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大家看他的眼神酸酸的,但那酸是为自己,为自己不敢去挑战自己喜欢的事儿而留下的遗憾。

这个故事源自于电影《大卡车上掉下来的小提琴》。

看这部电影水滴很有感触,因为水滴学古筝的地方也是孩子多,成人少。孩子们看到水滴学古筝也觉得很好玩。因为她们学,是为了考级,水滴可不需要考级,水滴是喜欢。水滴的父母和朋友们也不理解,觉得学这东西没啥用,学它干嘛?不顶吃不顶喝的。水滴一笑了之,自己弹自己美就得了,不理解的人没必要一定让他们理解。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喜欢的东西,只不过很多人不敢表露出来,不敢去做。为什么呢?怕!怕什么呢?怕别人笑话,怕别人说自己不好好挣钱,整没用的东西。水滴跟电影中的下岗工人一样,活了几十年活明白了,不需要为别人而活,更不需要在别人的舌头根子底下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无论遭受多少批评、打击都坚持做下去,不为别的,只因为喜欢。

挣钱是为了生活,生活却不仅仅只有挣钱,千万别把挣钱当成了生活的全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