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原穴治疗慢性失眠
慢性失眠是每周至少出现 3 次且至少持续 3 个月的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一种类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有 30%的人患有至少一项失眠相关症状,而因诊断标准的不同,失眠症的患病率约为 6-15%。李春雨、杨运达等医家研究五脏原穴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满意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还可以缓解失眠带来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慢性失眠
1.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ICSD-3)中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的条件:
(1)患者主诉或由照护者观察存在以下一项或多项症状:
①入睡困难。
②睡眠维持困难。
③觉醒时间早。
④到睡眠时间仍不肯睡觉。
⑤无照护者干预时入睡困难。
(2)患者主诉或由照护者观察存在以下一项或多项与夜间睡眠困难相关的症状:
①疲劳或缺乏精力。
②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下降。
③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功能受损。
④情绪易烦躁或易激惹。
⑤日间嗜睡。
⑥行为问题(如多动、冲动或具有攻击性)。
⑦积极性、精力或动力不足。
⑧易犯错误或易出事故。
⑨对自己的睡眠质量过度关注并感到不满。
(3)在充足的睡眠机会和适宜的睡眠环境下仍存在上述的睡眠和觉醒困难。
(4)每周至少 3 次出现上述睡眠和觉醒困难及相关日间症状;
(5)上述睡眠和觉醒困难及相关日间症状至少持续 3 个月;
(6)上述睡眠和觉醒困难及相关日间症状无法用其他睡眠障碍更好的解释。
2.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中医诊断标准:
(1)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难寐,重者彻夜不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健忘心悸,多梦等症状;
(3)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中医病机
1、与天地阴阳变化相应
《灵枢·营卫生会》言:“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阐明人体有关睡眠的生理机制:夜晚时阳衰阴盛而入睡,清晨时阳盛阴衰而苏醒。强调人应天时,人身阴阳之气消长与天地阴阳变化相应。
2.与卫气出入相关
《内经》认为天地昼夜阴阳变化影响人身阴阳之气盛衰,而出现“昼精而夜寐”的生理现象。睡眠的生理机制亦与卫气出入相关。《灵枢·口问》记载:“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提示卫气昼行于阳、夜入于阴。这一卫气运行规律是形成人体正常寤寐生理节律的基础。
3、五脏调神
张景岳指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神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脏神藏于五脏,它既是五脏功能状态的体现,又可以影响五脏的功能状态。
五脏产生五脏神,五脏神乱所致不寐各有不同特点:心“神”不安于舍的不寐特点是迟寐(入寐困难),甚至彻夜不眠;肺“魄”不安于舍的特点是睡眠轻浅,极易惊醒;脾“意”不安于舍的特点是入睡前多思纷纭,不能自主;肝“魂”不安于舍的特点是恶梦纷纭,呓语,梦魔(即梦境惊险,欲呼不出,欲寐不能)、梦游(即睡眠未醒,因梦而起床探作);肾“志”不安于舍的特点是醒得过早,多见于老年人。
取穴
取穴:双侧太溪、神门、太渊、太冲、太白、照海、申脉。
原穴治疗失眠依据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灵枢经校释》谓原穴是“处于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真气之所过”的部位。原,即本源,根本之意。原气,又称元气、真气、真元之气。原气愈是充沛,脏腑经络功能就愈强健,反之则脏腑经络机能低下而诸病自生。
五脏原穴与五脏之间具有密切相关的特异性,确实反映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以治疗相应五脏疾患。
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古籍中记载神门穴治疗心神疾病。在《素问·刺疟》、《针灸甲乙经》中有:“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神门)”。《循经考穴编》中有:“主痴呆癫痫,健忘忡悸及心痛心烦,咽干面赤,手臂寒,掌中热”。近代临床报道也用神门穴治疗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产后心肌病、早搏、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精神病、狂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失眠。
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古籍中记载太冲穴多治疗肝脏病候。在《灵枢·厥病》中有:“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黄疽,热中,善渴,太冲主之。”《脉经》、《千金要方》有:“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胁下苦满,或时眩冒,其脉弦长⋯⋯季夏刺太冲”。近代临床报道用太冲穴治疗肝硬化腹水、肝昏迷、病毒性黄疽性肝炎、阳黄、慢性活动型肝炎、胆道蛔虫症、胆绞痛、经前紧张症、痛经、倒经、不孕、乳少、气厥等。
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古籍中记载太白穴多治疗脾脏病候。在《针灸甲乙经》中有:“脾胀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千金要方》有:“主腹食不化,膨胀,腹中气大满。”“喜呕,泄有脓血。”近代临床报道则用太白治疗腹胀(萎缩性胃炎)、脾虚泄泻等等。
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古籍中记载太渊多治疗肺脏病候,在《针灸甲乙经》中有“肺胀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渊”,“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太渊主之”。《脉经》和《备急千金要方》中云:“肺病其色白,身体但寒无热,时时咳,其脉微迟,季夏刺太渊”。近代报道应用太渊治疗胸肺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哮喘。
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古籍中记载太溪多治疗肾脏病候。在《脉经》、《千金要方》中有:“肾病,其色黑,其气虚弱,吸吸少气,两耳若聋,腰痛,时时失精,饮食减少,膝以下清,其脉沉滑而迟,此为可治,季夏刺太溪”。近代临床报道太溪穴治疗肾绞痛、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尿失禁、尿潴留、尿频、不育、阳萎、不射精、无精虫症、精液异常、痛经、不孕等。
照海、申脉皆为八脉交会穴,分别通阴、阳跷脉。《灵枢·大惑论》言:“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说明失眠与卫气出入失常、跷脉阴阳偏颇有关。照海、申脉穴合用,可以调理阴阳跷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
《灵枢·卫气行》中有关卫气夜行于阴的记载:“其始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换言之,卫气在白天循行二十五周后,夜晚则由阳入阴并以肾、心、肺、肝、脾的顺序注于五脏之中,这一过程是卫气夜间循行的一个周期。卫气在夜间按照这一周期循行二十五次后复归至眼睛,从阴出阳。
照海、申脉穴的针刺顺序以先补阴后泻阳的原则实行。如《灵枢·始终》言:“阴盛而阳虚,先补真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真阴,后泻其阳而和之。”补照海、泻申脉以达交通阴阳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