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 ——观印度电影《起跑线》有感

前日,咱家土豆王春游接回家,和同学约好看电影《头号玩家》,当妈的自然负责当好专职司机。为了让我省去接送麻烦,小子也给我在微信里淘了一张电影票。

暖心的小子担心我不会从猫眼取票机上取票,特地发我验证码,再三嘱咐我如何操作。其实,你娘还是会识字的人啊,我在心里为小子的细心偷着乐。于是就有了一个人包场看电影的乐事。

自小就喜欢看印度片,觉得印度歌舞电影很好看,又唱又跳又有趣,演员的颜值也高,服饰也美。多年前,那部《三傻大闹宝莱坞》看了又看,调侃了古板而僵硬的教育理念;去年的走心神片《摔跤吧!爸爸》,直击印度重男轻女的现实问题;今年的这部新片《起跑线》又关乎教育问题。一个个原本非常沉重的话题,被印度人巧妙的用充满喜感的糖果包装起来,让人们在轻松幽默中去思考,观看很舒服。

影片剧情很简单,讲述的是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最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故事很生活,让观众很有共鸣。而且故事的戏剧冲突一波三折,以致牵扯着复杂的主题。关于穷人和富人孩子上学的问题;公立和私立学校的生源、师资、教学条件;邻里间的感情;英语在印度的地位;父母心;人性等等。但最主要的应该在表现教育的阶级性和功利性吧。只有高阶层父母的孩子才能拥有最好学校的入场券,而穷人家的孩子只能靠运气获得少得可怜的名额。

中国教育的“痛”居然被印度人拍了出来。想起流行的一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部影片译为“起跑线”可谓是相当的传神。影片让我看到了中外的家长,她们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学校,于是这几年学区房房价疯涨。她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误以为就是帮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误以为早点学英语、奥数、钢琴就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家长眼中,好学校的学生出来就能找到好工作,有大成就。我想: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么样的成就才是大成就?站了二十多年的三尺讲台,有时觉得自己也如此现实。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像影片里所传递的,功利性太强了。

影片最触痛我内心的还是人性的回归。拉吉夫妇为了孩子进好学校,伪造文件、隐瞒身份让自己从富人摇身变为贫民区的一员。经历的许多,他们找回了昔日丢失的很多东西。后来,资助公立学校的所有学生,出资修缮校舍。男主拉吉是一个无论富穷都很有气质的人。他最终在学校孩子的演出汇演上,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心声,戳穿那一切冠冕堂皇的假象,并宣布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这所名校。台下的家长为之动容,却无人为他鼓掌。只有拉吉的妻子,流着泪,站起来,第一次为为她做尽了一切的丈夫骄傲的鼓掌。

穷人爸爸希亚姆世代穷苦,却教拉吉挤公交,带他在工厂干活,把自己的工资分给他,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去碰瓷,只为帮拉吉夫妇的孩子入好学校。结果穷人的娃没上名校,皮雅入选了,穷人爸爸还掏钱为他们庆祝。后来,穷人爸爸知道真情,却因为皮雅那一声“希亚姆叔叔”融化了他的仇恨心。他放弃了告发,他说:放心吧,皮雅也是我的孩子,她会在这个学校继续学习的。尽管希亚姆很伤心,说的那句“穷人就是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简直太扎心啦。即使贫穷,仍然有一颗善良宽容的心啊!

好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不得不说,这部影片正能量满满,而且也很暖心。但看完却心情不轻松,也让我陷入思考中。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着实需要看看《起跑线》这样的电影来唤起内心的纯净,激发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还有人性的问题。

人,生而平等,不忘初心,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