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绪《春怨》赏析
金昌绪《春怨》赏析
《唐诗三百首》29首五绝中,倒数第二首就是金昌绪的《春怨》。此诗语言通俗、结构精巧,读后只觉余味无穷。
先看原诗。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我试着简要赏析一下。
首句“打起黄莺儿”,是一个娇嗔的语气。“起”字极富方言特色,让人想起了吴侬软语,软糯之中又不失磁性。如果把“打起”换成“撵走”、“赶跑”则显得小煞风景。句末“儿”字的使用,表现了女主人对黄莺既恨又怜的情感。
春天莺歌燕舞、花红柳绿多么使人惬意!而本诗开头便如当头棒喝,一反常态,就不禁让人纳闷:“黄莺招她惹她了?为什么要打人家呢?”这就有了设置悬念的作用。小到一首诗,大到一部小说,开头悬念设置得好,就容易吸引眼球,促使读者读下去。
次句“莫教枝上啼”,紧承上句,进一步造势,让悬念的意味更浓了。“莫教”二字也有韵味。两句联合起来讲,一疑一解,越解越疑。打黄莺→为什么要打黄莺啊→不想让它在枝上叫→为什么不让它叫呢。于是制造一个更大的疑问。女主人思维的跳跃在此了有表现,这正是她性格直率的表现。这里面实际上也有构思巧妙。我们学生写作文时,不注意构思,往往把想到的在开头一股脑给写出来,结果写到后边发现没有什么新意可写了,之后要不写重复的话,要不就开始跑题。为避免此种情况,大家要学会悠着点,学会造势,不要急于把答案抖出来。
第三句“啼时惊妾梦”,继续着上边的叙述技巧,一步步地向最终答案推进。从这一句起,开始说到女主人的切身利益。前两句都是外在,后两句则是为己。首字“啼”字紧接上句末字“啼”字,也可以说是重复用字,但在语意上造成了连贯顺畅毫无滞碍的效果,而且也容易记忆。
恼怒黄莺的,不是因为它的形色,不是因为它的跳跃,而是因为它的叫唤。因为你的叫唤把我的梦惊醒了。可是话分两头,如果你正在做噩梦呢?黄莺把你及时叫醒,你还得感谢人家,何至于要打?所以,女主人做的一定是相反的梦,是美梦,是绮梦,是和丈夫相会团聚的梦,是幸福的梦。你在人家正做美梦的时候,把人家惊醒,不打你打谁?
第四句“不得到辽西”,算是最后的谜底揭晓,包袱抖到最后算是抖完了。
稍微总结一下。
本诗语言清新,不掉书袋,不板面孔,不装大尾巴狼,生活气息很浓。
结构精巧。步步造势,紧凑完整。明朝王世贞说:“其句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结极斩绝,而中自纡缓,无余法而有余味。”
主人思想性格好。敢爱敢恨,不酸文假醋,说到做到,看似泼辣实则温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