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业余球友“听得懂、学得会”的语言,聊一聊直板横拉
上学时候也好,工作之后也罢,特别讨厌“官样老师”、“官样文章”——满脸一本正经,满嘴正确无误,挑不出毛病来。但是,就是让你各种“不爱听”、“不受用”。
真正的好老师,同一个问题,你有一万次不懂,他(她)有一万零一个方法去教会你。乒乓球也是一样,教科书式的“规范表达”太多了,但往往“一听就会,一练就废”,尝试着用一些简单直白、接地气的角度和语言去谈一谈自己对于直板横拉技术的思考,此为前言。
任何乒乓球技术只有相对的难,没有绝对的难。真正挡住业余球友的,是无人指导、总走弯路。关于直板横拉,聊一聊真正帮助到自己的东西,供广大业余直板球友参考。
一、一开始学习直板横拉,强烈建议“照镜子+多借力”
业余球友学习直板横拉,几乎百分百是从推挡转过来,要逐步找到、建立直板横拉的动作外观并不容易,非常容易跑偏,在这方面我走了不少弯路。
凡事欲速则不达。刚开始接触直板横拉,专门花一段时间来建立比较规范的动作,非常划算。
具体方法:
- 一是徒手情况下,先不要着急上台,可以先对着镜子找一找动作,感觉帅气了,就对了,徒手挥动一下,找到基本感觉,再上台。有球练习之后,回来再照着镜子找一找。周而复始几次,就一劳永逸了。非常值得,非常有价值,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 二是有球练习的时候,太具体的不再赘述,只强调一点,多借力,只有借力,才能放松,才能找点,才能合力,才能进步!
二、单球练上旋球,多球练下旋球,强烈建议多练下旋
业余球友练球必须讲究效率。本来打得就少,效率再低,进步简直是天方夜谭。
练习直板横拉过程中,“单球练上旋球,多球练下旋球”是一个比较科学的路子。
上旋球相对好练,单球就可以实现。横拉起下旋球,有条件的话,最好用多球来练,单球练出来的下旋球,都是“不释放”的。
同时,强烈建议多练起下旋球,直板打法无论任何技术,“精准、变化”是核心,手腕、手指是路径,在练习起下旋球过程中,除了大面上的腰腿胯、重心、前臂,手腕手指感觉尤其强烈,是精华所在。
当然,心态不要过于急迫,欲速则不达,需要时间和练习的积累,“先身体再细节”。
三、能否发出力、发上力,是横拉技术提升的关键
直板横拉技术,宏观地看,属于弧圈球范畴,绕不过“发力”和“摩擦”两大核心要素。对于广大业余球友来说,反面能拨、挡之后,再练习一阵,找到摩擦的感觉,并不难。但是,想要比较顺畅地发力、发出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知来路,明去处,方能致远。“力从哪里来?”值得每一个追求上进的球友花时间思考。
中国的文字表达太过“博大精深”,有些词“接近”但容易“误导”,比如业界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蹬腿、转腰、收小臂”,很容易让我们先入为主地理解为:发力,来源于蹬腿。
我认为,更精准表达应该是:蹬地,而不是蹬腿。两腿蹬住地,无论是从下往上,还是从后往前,均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单纯的蹬腿,只是动作外观,并不能带来任何力量感。
只有首先搞清楚了“力”的源头,来源于蹬地,动作才能真正有“根”,有未来!
明确了力量来源于“蹬地”,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科学、有效地发力?
”其实,非常简单——蹬住地,有了力量,下面就是顺势“蹬腿、转腰、收小臂”了。提示一点,发力正确的标志是:蹬地的力量,从脚下传递到了手上。
很多业余教练在教弧圈球的时候,经常用一个词“等一等”,弄得很多初学者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什么要等?在等什么?等到什么时候?理解了发力,你才能真正理解“等”的内涵。拉弧圈球,需要身体发力,力量来源于蹬地,蹬地产生力量之后,从脚下传递到手上,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刚开始练习,无论是蹬地,还是力量传递,一定不会顺畅,或者脱节,或者传不上来,非常正常,这也正是练习重点所在。
最后提示一点:出手的力量,等于或小于蹬地力量,是合理的。比如,蹬地20斤的力量,出手30斤的力量,一定是胳膊发力了,会导致动作发僵、变形,这几乎是真理。大家可以琢磨思考一二。
四、有一板高质量的爆冲,是横拉技术进阶的标志
练了一阵,小有成就,会忍不住在比赛中使用,人之常情。
但是,真正把横拉运用到比赛中,你会很快发现一个令你失望又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得分率比推挡还差。
一方面是稳定性不够,别说对手压迫你,让你四平八稳拉几板,自己都会主动失误;另一方面,质量不够,好不容易起一板下旋,被对手轻松防回来,自己还衔接不上。
其实,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这方面我更是屡次跌跟头。
痛定思痛,失败会倒逼着你练一板高质量的横拉爆冲。
又经过一段时间磨练,当你掌握了一板横拉爆冲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你的横拉技术上了一个大大台阶。因为你已经在无形中把身体打团结了,做到了身手合一、以腰带手。
五、能用中等力量稳定、连续的走位拉球,是横拉技术成熟的标志
有了一板横拉爆冲,已经很棒,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前路愈难。
下一步需要练习的是“中等力量稳定、连续的走位拉球”,真正能动起来横拉!这对身前击球、重心交换、还原衔接、步伐调整等等提出了全方位、高标准的要求,
如果有一天,你终于做到了,恭喜你——直板横拉才真正成为了你技术体系里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