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谁还在意“善良”?
看理想
公众号“看理想”,探寻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8小时前
如果有一条“人性就是如此”的评论,你觉得它更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新闻事件的讨论中?
A.帮助手受伤但是马上要参加面试的陌生女生化妆。
B.不会游泳的小学生跳下水,为救落水的同伴而溺亡。
C.看见上司性骚扰同事,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选择拒绝作证。
D.明星与前任分手之后决定弃养代孕的孩子。
根据幼儿园小孩必背的《三字经》,A和B体现出的善良和无私才是人之本性,但根据全球畅销了近半世纪的《自私的基因》来看,C和D中体现出的自私才是人性的常态和本质。
从目前网上大多数的讨论来看,无论媒体多么想要传播和标榜人性的光辉和“正能量”,但人性自私论大概才是主流。
人性自私论不仅认为人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的,还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无私、利他的行为,即使是帮助他人也是出于对利己的回报的期待。并且,在《自私的基因》一书的影响下,对“利己”的定义已经从有利于自己肉身的生存,延伸到有利于个人基因和文化基因(meme)的延续。
确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用语中的真理。许多人深信达尔文认为进化的过程就是是优胜劣汰,认为赢得与其他物种和个体的竞争是任何物种或个体存活的首要条件,是适应环境的重要标志。
所以,过程中伤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总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每个人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谁也别期待谁会无私奉献。
与此同时,自私和残忍被看成是动物性、野蛮的体现,而与人为善、团结合作、平等正义被看成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需要后天学习的。
这套理论已经深深地融入现代文化当中,从学习到工作,从婚恋到育儿,从医疗到商业,无处不在。甚至,接受人性自私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正确”,利他、无私的行为和信仰反而常常被质疑,被扣上“虚伪”或“圣母”的帽子。
但是,人类和动物的天性就是自私的吗?我们只有通过后天的教化才能让我们学会帮助、合作,才会重视正义和道德吗?
01.
合作是天性
达尔文如果泉下有知,恐怕会因为被现代人对他的理论的曲解和利用而委屈地泪流满面。因为,他明明在文献里非常详细地记载了动物间的互助合作行为,并且认为能够更多合作的族群会生存地更好。
幸好,现代的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更好地记录动物中普遍存在的合作行为。
著名的灵长类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弗兰斯·德瓦尔(Frans de Wall)在TedTalk《动物的道德行为(Moral Behavior in Animals)》中展现了两段非常有趣的视频。在第一段视频里,两只黑猩猩必须通过合作拉绳子才能得到食品,虽然其中一只得到食物的欲望好像不太强烈,总是分心走神,但另一只黑猩猩会拍拍他,提醒他要一起拉这个绳子。
最后,即便另一只黑猩猩并不是很在意得到作为奖励的食物,也还是与同伴完成了合作。
大象也可以通过合作得到食物。瓦德尔的团队设计了一个机关,让大象必须通过共同拉绳子,才能得到食物;如果只有一只大象拉绳子,那么绳子就会消失,将无法得到食物。
结果,在没有训练的情况下,两只大象很快就完成了合作任务。并且,当一只大象先于另一只到达任务点的时候,先到的大象会停下等待同伴的到来后才一起拉绳子,这表明他们对合作的理解和期待是相当充分的。
人类的幼崽当然也具有很高的合作天赋。研究者在不同文化中都发现,18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具备了合作的能力(Brownell et al., 2006; Tomasello & Vaish, 2013)。他们不仅可以与陌生人共同合作来完成目标,还会在任务被打断时重新提醒合作者继续进行合作(Warneken & Tomasello, 2007)。
不过,生活中的例子往往比实验室的更惊艳。曾有一个国外家庭的监控拍到两个双胞胎婴儿协作爬出婴儿床的过程。看到连路都走不稳,话也不会说的小婴儿可以展现如此协调的合作能力,让人不禁惊叹人类“合作基因”之强大。
02.
“助人为乐”不需要“学”
不过,对于坚信人性自私论的人来说,合作也只是出于利己的目的,为了让自己或自己的族群可以活得更好而已。在他们看来,纯粹的助人为乐是不存在的,帮助他人是出于我们对回报的期待。
但是,人类的生活真的是这样吗?
