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怎样重读陆羽《茶经》?

一本如茶之绿色封面的220页新书《茶之基本》,静静地摆放在我的案头。

远处,还不时传来爆竹的炸响。从书卷中起身整理着思绪,这是大年初一的早晨。

迎着明媚的朝阳,脚踩一地的鞭炮碎屑,我呼吸着仍时隐时现在空中的烟火气,独自漫步在小区路上。对过年,我视若平常,因为自己早已过了那个盼着吃美食、穿新衣、拿压岁钱的孩提时代。

春节的欢乐氛围提醒我,应当感恩并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传统文化如此历史悠久又这样辉煌灿烂的古老国度。我们的确生逢盛世。

带来如新冠疫情等诸多艰难的鼠年已逝,被民众寄予厚望的牛年也如期而至。一边信步,我一边在思考着连日阅读后萦绕心头的一个问题:茶圣陆羽的《茶经》自诞生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拥有了20亿的饮茶人口,移动互联网冲击下不再愿意捧读纸质书籍成为普遍现象的时代,作为生长在茶叶发源地、全球茶叶大国如今为手机刷屏所累的我们,是否还需要向经典致敬、重温一下久远的《茶经》?

今年春节大假,为了防疫,政府号召“就地过年”,说白了就是最好宅家减少外出,那放完鞭炮该干啥好呢?总不能一天到晚酒肉满肠地吃了睡,睡了吃吧?

对广大茶人、茶客及爱读书的人而言,我觉得不如安坐家中,手捧一杯香茗,挑一本好书,细细品读。

当下饮茶之风大盛,各种茶文化书也大行其道。

何也?最根本的是: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运隆引发了茶业兴。

这里,有这样一组统计数字很能说明问题: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涉茶人口高达8000万,有6000万是茶农,产茶县超过1000个,而2020年中国茶叶农业产值已突破2500亿元,内销额接近3000亿元,出口额仍保持在20亿元以上。作为绿色产业,以茶为生、因茶致富的现象已经遍布中国各大产茶区,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茶产业助力全国337个国家级和百余个省级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

有了茶产业的支撑,茶文化也蓬勃发展,各种茶书层出不穷。但是,越来越多的茶友们则希望能有高质量的茶书进行阅读,以便深入了解我们世代相传至今的茶文化。于是有不少人,尤其是资深的茶人茶客把目光投向了陆羽的《茶经》。

先说几句在海内外茶界大名鼎鼎的陆羽。他生来不幸,婴儿时就被父母抛弃,幸为僧人收养长大,自求上进,并在庙里学会了泡茶喝茶。离开寺院后,陆羽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茶叶栽培与加工资料,终生嗜茶成瘾,精于茶道,并积累了丰富的品鉴经验。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决意将毕生所学留与后人的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呕心沥血,撰写了《茶经》这部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的茶叶专著,将平民百姓的家常茶饮之事升格为一种能扩展到登上大雅之堂,令全世界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都喜欢的文化,有力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扩散。

陆羽《茶经》共分三卷十节,从茶的起源历史、外形内质、功效作用、采茶制茶的工具,茶叶种类、茶叶分类、采制方法、煮茶饮茶的器皿,到饮茶的风俗,茶的故事、茶叶产地和药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等,可谓应谈尽谈,因而被后世尊为“茶圣”。不过,流传后世的《茶经》版本和注释专著很多,内中不乏历代断句、传抄、翻刻与理解上的错误,难免有以讹传讹现象的存在。

更有甚者,陆羽《茶经》作为一部专业茶学著作,书中有许多专有名词及术语,平常人不易读懂。尽管历代有了许多专家的注解,即使如我这样有硕士学位的人读起来仍然十分吃力。就是因为书中有很多生僻字,再加上一些专业晦涩的茶学术语,所以令后人很是费解。

然而有幸,现在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著名茶文化专家周重林最近刚出版了一部新的注解陆羽《茶经》的《茶之基本》,甫一上市,就在茶界引起了好评与热议,有多位茶界人士一次就数百、上千册地购买。来自武夷山的一位茶友何文明先生说:“今天趁着春节放假第一天,一大早就重新通读一遍,再次感受到一个茶学大家为我们带来的文字力量和精神财富,其中的点睛之笔真的是非常多。”他表示,一定要购买一本放在手边经常翻阅,好比是一泡好茶,可以天天慢品。

