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开门七事都做姓​

 开门七事都做姓
曹 文
牛年新春,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前五大姓是:
李姓95,300,000人,占全国汉族人口7.94%;
王姓88,900,000人,占全国汉族人口7.41%;
张姓84,800,000人,占全国汉族人口7.07%;
刘姓64,600,000人,占全国汉族人口5.38%;
陈姓54,400,000人,占全国汉族人口 4.53%。
此外还有七小姓,百姓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字都可做姓氏。百姓是泛指,实际上姓有数千。陕西一村4000人姓第五,第一到第八都是姓。《百家姓》只收“第五”。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姓,柴姓百万,酱姓不足百人。《百家姓》只收柴和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进行过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20年11月1日到12月10日入户登记,2021年春开始陆续公布普查的主要数据。
一、柴姓
柴姓部分源于炎帝的姜姓,部分出自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高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柴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山西、河北多此姓。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柴姓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列195位,人口135万多人,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千分之一。
由柴氏改姓的有卢、林、张、潘、崔、殷、邱7姓 。因柴氏改的、别姓改的和原有的难以界分,只能大概齐说改了的比没改的还多,不能把这7姓总人数都算成柴姓后裔。
与柴近音的姓有差、才、材、财、采、蔡(七次普查姓氏榜45位)。
柴为开门七件事之首,自有其道理。虽然是唯一不能吃的,但古时是来源最广、用途最广、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就是形象写照。过去柴除了加工熟食,还用于取暖、照明、祭天、驱兽等。随着新能源的出现,柴的作用慢慢淡化。但柴姓不断繁衍壮大。
二、米姓
米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最早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本姓芈,后将芈字简化,改为同音字 “米”。芈是先秦时期的大姓,名人有芈月。当代汉族米姓的人口大约43万,为第二百一十位大姓姓氏。米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河北二省,大约占全国米姓总人口的31%,其次分布于重庆、河南、甘肃、山西、四川、山东,这六省市的米姓又集中了40%。湖南为米姓第一大省,大约占米姓总人口的18%。全国形成了以湘、渝、豫、冀为中心的分布区域。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米姓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列209位,人口不足全国汉族人口的千分之一。
与米近音的姓有麋、糜、縻、迷、祢、靡、弭、宓、密、费、秘。
谷去壳为米,是主食。神农氏种五谷稻、黍、稷、麦、菽。谷粒味美可口,天下人争相种之。炎帝在这里兴农事,知耕稼,种五谷,故为神农,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创始人。
在开门七件事中,米泛指粮食。现在粮食种类多了,加工手段多了,统称主食。不但米姓发展了,稻、黍、稷、麦、菽等姓也壮大了。
三、油姓
油姓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来源不可考。唐代已有望族,当代分布于山西、山东、安徽、河北、吉林、黑龙江、陕西、云南、台湾等省。其余省零星分布。民族除汉族外,僳僳等民族也有人以油为姓。
山东荷泽李村镇油楼村的油姓家族源于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后又从东明县胡庄油寨迁出的,他们两个村每年春节都有来往。当地县志有记载。上世纪70年代起一部分由荷泽迁往新疆定居,现已三代。
和油近音的姓有忧、优、攸、幽、鄾、游、尤(七次普查姓氏榜166位)、犹、猷、由、邮、酉、有、友、羑、牖、右、宥、又。 
油虽非主食,但能使食品提高档次。油的传热作用使菜肴呈现出鲜嫩或酥脆的特点。油脂可以使菜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泽。脂肪渗透至原料的组织内部,不仅改善了菜肴的风味,并且补充了营养。油促使原料很快成熟,使菜肴外焦里嫩色鲜、香脆滑润可口。
在开门七件事中,油特指动植物脂肪,泛指各类肉食和菜肴。油的种类丰富了,用法多样了。油姓并无多大发展,远不及上列近音姓的人数多。
四、盐姓
春秋时期的赖国,是周武王之弟叔颖所建,为当时的一个侯爵之国。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之后,赖国子孙逃难受一盐商救济,为感谢他的救助,而开始了盐姓。
