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药经方的几点经验与教训 : 麻黄细辛附子汤案

应用中药经方的几点经验与教训

讲述/徐如恩 整理/徐爱龙,徐爱民

这里所谈的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杨绍伊称仲景书、本为《广汤液论》)中应用的古方。经方组织严谨,疗效很高,历经千余年而不衰。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用之不当,祸不旋踵。兹介绍应用经方的点滴经验与教训,以就正于同道。

麻黄细辛附子汤案

患者男性,40岁,干部,于1978年1月2日来涪陵县中医院就诊。患者1月前去石沱乡下工作,酒醉后感冒头痛,恶寒发热。服药未效,复增声音嘶哑。继又数更医,与服清热利咽剂及黄连阿胶汤等,仍不见效。

刻诊:声音沙哑如公鸭低鸣,兼见:恶寒,微热,肢冷,气短,腰痠膝软,舌淡胖苔白厚,脉沉。由于患者素体肾阳不足,感寒后又不忌酒肉,治虽及时,却一再失当,邪从足太阳膀胱经入客足少阴肾经,形成实中夹虚的两感证。

诊断:暴喑。辨证:阳虚感寒,阻塞脉道。治以助阳解表,温经化痰。

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麻黄五钱、北细辛一钱、附片八钱(先煎1小时)、京半夏三钱、陈皮二钱、桔梗二钱、浙贝三钱,1日半1剂,水煎日3服。服1剂后声音即出,2剂后喉爽声亮,3剂后寒热亦除。随访1年喑未复发。

1.1病非单一,兼病兼治。

一般来说,伤风感冒,一剂可愈,如果只有头痛、恶寒、发热、苔白、脉浮紧等太阳伤寒证为主,只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散寒就行了。又如病偏一经,只有肢冷,气短声嘶、腰痠膝软、舌淡胖,脉沉或沉弱等少阴阳虚证为主,也只用四逆汤温壮少阴阳气也治得其宜。现在既有伤寒表证又有少阴里证,两者都很明显,所以宜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既温壮阳气,又解表散寒,以收表里兼治之效。

1.2治病莫拘执,病变法亦变

家父徐建五,生前常对我说:“治病莫死板、凉散不效改温散,温散不效改凉散。并说纠正温散易,纠正凉散难。”这话通过实践后,才有较深的感悟。本例酒后感冒、发热,酒性热,初医可能认为是热性感冒用凉散治疗无效;继医见症增声嘶又用清热利咽,也属凉药,又无效;三医已经发觉病与少阴经有关,但误认为是少阴病阴虚阳亢证而用黄连阿胶汤,仍无效。既然“凉散”不效,(加上现证的分析)就改“温散”,果然收到效果。

再者,我想对于“凉散”、“温散”的“散”字,能否改为“法”字,以扩大其意义;再把攻补的内容加进去,成为如下句子:“治病莫死板,凉法不效改温法,温法不效改凉法;攻法不效改补法,补法不效改攻法。”

1.3经方严谨,也可加减

从前不少老医生在使用经方时,往往原方不动,不敢增减一味。正如清·陈修园所说:“所谓经方是也,其药悉本于《神农本经》,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故后之医生,不敢越雷池一步。

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改易,医药发展等因素,促使医生在使用经方时应该有所加减变化。事实上,从张仲景开始,经方应用,一直在有条件的发展变化着。

例如:杨绍伊辑复的《伊尹汤液经》把桂枝汤列为《汤液》原方,而把桂枝汤加饴糖的小建中汤方,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等,列为仲景论广或仲景遗论方,又如把麻黄细辛附子汤列为《汤液》原方,而把该方去细辛加甘草的附子麻黄汤列为仲景遗论方。可见在仲景应用经方时期已经有加减了。

至于历代医家加减应用经方的例子很多,常用的如:(1)阳气虚损,加人参、黄芪,或加大枣、黄芪、甘草。(2)邪气偏盛,加当归、独活、防风。(3)阳虚痰气郁滞,加桂心、半夏、茯苓、香附、白芍。(4)阳虚寒重,加人参、白术、干姜、防风等。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家父曾对我说:“读书要由少到多,应用要由博返约。”又说“伤寒注家数百家,可以选择的看一些,但不要钻进去了钻不出来。”

怎样才能钻得出来呢,我体会要提高认识,善于分析,要取公允之论,舍弃偏执之言。有位老中医说过一句笑话,他说“赤小豆色赤如血,我要用它来补血。”但赤小豆虽然能入心经,但公认的是用其行水消肿,解毒排脓。你硬要它补血,那不是钻窄了吗?

今天这个问题更突出了。例如:〔现代药理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具有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抗氧化作用;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串联的脂氧化酶活性,抑制嗜酸细胞组胺释放;可改善微循环;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等。

看到这些知识,我是如入五里云雾。但是,我要鼓励年轻同仁们去涉猎,要“钻进去”,只要不忘中医理论、应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病,就不怕“钻不出来”。至于报章杂志报导的麻黄细辛附子汤的〔现代临床运用〕,几乎对呼吸、循环、泌尿、神经、运动、传染诸多系统疾病,以及皮肤科、五官科、妇科的疾病都有成功病例,我想它们都应是辨证属少阴阳虚、太阳寒实,才获得良好效果的。学习新知识来丰富中医传统知识,就像用他山之石,琢磨玉石一样,他山之石是客,玉石是主,不要主客倒位——抛玉抱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