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课后综合托育才能化解童年“假期综合安全症”

育邻梦

网友提问:你觉得教师巡河、巡路口合适吗?

回复:完善课后综合托育才能化解童年“假期综合安全症”。

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不法伤害.....每当孩子们的假期来临,守护孩子们安全度假就成了社会公共安全的头等大事儿。因为,孩子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希望、是国家发展建设的栋梁,谁也难以独自承担孩子们被意外伤害的现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假期安全如此扣人心弦呢?

一、优生优育让孩子成了家庭的100%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141178万人。其中,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另外,2020年全国新生儿总数却降到了1200万,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也从60年代的6以上下滑到1.3,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口低生育国家。

世人皆知“物以稀为贵”。同样,孩子作为家庭、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建设的接班人,社会总和生育率越低孩子越宝贵。80年代之前所有孩子几乎都被散养,之后逐步开始精养、至今天孩子每受一点伤害都是大事儿。因为,现今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孩子成了家庭的100%、成了家庭最重要的可预期升值财富。

让孩子们安全的动起来

二、过度追求利己的城镇商业形态并未达到“童年友好”标准

商业中心、商品房、学校、文体艺术馆......人类聚居的城镇越建越繁华。但是,“流光溢彩”背后却未能给孩子们预留出足够的自由“童年乐园”。因此,越是繁华都市可供孩子们自由前往、有“放风筝”式陪伴的综合生活体验空间越小。

家长是孩子学习成长旅途中唯一的终身导师,也是唯一对孩子健康成长终身负责的监护人。但是,在效率优先的人类分工协作体制中,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分工与陪伴监护孩子学习成长几乎已经成了家长时间管理中的“零和博弈”。

家长没时间全时陪伴孩子、没有可供孩子自由玩耍的乐园,以成人视角搭建起来的人类聚居“伊甸园”,必须重新审视、考量童年成长需求,比如将童年游乐场+儿童泳池建成中大型小区标配、把课后综合托育送达居民小区【实际上每个小区都有若干托育游击队,但它们根本不能满足孩子们多样化学习成长的基本需求】、把“家长”纳入社会职业化分工协作体制......总之,就是借鉴竹林,把最好的养料无私供给给孩子、把城乡规划建设成“童年友好”型。

三、安全防范不如安全疏导

最好的防洪措施是恢复大地植被+疏浚河道。同样,化解童年“假期综合症”的最好方式也不是安排老师巡查河道、值守交通到路口,而是给课堂之外的孩子们“安一个家”,这个家孩子们能够自由+自主安全前往、能够满足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旺盛好奇心、能够满足家庭亲子互动的家教要求......

常言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做好课堂之外孩子们的安全防护工作,急需完善一个介于学校严管和社会不管之间的“儿童家园”。这里需要唤醒孩子们学习成长的自主、自觉、自律性,激活孩子们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