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讲课才能让学生全程专注能量满满

上一篇重点分析了行课过程中学员能量流失的几个主要原因,本篇从正面阐述一下,在课程设计中如何做好学员的“心力”管理,我会给出三个建议,一个期待。

想来想去,这里还是先引用了培训课程中经典成就香槟塔模型说一下行课结构,具体介绍一下。

我们知道,倒香槟的时候我们要从最顶一层倒,只有最顶层倒满才会溢到第二层,满了以后到第三层……

我们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只有先调整好了信念,才有动力学习接下来的知识,知识学懂了才能转化为技能去运用,技能掌握熟练了,才会有最终的成就感。

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香槟的流动旅程,给几个心力管理的实用方法。


一、开课之初亮出清晰可达的课程目标

(目标设定的SMAR原则,仅供拓展参考)

想做好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当知识本身对于学生未知的时候,直接用学会知识作为目标是不性感的,比如,一个人从来没学过勾股定理,你跟他说,你学完这节课之后就会勾股定理了,他心里会反问:勾股定理是啥,学会能脱单吗?

因此课程目标往往要嫁接到学习成果的使用场景上,比如功利一点的,本节所学的知识期中考试会考30分,大家自己决定要不要听哈。或者偏趣味一些,大家想知道双色球的中奖概率是多少吗?这节课讲完你就会算了,到时候自己决定还要不要买。

没有人愿意改变,除非这种改变能给他带来利益或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另外,目标需要具体,不要笼统,比如“相信大家学完这节课一定能提升做几何大题的准确率”,几何大题不只一类,您说的是哪类大题?提高的具体程度是多少,10%还是20%?当这些目标不明确的时候,所带来的动力也是不足的。

好的课程目标标准:实用、具体、可衡量。


二、行课之中采用可视化为主的多感官刺激

目前多数课程的课程原始资料都是文字,从文字解码成语义再转化为可理解的知识是一个大脑多方协调的综合结果,每个人做解码的偏好不同,比如有的倾向于视觉,有的倾向于听觉,有的倾向于触觉。研究发现,视觉偏好者所占比例最高,因此在班教的课堂上,主张尽量用可视化呈现。

什么是可视化呢?举个关系可视化的例子,在生涯规划当中,我们想诊断一下当下的职业健康度,有一个理论,我尽量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一份工作的健康程度,主要由三个指标来衡量——兴趣、能力、价值。兴趣体现的是我们愿不愿意做,能力体现的是能不能做好,价值体现的是做完有没有收获感。能在三个维度上都达到高分职业健康度就很高,而实际上,对大多数人三个维度很难都健康,要么没兴趣,要么能力缺失,要么价值感太低,直接的症状就是我们的情绪,当兴趣不足时就会体现为厌倦,做起来没动力,想抗拒;当能力缺失时就会体现为焦虑,担心做不好惴惴不安;当价值感不足时就会体现为失落,即使事情做好了心里也会感觉委屈或者空虚。根据症状对症下药,修补好出问题的那个维度,才能在职场中健康前行。

不知道大家读完是否能立即GET到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你听懂了,是否能够在头脑中记忆很长时间或者不走样地讲给别人听。

实际上,这部分知识有一个对应的模型叫三叶草,大家看一下可视化做的是不是很到位。

(古典老师生涯三叶草模型)

相信你一定能在图中找到完美工作在哪里了吧!模型能力是课程研发需要具备的高阶能力,像这个模型就是用平衡轮的元模型加上具体内容加工而来的。

这样做对心力管理有什么好处呢?答案是降低心力损耗!

大量的陈述性文字频繁刺激左脑,左脑不停地进行语义分析,很容易进入疲劳状态,用可视化的图像、视频、图表会将很多隐藏在文字里的信息具象呈现出来,降低认知负荷,同时产生一定积极心理暗示——原来这个知识不难!

可视化除了关系可视化,还包括场景可视化,过程可视化,后续文章陆续分享给大家。


三、训练过程设立游戏化奖惩机制

在一个多人的课堂上,始终会有一些人处于沉寂状态,不举手不发言不参与,而这部分学员通常学习动力不足,效果也不好。而多人课堂上,一个老师也很难辐射到每位同学,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活动设计融入。

常见的就是分小组PK,小组里选出组长,每个组员有不同分工,大家彼此间可以相互协助,于是在一个小范围内每个人都大概率能被调动起来。

记得上高中时,老师喜欢早上让大家背古文,这个可是全班最最紧张的时刻,因为老师设立了一个“连坐”制度,一个同学没背下来,一整列同学都要被罚抄,因为不好意思拖累其他无辜同学,所以平时即使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在这件事情上也是格外上心的。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把游戏的奖惩机制做得更刺激更有激励性,大家可自行发挥。

当一个人在群体里有了身份和责任,就能出于责任感激发出向上的力量,因为处在群体之中,群体意见的裹挟和节奏的带动,会让一个人甘愿走出舒适圈来换取群体的认可。


除了以上三个建议,还有一个小期待,为什么是期待不是建议呢?因为这一点可能不适用于每一堂课,也不适用于每一位老师,就是在完课之时,做完总结后,“链接普世道理,放大课堂价值”

前两天网上热传国科大曹则贤教授的一堂“学不分科”讲座,他能够从金属断裂的科学原理联想到诺贝尔文字奖得主的诗歌,从科学的角度诠释“维持人际关系的动力学基础”,精彩至极。

在圣人眼里,世界永远是简单的,因为他们的视角更加底层,好的老师也一样,能够用最少的原理来解释这个世界,课堂中艰深难懂的知识如果能够跟生活中的普通原理相碰撞,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咱们不是圣人,做到这一点也很难,但可以从小处入手,给学生提供一些正能量。

近几年这个图比较出名,常常用来鼓励大家每天进步一点点,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个很难执行,因为很难衡量,也很难坚持,所以常常被质疑。在给孩子讲到银行利息运算时,有的老师会选择讲给学生。

这张图之所以有很强大的力量,是因为它告诉了我们复利的强大,虽然我们没办法坚持每天进步1%,但它告诉我们,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应该选择做那些有时间复利的事情。比如医生、老师,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你会越来越专业,今天休息一下,昨天依然可以在原有储备的基础上成长进步。

相比追求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虽然我十分嫉妒)来说,让自己处在一个有时间复利的赛道上踏实积累,厚积薄发要来的明智得多,因为前者多少带着投机,而后者才是正经的人生投资。后者可以帮助你抵御时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迁,你那个小数点前的“1”一直在,且会稳定地越滚越大,而如果选择投机,当外在的加持消失,无论多大的数字都可能瞬间归“0”。

一个人无论年纪多大,愿意当学生就意味着心中有梦。人生本无意义,是梦想让生命从荒芜的沙漠中长出丰美的水草。梦想是最好的“心力”发电站,老师有时候是造梦机,有时候是梦想的守护者,时而告诉你人生有诸多可能,时而提醒你要走正确的路。

到此为止,心力有关的三篇都已经更新完了,大家还想听点儿啥,可以留言告诉我,尽力满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