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康熙青花瓷器
康熙青花瓷中期开始大量书写本朝年款,为六字“大清康熙年制”。四字“康熙年制”的青花楷书款,均书于器底和内心,还见有闲章款、双圈无字款、堂名款、吉语款、绘有如秋叶、团鹤之类的花押图记款以及完全无款者。
康熙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主要是由其承载的历史信息、观赏价值、收藏价值所决定;其次,瓷器上的青花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如,古时读书的人希望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之后如同“青云直上”,甘当一名“清官”;卸甲归田之后,希望能“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由此可见,“青”字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
康熙前期青花有典型的晚明遗风,晚期青花以色泽浅淡或灰暗的青蓝色调为主,只是康熙十九年至四十一年,才采用这种上等的明珠料。康熙中期的明珠料发现,纯属一个意外惊喜,是大自然赏赐给人类的一段美丽传奇!
在清朝的时候,青花瓷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出现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等衍生品种,异常丰富。
康熙器釉质细润,紧密融合于胎骨的上面,截然一体。有白色釉、清色釉、粉白釉的美称。这种釉色在现代仿品中很难见到。现在运用的是一般的透明釉,虽也细润,但是火气太大,显得格外刺眼。现在的仿品,做旧手法很多,对于火气的处理,一般采取打磨或酸性药水浸泡,打磨处理,表面有细微的划痕,浸泡的话,表面过于粗糙老旧。
翠毛蓝康熙青花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它只会出现在康熙青花瓷器上。翠毛蓝的呈色剂是选用上等的云南珠明料,经过精心筛选淘炼得出。一般珠明料的发色都可以稳定呈现出宝石蓝的颜色。但是否可以烧出翠毛蓝,则要靠运气,用景德镇把窑师傅的话说,要看是否能得到“窑神爷”的赏赐。是说翠毛蓝的烧造,完全不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把窑师傅一般理解为:翠毛蓝是窑温较高时“烧飞”了的结果,但同样的温度,重复实验却无法得到前一次相同的结果,所以说瓷器烧造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翠毛蓝的烧造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因为宝石蓝与翠毛蓝是如此紧密和承继的关系,所以在烧成实物中,两者也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有些宝石蓝的器物上,局部会有翠毛蓝的效果,在公认的翠毛蓝的器物上,也有些地方烧的不够翠毛蓝,而是呈现了宝石蓝的样子。现在市场上公认的翠毛蓝的东西并不多,如果宝石蓝的器物有局部有翠毛蓝的效果,那也是很珍贵的了。
康熙朝十分重视釉里红这一优 秀釉下彩品种的研制,并取得了卓 越的成就。其色泽鲜红柔和,绘画精细,有大件的钵缸、大瓶,也有小件的团龙、团凤碗盘等。大件釉里红笔筒上常书写整篇诗文,笔道清晰,呈色稳定。由于釉里红釉属铜红高温釉,烧制难度较大,康熙朝以后仿品不多。现代仿制有小件团龙或团凤碗盘,其釉色生涩,画面乌涂不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