另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子的人,非常善于制盐。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制盐,结果制盐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就赐他盐姓,后人们以其从事的职业而承袭了盐姓,于是盐姓的家族又多了一支。
今上海,广西灌阳,四川成都,山西太原、大同、忻州、朔州等地均有分布。
盐的繁体字是鹽,和盐近音的姓有焉、鄢、燕、淹、烟、咽、傿、颜(七次普查姓氏榜110位)、言、炎、研、严、延、阎、兗、剡、偃、匽、奄、掩、衍、晏、彦、砚。
盐在五味中压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盐对鲜味物质有提鲜作用,菜肴中不放盐或盐放得少,吃起来就无味。鸡、鸭、肉、鱼、虾、青笋和黄瓜等,腌去部分水分可以确保原料的味道。把食物原料洗净,切成片或块等形状,在上面撒上一些盐可短期内保鲜,还可杀菌防腐。
吃盐的人多,姓盐的人少。盐姓也无多大发展,远不及上列近音姓的人数多。
五、酱姓
分布在我国台湾省、云、贵、川、鄂、豫等地区,分属汉、苗、侗、白4个民族。仔细一找,竟然找出这么多的“酱”,让人看了瞠目结舌。湖北省随州市有两个同名同姓者——
酱豆腐,一个1983年出生,一个1985年出生,两人出自同一个村,估计“酱豆腐”在当地是道“名小菜”。
酱姓比盐姓还要稀少,也是最难找的。。酱姓不足百人,是一个制酱油很出色的人改姓的。在一次调查活动中,通过坚持不懈的寻找,最后才找到了14个人,六男八女,而且有趣的是,即便这么稀有的姓,还是有人重名了。 
酱的繁体字是醬,和酱近音的姓有姜、将、江、疆、薑、姜(七次普查姓氏榜61位)蒋、匠、降、绛。
酱还衍生出酱油。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在红烧菜,酱、卤等菜肴中有着色作用。又有定成味、增鲜味、添香和除腥解腻作用。
酱和酱油用途广泛,酱姓分布不广。
六、醋姓 
我国陕西扶风、四川成都、台湾等地有醋姓,其中扶风浪店村的醋姓人数最多。 
《百家姓》中没有醋姓的记载,不过地名志还是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扶风县地名志》载:“浪店村村东约半公里有汉班固墓。元大德年间,祖先本姓祖犯罪被逐,流浪在外。后来改姓醋而归,开店为生,故名。”
冷僻的姓氏,成因大致有三:一是与民族融合有关系,少数民族改姓。二是古代有的人为躲避追杀,隐姓埋名,取一个相近的音,创造一个姓。三是原来的姓氏字体比较复杂或不够吉利,后来简化优化了。
与醋近音的姓有寸、初、出、掳、鉏、除、刍、厨、褚、楮、储、楚(七次普查姓氏榜276位)、处、蓄、鄐、歜、触。
酸甜苦辣咸,醋为五味之首。在烹调鱼类时加入少量醋,可袪除鱼腥。在煮烧羊肉时加少量醋,可解除羊膻气。在烹调菜肴中如感太辣,加入少量醋,辣味即减少。加少量醋,能使菜肴减少油腻,增加香味。 
醋受各地人喜爱,在晋陕尤其受欢迎。醋姓也集中在陕西。
七、茶姓
茶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资料介绍有五六个,首屈一指的是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神农氏炎帝陵寝,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生医病而尝百草,发明了茶。炎帝逝世后,人们便将其葬于茶陵(今湖南茶陵),其护陵族人以地名为姓氏,称茶氏。
现在我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未进入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以齐郡、巴郡为郡望。今云南省、浙江省、台湾省及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孟加拉、伊朗、新加坡等地,均有茶氏族人分布。
和茶近音的姓有茬、察、刹。
查姓在七次普查姓氏榜171位,不过作姓氏时读zhā。
茶字由荼字分化出来,名声远远超过了荼。茶既非主食也非副食,和酒一样是饮品。喝茶是生活档次提高的标志。
茶叶本来是当药用的,具有止渴,安神,利尿,止咳,祛痰,明目,祛烦除腻,解毒消炎功效。对于健康人来说,茶叶也有强身健体,清除血脂,减肥,清毒等多种功效。茶没多大副作用,只是不用喝得太浓。有些绿茶不适合身体比较虚寒的人饮用。
姓茶的人比喝茶的人少得多。
同生于1895年的冯友兰、金岳霖是好友,经历晚清、民国、新中国。冯曾赠金一副对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祝愿长寿。意思是不能满足于八十八,要争取活到百〇八,还寓意精神境界从“米”到“茶”的进一步提升。当然这只是良好愿望,实际上两人都过米不到茶(冯95岁,金89岁)。
米和茶不但是长寿之征,还可以是长寿之道。耄耋之年奔茶寿,就是要有吃有喝有节制,无欲无求无烦恼,戒烟戒酒戒运动。
当然,借用那句祝福语,解释为不止有姓米的,还有姓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皆能做姓氏,也未尝不可。
作者  曹文
左云县张家场乡旧高山村人
军旅作家  语言文化学者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厨房的神器来了!多功能电动料理机,8秒碎食,解放你的双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