记得,去年11月份时,我去周重林那里茶叙,他将还在修改的书稿给我浏览,我还用手机为其拍了照,有图为证。我当时就笑着对他说:“这将是你继《茶叶战争》之后的第二本力作。”

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他的茶文化研究,也读了他许多的有关茶文化著作。前些年在读完他的《茶叶战争》时,我就得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虽然周重林一非博士,二非教授,但这确实是一部用不亚于学者做学问的功夫写就的力作。而今天,他解读著名的陆羽《茶经》之《茶之基本》,在我看来,也同样体现了做学问的厚重功力。

2021年元月的一天,我再去周重林那里喝茶,恰好赶上《茶之基本》首批新书到货,于是,自然成了第一批读者。

说实话,作为一个喜爱普洱茶的老茶客,我是怀着双重敬意在阅读本书的。第一重是对被国内外茶界茶人奉为“茶典”的陆羽《茶经》之敬意,第二重是对周重林写此书时“怀着为往圣继绝学的强烈使命感”与其严谨治学态度的敬意。

自拿到本书后,我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地阅读,直到春节才终于读完。

纵观《茶之基本》一书,以我之拙见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堪称精品佳作。老话说:十年磨一剑。这本书写作的时间长达15年,参考了40多种《茶经》注释版本。如周重林所言:“诚恳地说,《茶之基本》是我写作历时最久、耗资最多,也最损精力的一本。首先读前辈的书就花了很长时间,又在各个版本中选出最恰当的某个字,最后再赋予这些表达当代的力量,这有效避免了个人狂妄与欺世盗名。”

的确,周重林所言不虚。我多次去看过他关于茶文化尤其是各种注解《茶经》的藏书,不仅有中国各地、各时代的版本,也还有重金从日本等国购得的古代版本,可谓博览群书而博采众长,并且逐字逐句地推敲考据,力求还原陆羽写作时的本意。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浙江农林大学老师潘城在读了《茶之基本》后叹道:“自己端来‘冷板凳’坐下,这对于一位不需要在大学研究所体系内完成科研工作量、不列入这个那个出版基金项目、不从属于通典大全全集编纂的个体作家来说,有理想主义,也有古典主义……需要很多的经验和很高的悟性,不只灵动精彩,作者给自己赋予了接通当代的使命。因此这也是茶界难得的一本‘才子书’。”

二是处处为读者着想。陆羽的《茶经》,愚以为,即便以今人的眼光看,也是一部茶学方面有较高水准的专业著作。只是其中一些茶学方面的专业术语,仍然令众人望而生畏,比如其中的“二之具”与“四之器”部分,有许多很不常见的生僻字,倘若不查《康熙字典》什么的,一般的汉语字典也罕有收录注解。但是,多年来写就了众多茶文化畅销书的周重林,胸怀读者,在《茶之基本》一书中,针对陆羽茶经中的许多生僻字,为了让大家好读易懂,他基本上在书里都对那些关键的生僻字加了拼音注释,让人读起来十分方便。而且在原文后的解说中,他还把自己多年来行走云南等地茶山的相关茶学知识融合进去,使古与今、理论与现实真正打通,让我们对《茶经》更容易理解,从而促进了陆羽茶思想的进一步普及。

三是旁征博引来解读。在解读陆羽《茶经》时,周重林为我们潜心提供了30多篇他个人的读书笔记。在这些笔记中,他几乎倾尽所学,把众多古代典籍中有关茶的论述尽可能地融于其中,以便于说明问题,为读者准确理解《茶经》原意提供更多的选项与思考。

我注意到,周重林在《茶之基本》里引用了《庄子》《周易》《尔雅》《晋书》《搜神记》《梦溪笔谈》《世说新语》《百川学海》等,大大拓宽了读者的知识面和视野。

四是坚持独立思考。在写作《茶之基本》书时,周重林信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作为后生晚辈,没有被诸多前辈大家的注解版本所吓到,摒弃人云亦云,还提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自己的观点。比如,陆羽《茶经》尽管带“经”字,但经他考证,这个《茶经》与古代被认为是“经”的那些著名古代典籍还不一样,不是那些个意义上的“经”。

对《茶经》中“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赞成以往前辈们校注时的断句,但通过以《周易》《晏子春秋》为证,而不认同其中一些专家对古代茶人的刻意拔高与对当下茶人的有意贬低。

