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幅劲健大楷对联,霸气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

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1米,苍劲雄伟,是其代表作。

华世奎是个倔强的老头,他16岁时得中秀才。19岁时中举人由内阁中书考入军机处,荐升为领班章京。1911年奕劻组亲贵内阁,又被升任清内阁阁丞。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时,升正二品。“百日维新”后,以省亲为名弃官隐居天津,在意租界购置房产,以清朝遗老自居,自号“北海逸民”,终生不剪辫子,不用民国年号,不再入仕,不再参与政事,惟以诗文、书法自娱。

华世奎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和探索,将苏东坡的巧结构和篆隶的笔法与颜的拙字相结合,形成了拙巧相间的“华体”书法;而且在理论上总结出了富于自己个性内涵的六种笔法,即“提、按、顿、挫、内颤、外颤”。他为人写了许多牌匾和碑记、墓志铭等,在天津留下了不少可资纪念的文物。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很凝重舒放,晚年更加苍劲挺拔。

华世奎大楷对联

图文来自书法网

(0)

相关推荐

  • 《晗墨华章 乾宁文化》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编者的话] 天津翰林苑,华世奎先生再传弟子.书画鉴定家孙国胜先生,近二十余年来,笃志于津沽乡贤文化的挖掘,情感于华世奎先生的书法收藏,着手研究华世奎先生的书法文化,传习华世奎先生的书法学习,取得显著 ...

  • 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华师奎

    编辑 清代后期被学兴盛馆阁体走向没落,而颜体书风则备受推崇,华世奎的颜楷为当时的文人所称赞,这是建立在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之上的,也可以说是馆阁体基础之上.华世奎作为清末民初的书法家,位居"天津 ...

  • 【索流】大字只学颜的华世奎,何能居“津门四大家”首位(附名作选粹)

    华世奎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 ...

  • 华世奎书法精品

    华世奎(1863-1942)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字启臣,号璧臣.思闇.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1864年生于天津老城厢东门里.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华世奎的书法,真.草.隶 ...

  • 27幅劲健大楷对联,看爽了!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 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 ...

  • 华世奎27幅劲健大楷对联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 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q ...

  • 27幅劲健大楷对联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 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q ...

  • 25幅劲健大楷对联,看爽了!

    111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 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 ...

  • 26幅劲健大楷对联!这字看着真舒服!

    .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 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 ...

  • 少林寺九大书法名碑,最后一幅人有名字霸气十足!

    书画圈 关注 1/9图."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是唐玄宗李隆基御书.

  • 退休老教师对联霸气了!谁看谁服气!

    咱们的人民教师退休后可没闲着,几副霸气对联送上! 1 上联:活着就是胜利 下联:喘气就是效益 横批:继续努力 2 上联:上班时是干活挣钱 下联:退休后是吃饭挣钱 横批:好好活着 3 上联:好好活,慢慢 ...

  • 华世奎大楷对联,劲健.霸气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 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q ...

  • 五一节老板出上联“士要翻身就得干”,想劝人加班,员工下联霸气|对联|关羽|张飞

    对联终究和其它古典文化不一样,在唐宋时期,它不如诗词那么受重视,往往被当作才子们平日里玩的一种文字游戏.但到了元.明.清,它则受到了很高的重视.到了现代,它的生命力也远超古典诗词,成为了咱们普通人都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