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一个可以随心骑行的地方
水乡,一个可以随心骑行的地方
晨骑第一站。从住处出来,一直到大托村南。大约5公里左右,到河边铁码头休息,河风清扬,微𥻘荡漾。
第二站,虾山渡口过渡,到对面东湾渡口。随时到随时走的渡船,每人三元。可以微信支付。
过渡后,到塞口闸,看行者的路线图,路程13.57公里,闸口水域,有一位老渔夫捕鱼,花白的头发,身体矫健干练,摇着一叶小舟,小舟有双撸,老渔夫在小舟里,往水里撒出白色的网,撒一段,停下来拿起竹竿往水里一撑,小舟向前滑行,借着惯性,渔夫又撒出一截网。
在塞口闸听了一阵电话,准备再观赏老渔夫捕鱼,发现不见了人影,继续往前骑行。
到顺流口闸,见到老渔夫在闸口水域捕渔,问他是什么水质,他说是咸水,鱼越来越少,没鱼抓了。老渔夫摇动小舟往河里去,阳光下,一舟,一人,双撸,水乡浅处有人生。
第三站,上栏渡口,对面是禾丰渡口,如果过渡到对面岸,向南可以回到住处。驾驶渡船的大姐,没客人过渡,在码头蹲着洗老鼠,问她老鼠怎么样吃法,她说,煲汤,配黑豆熬汤,最主要是喝口汤水。曾经吃过老鼠,是焖炒,味鲜肉香。
第四站,三兴水闸。再往前就是泥路河堤,在这里为终点,24公里路程。从下栏渡口至新围闸,河边的水松树,给寄生的藤蔓植物缠绕,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如手拉手的情人,像儒雅的学者,舞者,或狮子老虎等。黄杨河与西江交叉,对面是竹洲水乡。
西江由北直下,沙头围如一把弯刀,将西江切割成Y形三叉,中山的海心沙清晰可见,椭圆形的斗门水松林自然保护区,横亘在磨刀门水道和石板沙水道中间,就像一只巨形的猪肝。
西江在Y形叉分开,分一支向东南方向的磨刀门水道,至珠江口,分一支往南,螺洲溪,也就是黄杨河源头。三叉口河面开宽,水色翠绿如玉,河风微拂,水松树脚下荡起微波,水松里的鸟鸣声阵阵,整个人神清气爽,心静如水。
从小就喜欢英雄主义,欣赏孤胆英雄。每次的骑行,都是没有计划路线的,一个自由自在,随心而起,骑一段,看到景色好的地方,就下来拍几张,或推着车慢慢走,不担心时间够不够,没有要求到哪里为终点,只要自己感到舒心就好。
第五站,从大泵站渡口过渡,到对面的竹洲渡口,这次开船的是一个阿叔,只有我和一个骑电车的阿姨过渡。一过河,淡绿的竹洲山,像一道天然屏障横在竹洲村后,村前稻田已收割了,裸露的田野一望无边。沿河堤坝,一路往南。
第六站,三门冲闸,三门冲闸至葫芦坦闸之间的堤坝路,有一段路靠东边堤坡底下,有一块很大的藕田,藕田的藕已经挖完了,一些长得深的断藕,开出几张碧绿的荷叶,浮在水田面,好像一块块翡翠。
发现藕田里有白鹭走动,不忍心去惊扰它们,静静地坐在堤坝上。骑电车经过的年轻夫妻,看到我停下来,他们也停车,一起为白鹭守着片刻的宁静。然而这短暂的栖息没坚持多久,一辆小汽车从对面弛来,顿时白鹭纷飞,怆然逃离。
说真的,谁又能守住自己的清静,不为外人扰乱呢?谁又扰了谁的清静呢?置身于喧嚣的红尘里,依然守着一份清雅,有书作伴,足已慰藉心灵。静下来,在书本中慢行。水乡,处处都是天然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