他认为,喝茶既可简单,也可很复杂。受茶圣影响,周重林主张喝茶要追求修养,而讲究茶人修养的最好一个办法就是研读《茶经》,把喝茶当做一种人生修行。他明确说:“在唐代,陆羽的茶艺还是前卫艺术,但在现在,品茶艺术已经深入人心,重提陆羽,是重拾断了很久的茶雅传统。”

十年前就在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古代茶文化典籍导读课堂上,给学生讲过陆羽《茶经》的潘城博士对周重林解读《茶经》的《茶之基本》评论说:“我对陆羽和他的茶经已经很难‘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点周重林是有所突破的。他不是在开垦处女地,而是在面对一个茶文化领域最‘烂熟’的内容做出重新的审视。”

遥想茶风弥漫的宋代,“喝茶便雅”成为其时文人雅士的共识。当下社会,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山大,难免有不如意之事,许多人都心浮气躁,因此,不妨静下心来,泡上一壶香茗,认真细细地品读《茶经》,多培养些书香与沉静之气,于己于人皆大有裨益。

今天,如果你想脱去身上的俗气,提高自己的茶文化内涵和做人修养,那么,我还是强烈地建议你好好地、认真地读一读《茶经》。如果实在读不懂陆羽《茶经》原文,最好读一读周重林通俗解读版的《茶之基本》,定会让你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作者系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

内容: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维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张雪瑜 孙岱

(0)

相关推荐

  • 茶心禅味是人生

    茶水清润,有人喝出了欣悦,有人喝出了寂寞,有人喝出了诗意,有人喝出了禅味.茶心禅味,本是同根之花,枝叶相缠,盘根错节.人生若无一盏茶水相伴,犹如缺失一位善解人意的知己,少却了一份生活的滋味. 唐元和六 ...

  • 8折起预售|周重林重磅新书《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录》(留言送礼)

    为什么要写一本属于自己的<茶经>?动力是什么? 我的好朋友汪命说,像读书一样喝茶,有必喝之茶也有必读之书,是为<茶经>.正因为有大量像汪命一样既好茶又喜读书之人,我才觉得有再释 ...

  • 纳溪贡茶.等您回家之八:陆羽茶经赞纳茶

    作者:初旭 南北朝时期的旅行家郦道元以水道为纲,踏遍祖国名山大川,记述了1252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 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成就了<水经注>.同是旅行家的唐代陆羽,却以水道为纲,沿着水 ...

  • 陆羽茶交所每日一茗丨茶具之品茗杯

    品,品味也."茗"字,有茶的意思.因此,品茗杯即品茶.赏茶的杯子.同时,品茗杯也叫"洗茶品茗杯".既可品茶赏茶,观赏茶的汤色,也能用来洗茶.根据不同的材质,品茗 ...

  • 唐陆羽茶经全文及译文

    唐陆羽茶经全文及译文 <茶经>是唐代陆羽所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 ...

  • 陆羽《茶经》全篇欣赏

    陆羽<茶经>全篇欣赏 陆羽(约733-约804年),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zhù]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茶 ...

  • 紫雨轩书话:重读风物故事《武功绿英茶》

    2021年5月16日 晚6:33-8:04分,我在县新华书店续读经典散文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P23-P52页). 进店后我在书架上取下此书放到书桌上之前,经过书店大门口内右侧的&qu ...

  • 陆羽《茶经》流变史

    一.唐宋茶经流变史 在茶学史上,现存史料里,最早提及陆羽<茶经>的是唐代的皮日休,据他的说法,茶经共三卷:「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痟而去疠.」所言次第和今本< ...

  • 信阳饮茶习俗 人人皆有嗜茶之好|陆羽会好不好?陆羽会是什么?

    请认准陆羽会会员注册咨询网站www.luyuhui.net 信阳是名茶之乡,盛产白毫细嫩.汤色碧绿的上乘"信阳毛尖".信阳人茶文化--爱喝茶.会喝茶,茶喝得可谓尽心尽意而又家常至极 ...

  • 辞赋|湖北有什么?有茶有陆羽,一茶一世界...

    辞赋|湖北有什么?有茶有陆羽,一茶一世界,一赋一精神<茶经楼赋> 文/郭振斌 西湖添色,茶韵流芳.荟萃天门盛景,薪传陆羽华章.楼起九层以威震,气凌四域而形张.观其璇题皓饰,画彩雕梁.浮烟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