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一种“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病
发布时间:2021-06-01
觉得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担心被淘汰,不自信,焦虑……在咨询中,遇到很多客户都有类似的困扰。
1
客户刘焱(化名),偏内向型性格的男生,在人群中不是一眼就能被看到的角色,但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亲和力。
“在工作中沟通的时候,我会很紧张,总出现冷场,我也不知道那个时候该说些什么,非常尴尬。很向往那些能和别人滔滔不绝,总有新话题的人。”
“我也会刻意的去训练自己,想去克服这个缺点,但是就是不自信,而且心会特别累。”
“为什么总想要一种滔滔不绝有新话题的状态呢?”
经过几番沟通,“善于言谈的话,自己更容易被看见吧,被认可,被提拔的可能性也多些。不愿意说的话,谁也不知道你呗。”他补充道。
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对外向型友好的职场文化中,这里重视行动、表达、魄力、竞争,在大体量的公司甚至妥善处理部门甩锅、责任推诿也是必备技能。善于交际的人,更容易讨人喜欢,外向者的价值更容易被发现。
“你觉得内向,甚至不自信,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资源和优势?”
“内向不自信给我什么资源和优势?”他重复了一遍问题,很疑惑的看着我,然后陷入沉默。从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一时竟也想不起答案。不善言谈、不自信一直被看作一个要克服的短板,阻碍自己职场表现,好像没有过什么好处。
我听到不少性格内向的人批评自己的内向,特别是如果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属于性格内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他们会纠结于为什么自己容易被人忽视。我真的好想说,他们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性格内向而已。
在后续的咨询过程中,我们共同梳理了他的多项能力,包括深入思考能力、观察力、洞察力、自省能力、高度集中的学习力、研究能力等等,这些大部分的才干和能力都得益于偏内向的性格。
同时,由于有不自信的状态在,刘焱在工作中一方面反复思考,严谨沉稳,不断通过成绩来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他谦虚亲和,积极采纳别人意见,不少同事喜欢和他合作。
“你现在怎么看自己的性格和不自信的状态呢?”快结束时我问。
“确实我的精力在克服短板上,没有想过还有资源,那我以后还要执着于表达么……”
“可以执着于表达,补充短板,也可以夯实自己的优势,可以根据当前的职业状态去考量什么策略可以更有助于现阶段的职业发展呢。以后还可以有意识的扩展更多策略。”
刘焱若有所思的点头。
2
忽视自身资源还会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遇到自己设置的障碍。
客户王沁(化名),工作7年,一直困扰于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感到自己工作内容的替代性强,随着年纪增加在体力上也拼不过年轻人,很焦虑。
在能力分析过程中,共梳理出20多项能力,其中思维层面和执行力层面的能力占80%,我心中感慨'这是一个多有想法、能实干的姑娘啊’。
“你有什么发现吗?”我问。
“我发现这里我的学习能力最差。我也想着多学习充实一些,但是各种琐碎的事情不断,静不下心。”
“那对于能力突出的优势部分,你怎么看呢?”
“其实我感觉也不算突出吧,还是有短板。”
尤其自我要求很高的人,第一眼都是会关注到自己的不足。当我们不断批判自己和自我消耗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感觉到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了。
我们需要意识到,当我们经常压缩自己去满足一个自己或者他人的完美期待时,自己会有一种压缩的的心理状态,形成心理形势。当面对一个能够自如展示自己,内心和外在一致的人时,即时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才干很优越,但是总是在“心理形势”方面将自己放在他人之下,主观觉得己不如人。
“你觉得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替代性不强、有门槛、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可以在不断应用中提升吧,越来越精进的。”
“很有道理。那你觉得自己有哪些部分可以有发展成核心竞争力的潜质呢?”
她挠了挠头,思考了一会儿,想到这么多年伴随他身上的个人特质。“嘿!有点意思!”我俩同时哈哈笑了出来。
3
全球顶级企业战略咨询公司,普华永道思略特多次指出“资源和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企业首先应该找出自己真正的能力所长,创造出一套独有的、优势突出、且能长期竞争的能力系统,籍此寻找市场机遇。
数万人的企业战略如此,个人的职业发展亦有相通之处,站在资源的视角重视自己,通过资源和能力夯实自己的核心优势,打开自己更多可能性。
后续的咨询中,我问刘焱“你打算有什么行动吗?”
“我周围的同事中,善谈的挺多的,我反而可以把我自身思考和专注这部分更充分发挥一下,我觉得可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夯实自己的位置更重要吧。”
当他通过自己核心能力站到更高位置时,相信他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可能性。
在职场中前浪后浪们此起彼伏,希望更多人不再被是否要被淘汰的焦虑吞没,而是借助后浪的势,将自己送至更高的位置。
做自己的CEO,充分盘点和夯实自己的资源,那些都是你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