前几天,B站上的大树君频道做了一个社会实验。一个假装自己是马上要参加面试但手臂骨折而无法给自己化妆的女生,向街上的陌生女孩求助,让她们帮自己化妆。结果,视频里的很多女孩都愿意停下来,花时间帮她化妆。在化妆之余,这些陌生女生还关心受伤女孩儿的伤势和生活,并提出加微信好友,让她在陌生城市多一个伴。
图片来源于B站“大树君频道”
如果说我们与任何人的关系都只是竞争,那这些女生为什么要花费自己的时间和人情,去帮助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女生变得更漂亮、更有竞争力呢?
也许在人性自私论支持者看来,人类帮助人类的行为仍然是为了同类基因更好的延续。但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我们常常在可以看见跨物种之间互助的视频。
比如,狗会帮助受伤的猫,海豚会帮助溺水的人类。并且,德国研究人员发现,18个月的人类婴儿和18个月的黑猩猩,会自发地为非同一物种的“他人”提供帮助(Warenken et al., 2007)。
图片来源于B站视频《10个难以置信的动物互帮互助的镜头》
更重要的是,动物(包括人类)是否愿意提供帮助不仅不取决于对方的物种,也不取决于自己是否会得到奖励。
在一个实验里(Horner et al., 2011),研究者让A和B两只黑猩猩关在相邻的两个笼子里,然后让黑猩猩A在绿色或者红色的代币中进行选择。红色代币表示只有自己可以吃到食物,绿色则代表自己和B都可以吃到食物。如果黑猩猩是自私的,并不关心同伴的福利,那么A应该进行随机选择,因为无论是选择红色代币还是绿色代币,它自己都可以吃到食物。
但实验中的7只黑猩猩(每只都换了3次同伴)全部都表现出了利他的行为,即使和自己的利益无关,它们也更倾向于选择绿色的代币,让另一只黑猩猩B也吃到食物。
并且,如果黑猩猩B做出一些动作来吸引选择代币的黑猩猩的注意力,那么这只黑猩猩就更有可能选择绿色的代币,但如果黑猩猩B对A施压(比如向A吐水),那么A选择绿色代币的次数就会下降。
人类的幼崽也非常乐于助人。研究表明,14—18个月左右的幼儿就可以在没有任何奖励也没有任何要求和训练的情况下对陌生人进行帮助,比如捡起掉在地上的笔;帮他们打开柜门等(Warneken et al., 2007; Warneken & Tomasello, 2006)。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助人行为不仅不依靠外界的奖励,奖励甚至会降低他们伸出援手的可能性(Warneken & Tomasello, 2008)。
蹒跚学步的孩子在帮助他人之后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满足感说明,也许助人为乐不是摆脱了动物性的体现,也不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成果,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甚至是一种原始的冲动和欲望。
03.
