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哥窑新论之十五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梳理一下元、明两代有关官窑、哥窑资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所谓“哥窑”有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与官窑相近的一种有着“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特征的哥窑,另一个是源自“章生一”、有着“浅白断纹”的龙泉哥窑。尤其是在当下,五大名窑中,围绕哥窑的“迷雾”最浓,往往让研究者都如坠五里雾中,其主要原因是常常把两个维度上的东西搅在一起,就造成了“想也想不明白,说也说不明白”的现象。两个维度指时间维度和地域维度,时间维度是指哥窑诞生的时间,有“北宋说”“南宋说”“元代说”;地域维度指哥窑的诞生地,有“汴京说”“杭州说”“处州说”。如果把两个维度交叉混合,就容易理不清头绪。如果全部按照两个系统去梳理,可以更为简洁地理解为:一个是“金丝铁线”系统,哥窑是官窑的伴生物,“传世哥窑”在这个系统中;另一个是“浅白断纹”系统,“哥窑”是龙泉窑伴生物,黑胎龙泉在这个系统中。

二是元朝末年,宋官窑、哥窑瓷器已经难得一见。元末的孔齐是在论述“窑器不足珍”时提到曾买过一件“哥哥洞”窑的器物,而且还不太确定其新老。明朝的曹昭和高濂都是把官窑、哥窑作为名贵瓷器介绍的,在其文中都隐含着这两种器物都珍贵、稀少的意思。这更给我们以启示,要珍惜每一件像官窑、哥窑一样的古代艺术品,因为其诞生也珍稀,其流传更艰难呀!

三是宋元时期中国瓷器生产的规模非常庞大,我们现在所见,包括窑址、实物、文献在内,都只是冰山之一角。据研究推测,仅窑口在两宋期间,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就数以千计。瓷器的品种也丰富多彩,有些器型我们今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甚至是难以想象的。仅《遵生八笺》所记官窑、哥窑器型就近90种,下面仅举其所述哥窑上品为证。

又如葱管脚鼎炉、环耳汝炉、小竹节云板脚炉、冲耳牛奶足小炉、戟耳彝炉、盘口束腰桶肚大瓶、子一觚、立戈觚、周之小环觚、素觚、纸槌瓶、胆瓶、双耳匙箸瓶、笔筒、笔格、元葵笔洗、桶样大洗、瓮肚盂钵、二种水中丞、二色双桃水注、立瓜、卧瓜、卧茄水注、扁浅盘口橐盘、方印色池、四入角委角印色池、有纹图书戟耳彝炉、小方蓍草瓶、小制汉壶、竹节段壁瓶,凡此皆官哥之上乘品也。

这再一次警示今人,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物,一定要谦虚、谦虚,再谦虚。

四是在元明时期,真正的瓷器收藏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孔齐在经历了一番“辨假识真”后得出结论:“予然后知定器、官窑等物皆不足为珍玩也。所可真者,是美玉为然。”这非常符合历史实际,因为即使到瓷器历史地位很高的明清时期,金、玉一直是所谓的珍宝,瓷器只有个别品种受到少数人的追捧,社会收藏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这种现状直接影响对瓷器鉴定的科学性。

五是曹昭和高濂的记载更有价值。这两位一位生活在明初,一位生活在明晚,都具有家学深厚、刻苦钻研的特征,而且他俩都很可能上手过很多器物,所以,“其言可信”。这两位是哥窑“金丝铁线”系统的主张者,再较之今天的实物与研究成果,他们的意见更符合“历史的真实”,也是对哥窑的真正尊重。从孔齐的叙述中可以推测,他很可能没有上手过“金丝铁线”系统的哥窑,只不过在其文中出现了“哥哥洞窑”和“哥哥窑”两个概念。而明中叶的陆深是实锤地记载了“浅白断纹”系统哥窑的一个传说,而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窑址挖掘出土器物的增多,“浅白断纹”系统哥窑确凿指向是龙泉黑胎瓷器。

图15:南宋—元官窑灰青牡丹式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片来自网络)

图16:宋哥窑圆口盘,现藏上海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微信号:liuguochenwx.刘国臣  河北承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