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思辩 |“和为贵”辨义

《论语·学而》中记载了孔子弟子有子一句被后世广为流传的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和为贵”中的“和”字理解为和气、和谐,而忽视了其中的制度价值。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和”字的定义时说:“和者,从容不迫之意。”朱熹的这一定义对我的启发很大,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和”就是和谐,就是一种使矛盾化解的社会状态,然而,朱熹却引用古注,指出“和”字的含义应该是从容不迫的意思。从容不迫与和谐之间,其中的内在意涵相差很大,值得推敲的地方也很多。朱熹继续解释“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说:“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中国古人的思想中强调体与用的关系,“体”即是事物的本体,是体现事物规律的道,而“用”则是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具体操作层面的器。“体”决定了“用”的形式和内涵,有什么样的“体”才能有什么样的“用”,从“体”与“用”的关系上来看,“和为贵”只是礼在“用”的层面的体现,而礼的本体则是“敬”。礼的本体虽然要求“敬”,但是在儒家看来,礼是天理与人事的共通准则,必须是发乎于自然,而本诸于人性的,因此,礼的本质要求在应用上就表现为顺应自然的“和”,意在使人从容不迫。

如何理解礼的“从容不迫”?其实关键在于认识到作为制度规范的礼与人性的关系,在儒家看来,一切制度莫不在于追求对人性的顺从,既发现人性中趋于向善的本能,并且在制度上将这种人性中的善加以保护,同时也承认人性中的堕落和向下沉沦的可能,要求以礼节人之欲,使人的感情、本性、欲望能在规范中合理的存在。

孟子曰:“人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性而以为仁义与。”在孟子看来,任何规范都是内在植根与人性的,因此礼义规范都必须顺应人性的发展规律和人之常情而制定,而不应该削足适履,不能妄图以礼义规范来改造人性,即所谓“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只有作为国家根本制度的礼在制定与运作中体现人性的需求,并且将人性的抒发规范的合理的范围中,只有在这样的规范中生活的人,才是从容不迫的。孟子说:“霸者之民欢娱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朱子注皞皞为“广大自得之貌”,所谓广大自得不就是从容不迫吗?儒家认识到礼在制度运作层面的价值是“和”,即是使人从容不迫,其实这种认识充分体现了人的自由和规范之间的关系,只有使人从容不迫,广大自得的政治体制与规范才是自由的制度和规范,也只有遵守这样的规范,人才真正处于自由的状态之中。

儒家同时强调文与质,也就是礼的形式和本质的问题,只有做到文与质的统一才是儒家所追求的礼,这也是“和”的另一种意涵。礼并不勉强人务于礼的虚文,使人为礼之形式所牵累,而强调礼的内涵价值和形式价值的“和”,只有既重视礼的“质”,同时遵守礼之节文,这才是真正的守礼,只有这样才不会使人累于礼的外在形式,人才能“从容不迫”地实施礼、遵守礼。有子对“和为贵”的推崇并没有将“和”推到一个绝对高的地位,并没有视“和”为最高的价值。有子紧接着对“和”作出了限制:“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指出,如果一味地强调“和为贵”,仅仅知道“和”而一味地追求“和”,不以礼节之,这同样是违反圣人的中行、中庸之教的。“和”仅仅是作为“礼之用”的意义的,强调“和”的同时不可忽视“礼”的本体:严、敬。故而朱熹说:“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可见,追求从容不迫的和的同时必须注意要以礼节之,最终要落实到礼制的要求与规范中来,片面强调“和为贵”而忽视了礼的严与敬,都是不可行的。

(李德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法律思想史;司法文明史)

(  责编:西子)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

  • 从宋学看“礼”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引言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创建的儒家思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或主体.这一命题基本上成为现代学术界的共识.然则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也理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然 ...

  • 【读论语】学而第十二章 礼节之美

    <学而>的第十二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以行也." 有子,我们之前讲过了,就是有若.有子在这一章 ...

  • 中道管理就是情理法的管理!

    中道管理学社 曾仕强 今天 中道管理 遵道贵德 修己安人 中国式管理企业服务中心,用中国式管理帮助企业固本培元,让管理者能更加灵活有效的运用中国式管理,使大批企业基业长青! 中道 情理法的管理 中道管 ...

  • 儒家思想漫谈

    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实就是"修齐治平",修身,其实也就是人格修炼,或者说是心灵修炼,最终的目的,就是成 一个"君子".什么是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

  • 新書丨彭林:《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 》修訂版出版

    来源:豆瓣 书名: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 作者: 彭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1 页数: 384 定价: 78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 ...

  • 不是你以为的汉字词:听声辨义?达咩!

    哈喽哟罗本! 보고 싶어요! 想你们啦! 잘 지내고 있나요? 오늘 제 수강날이에요ㅠㅠ 공부하기 싫어유 어젯밤에 대조언어학 교재를 읽으면서 재미있는 거 생각났어요 공유를 좀 해 드리겠습 ...

  • 俗语辨义

    俗语辨义 日前读微帖--<中国人迟早被中国话玩晕>,感觉有趣,感觉作者有才!他把意思对立(或曰"相反")的五十组"俗话"汇编在一起,反映出" ...

  • 博学思辩 | 理学在现代的使命

    一 朱熹像 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内外贯通,一个庞大而精微的思想体系隐然成型.其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其株干上逐渐分出了两大枝,主枝为格物派,旁枝为格心派.主枝以朱子为代表,旁枝初发于陆九渊,繁盛于王守仁 ...

  • 释词辨义|「差强人意」其实并不差劲

    近日浏览报刊.网页,发现部分作者将"差强人意"中的"差"等同于"差劲"的"差"的含义: ①差强人意!英国首个超市机器人上 ...

  • 测字的审形辨义

    (01)可把'刀''戈''阝''刂''卩'当作武器,凶杀.打架.有伤.手术.军人来看.'分''我''战''陈''创''陈''刊''印''即'等.(02)有'戈'部首,有伤灾.打架.手术.军人之象,特别 ...

  • 《龙文鞭影》卷一 七虞 蔡衡辨凤 义府题乌

    <龙文鞭影>卷一  七虞 蔡衡辨凤  义府题乌 蔡衡辨凤  义府题乌 Cài Héng biàn fèng  Yì fǔ tí wū [人物故事] 东汉光武帝时,有一只高五尺.羽毛缤纷而多 ...

  • 【语文】近义成语辨不清?40组辨析练习,助你速度突破!

    [高中语文] 1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 都有"旅途辛苦"的意思. "跋山涉水"重在强调远行艰辛: "风尘仆仆"重在强调长途奔波劳 ...

  • 心意六合拳“五字劲诀”真义辨

    吾去外地传艺,有位先生问:心意六合拳的"踩.扑.裹.束.决"五劲真义为何?吾当时未能知此"五劲"内涵真义以及其出处为何,只能以"内劲.外形" ...

  • 堪舆经典合集《地理四秘全书》之《地理辨正补义序》2/15

    堪舆经典合集《地理四秘全书》之《地理辨正补义序》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