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首语:
【作者简介】苏平,中学图书室管理员,画稿溪现代诗歌传承人。笔名木子,字白山,号顽石,洗经堂入室二师兄。1973年生,四川叙永人。199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著有作品集《第一缕阳光》。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认证诗人,泸州市江阳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画稿溪文学社的创始人和组织者,现任纸刊《画稿溪文学》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兼任省刊《文学百花苑》编委,正申请加入泸州市作家协会,诗作见于各级各类网刊报刊纸刊。【作者简介】杨心贵,中共党员,文学爱好者,曾在词歌网发表多篇作品。【作者简介】笔名 月居隐,真实姓名,李亚澎,医务工作者。业余文学爱好者,文化不高,水平有限。【作者简介】季官伟,笔名季鉴。网名会地震的心。贵州毕节市人。73年生。代课做小生意打工写诗。作品散见各网络平台(微刊)及纸刊。一句话宣言:我诗,我歌,我爱,故我在。【作者简介】刘文邦,男,大专文化。1970年6月生于山东茌平。系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聊城诗人协会会员。自1992年在《阅读与写作》发表处女作以来,已在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文300多首(篇),并在全国诗歌大奖赛中多次获奖。有作品入选多个文集。著有诗集《爱与爱之外的》。 伊彼丹岩,赩炽岖嶔。屏赤水,枕白岩;霞采彪炳,如焚如惔;烂然丹赭,襟我滇黔。忆夫三春之际,孟夏之初:夭桃艳冶,榴花烂如;朝霞熛忽,火云卷舒;曜灵甫出,天然画图。至于秋冬之际,光景更新:星缀桂子,霜醉枫人;晓烛野烧,宵荧鬼磷;景阳烂灼,萃于霞芬。尔其珍怪砮赭产其阿,凤凰猿狖巢其巅;红岩斑驳概其上,铁炉辉焕照其前。览斯岩兮骍赭,愿假此兮染人。彼鸢肩兮火色,畴保曜而得薪?援斯岩以为鉴,庶永矢其丹心!我那心中的丹岩啊,它深红,热烈,险峻,高耸。屏蔽着赤水河,枕靠着白马岩。红霞绚丽,光芒耀眼,好像在焚化在煅烧。那片烧透了的红光啊,襟抱着我云贵高原。回想起那春末夏初,粉红的桃花妖艳迷人,橘红的石榴花格外繁盛;朝霞忽而喷发忽而消散,火红的卷云忽而收拢忽而铺展开来:朝阳刚刚升起来,天宇间就形成一幅天然的画图。到了秋冬换季,日光和景象焕然一新。亮晶晶的星星悬挂在丹桂的花枝下面,寒冷的霜霰醉红了枫林;拂晓,燃起了烧荒者的山火;入夜,闪烁着幽微的磷光;阳光灿烂,全荟萃在霞光的氛围里。你那些珍奇的作物和红铁矿就出产在山坳里,凤鸟和猿猴们在山巅上做窝;斑驳的紫霞峰髙踞在崇山的最上层,光芒的铁炉滩照亮了它胸前(的永宁城)。鉴赏了这丹岩永远的深红和炽热啊,我希望借用它来熏染世人。那种像梁冀一样高耸两肩、面色绀红的人,谁又能够长久地红得发紫而薪火相传呢?让我们把丹岩的精神作为(修炼人品的)镜子吧,(如果能像丹岩这样,不因时间的推移而红度消退,不因猛烈的煅烧而热度衰减,自然自在,发光发热,有了丹岩这种精神,)或许能够永葆自己的精诚赤子之心吧!《丹岩赋》是叙永人进士徐心泰的作品,出自叙永县志。叙永县编史修志委员会于1983年编印的《叙永诗抄》收编了这篇赋,文字无误,有注,有题解,无译文。周正举先生回永讲学“赋”的知识,白水受邀听讲,不揣浅陋,特将《丹岩赋》今译,以酬主客。译文以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务使句从段意,段从文意,文本人意,注意沟通两个时代的用语习惯,并保有骈赋的某些特点。分段和标点,对《叙永诗抄》的处置稍作调整。请指正。徐心泰:字陔云。四川叙永兴隆场小洞人。肆业成都尊经书院,师事湘潭王壬秋。清光绪壬午举人,己丑进士,官户部主事。以亲老乞养家居,聘长丹山书院,未五十而卒。翻译者简介:苏朝云,中学语文退休教师,画稿溪古典诗歌传承人。字白水,号瘦石,洗经堂主人。1946年生,四川叙永人。197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音乐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著有《画稿溪行吟》等。《叙永诗抄》《叙永文抄》责任编辑,《叙永县水尾镇志稿》执笔主编。
我的妈妈一九一四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北坍乡新沙村。我小时听外婆讲,外公家当时很贫穷,不但没有房产,更没有田地,全家七口人挤在两间破旧的草屋里,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生活。妈妈虽然排行老大,但由于封建社会"重男轻女"、"三从四德"的恶习根深蒂固,她没上一天学堂,就连脚也裹成"三寸金莲",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她从童年时代起,就承担了家中繁重的家务,既帮大人烧茶煮饭,又要照料一个弟弟和三个幼小的妹妹,整天累得够呛。但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妈妈心灵手巧,聪明伶俐,虽然不识字,但谈吐不凡,好像肚子里有很多"墨水"。尤其是下雨天或夏天在外纳凉时,她那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兄妹们喜不自禁,百听不厌,让我们度过一个个愉快的夜晚。所以,我喜欢听妈妈讲故事,一有空当就缠着妈妈给我们讲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国经济困难的关健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农村中缺钱缺电现象十分严重,业余文化生活十分枯燥。