公平和正义也并不是人类的发明
在人性自私论的假设下,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要么是利己的——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我不利,所以我要追求公平;要么是文明特有的——在文明的教育下,人抑制了利己的野蛮性和兽性,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的福祉。
而正因为把公平和正义看成是人类文明特有的产物,所以我们会为追求公平和正义而感到骄傲。从《麦克白》到《水浒传》,从《秋菊打官司》到《复仇者联盟》,古今中外的人类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公平的渴望,以及享受正义得以伸张的快感。
但是,正如“助人为乐”并不是需要后天学习才能拥有的美德一样,公平和正义也不是人类社会的发明创造。
在上文提到的德瓦尔的TedTalk中,他展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录像:
在透明的两个笼子里,研究人员让猴子A和B用小石子换食物。但研究者故意只给猴子A黄瓜,而给B葡萄(与人类一样,猴子也更喜欢吃甜度高的食物)。猴子A第一次得到黄瓜的时候,它会很正常地接受并吃下去,但当他发现隔壁猴子B换到的是葡萄,并且自己每次都只能得到黄瓜的时候,A便进行抗议。它会把黄瓜扔向研究人员、拍打笼子、伸手试图去够那一盒葡萄。总之,A之后再也不能接受只是得到黄瓜的安排,因为这对它来说并不公平。
不出所料,这个研究在发表后收到了很多争议。德瓦尔说,曾有一个哲学家给他写信质疑这个结果,他认为动物是不可能对公平有所期待的,因为“公平”这个概念是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发明的。
但德瓦尔开玩笑地说,“猴子A的抗议就是猴子版的占领华尔街。”
其实,虽然我们不知道动物是不是也会有类似群起反抗的“革命运动”,但至少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表示抗议并不少见(Brosnan & de Waal, 2012)。
不过,这个实验中猴子A是遭到不公平对待的一方,所以它的反抗也许仍然可以被理解为自私使然。但是,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动物是会关心同伴的福祉的。比如,狨属猴会在没有回报的情况下,给并不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TA提供食物(Burkart et al., 2007);卷尾猴不仅愿意分享自己的一部分福利给同伴,还愿意在同伴得到比自己更多食物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做任务(Brosnan et al., 2010;Lakshminarayanan & Santos, 2008)。
即使,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得到更多好处的动物会为吃亏的一方打抱不平,但对他者福利的关心,是追求公平和正义的必要条件。
在关心他人的福利这一点上,人类有着远超其他族群的 “天赋”。人类的幼崽们不仅会如孔融让梨一样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他人,还会为了公平和他人的感受而改变自己学习到的社会规则。
比如有一系列研究发现,虽然幼儿园的孩子通常已经具备强烈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会根据这些刻板印象来选择玩伴(比如,只选择和女孩一起玩芭比娃娃,只选择和男生一起玩卡车玩具),但是如果研究人员提醒孩子说,这样的选择对落选的男孩/女孩不公平,会伤害到TA,那么这些幼儿园孩子大多都会改变自己之前更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选择,让男生一起来玩娃娃,或者让女生一起来玩卡车(Killen et al., 2001; Theimer et al., 2001)。
此外,最近大家还发现,幼儿园的孩子还会因为群组里他人受到了不平等对待而挑战群组的规范,即使他们自己并没有受到不公的待遇(Killen et al, 2018)。
无论是动物对不公正待遇的抗议,还是人类幼崽对他人公平福利待遇的关心,都体现了罗翔老师所说的,“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心中最深的渴望。”虽然这个渴望并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我们却需要文明来守护这个渴望。
尾声.
文明不等于摆脱动物性
德瓦尔在他的书(《The Age of Empathy: Nature's Lessons for a Kinder Society》)里写到,研究动物中存在的利他行为并不是因为对动物的天性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不是否认自私、暴力、压迫的存在,而是因为想要让大家不要忽略善良、无私、利他在我们天性中同样也有着重要的位置。
试想,生活在一个996被常态化;性别、阶级、种族歧视被合理化;教育不断被机械化;阶层也快速被固化的时代,我们怎么可能不意识到人性的自私,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弱肉强食”的力量呢?
电影《两天一夜》剧照,女工桑德拉面临可能被裁员的决定,她希望用两天一夜的时间,通过分别说服工友们给自己投票扭转结果,但投票给桑德拉意味着要失去1000欧元的奖金,这对于桑德拉以及其他工友来说,都是困难的抉择。
可是,一旦相信我们的天性只有自私和竞争,把无私和善良的都看成是后天的,那么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把文明和人类的天性对立起来的死局:彻底摆脱人类天性的文明社会,本质上一定是反人类的,所以我们应该要遵从天性,跟随自私、贪婪的欲望,让弱者在竞争中自生自灭,让社会进行自然选择,进化到下一个阶段。
但各种证据表明,也许人类与很多其他动物一样,是同时被利己和利他的动机所驱动的,只不过现代社会总让我们忽略甚至关闭其中的一个引擎,只用自私的欲望来发电。
但是,如果我们能如同感受贪婪和恐惧一样,去感受帮助他人、与人为善时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用魔法对抗魔法,用助人为乐的天性平衡自私自利的冲动;用对公平正义的渴望抵抗剥削压迫他人的欲望,进入一个仍然保有人性的更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