那时没有电视,更谈不上手机,跑十几里路能看上一场电影,哪怕遭雨成"落汤鸡"都无怨无悔。而妈妈讲的故事,正是农家人免费的"精神大餐",她讲故事有声有色,声音抑扬顿挫,讲到动情时常惹得我们兄妹们捧腹大笑不止,给全家带来了不少欢乐。我记得妈妈所讲的故事中,有神话传奇《牛郎织女》、《天仙配》,也有人妖美谈《白蛇传》,更有《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和乡间喜剧小品《王小二要饭娶媳妇》等经典之作。我们兄妹全神贯注地听,过后许久还回味无穷。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孝子王祥卧冰求鲤》的感人故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故事情节是这样的:王老夫妇终身未育子女,王祥只是抱来的一个义子。这年冬天,王祥的妈妈生病在床,昏迷不醒,茶汤几天不下。在发烧梦呓中说出"想吃鱼汤"这句话,让王祥听到后左右为难。他心想,这么冷的冬天,冰冻三尺,到哪儿抓鱼呢?但他为了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满足妈妈梦里的愿望,毅然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卧冰求鲤。他的孝心终于感动了上苍,玉皇大帝特地指派东海龙王施法破冰,并在王祥卧冰旁边跳出一条三斤重的红鲤鱼,让王祥拎回家,给妈妈烧上美味可口的鲜鱼汤。这则孝子的故事,乍听起来是神仙助力,但细细想来却是人间大爱,难怪世代传唱。而妈妈在几十年前就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导我们学会如何做人,更要懂得感恩,这与新时代"百善孝为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现在想起来更理解老妈妈的良苦用心。2O04年的"清明节"那天,九十一岁高龄的老母亲因病离世,一晃已经有十六个年头了。也许是国际"三八"妇女节的到来,或许是老人家去世十六周年将至,这几天,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经典老歌始终在我脑海中回荡,尤其是歌词"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感觉越来越使我惆怅。今天,我特写此文,缅怀给予我爱与关怀的老母亲。她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高尚品德,更加激励我在新时代、新征程、奔小康的筑梦路上,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热发光。最后,我无比自豪地告诉大家:我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妈妈,也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她叫——屈学英。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美丽的邵尖小岛上,只要上了一点年纪的人,提起"赵进山"的名字,那真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他不仅是国家二等乙级残废军人,而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的一面旗帜。他担任原通洋公社向阳大队第十二生产队队长三十多年,经历了农村由生产队集体所有制到包产到户责任制的过程,以队为家,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深受社员们的拥戴。现每当人们谈起他的往年轶事,大家都习惯用"老队长"的美誉称呼他,以表示尊重。赵进山,一九二七年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九四四年,年仅十八岁的他,怀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仇大恨,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担任大炮手。一九四五年的八月份,在盐城市的伍佑、便仓等地追击国民党黄伯滔残匪阻击战中,不幸臂部中弹,荣获国家二等乙级残废军人称号,退伍回乡时,身上还留有弹片。按理说他回到农村,完全可以享享清福,欢度人生。但他生来是一个正直而闲不住的人。他牢记军人本色,处处热爱集体,积极参加生产队各项生产劳动,干群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第二年就推举他担任生产队的民兵排长,后又一直担任生产队副队长,直到一九六五年的年底,全生产队五十八户人家一致推选他担任生产队的队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国农村经济困难的关健年份。由于"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加之生产技术落后,集体积累很少,生产队的每个劳动工日收入仅在0.2元左右排徊。为了改变生产队的落后状况,使粮棉产量达《纲要》(即粮食亩产800斤,皮棉亩产100斤),他每天早起晚睡,除坚持每天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外,夏天利用船只,组织男壮劳动力到射阳河里罱河泥、捞水草,积肥造肥,组织女劳力铲草皮,抹树叶,抬淤泥,拌牛粪,大搞绿肥塘,堆积高温有机肥,真是轰轰烈烈,不仅为当地和邻大队带了好头,更为该队粮棉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发展副业生产,增加集体收入,他多次召开队委会、社员会,倾听大家意见,并徒步四十多里,到全省农业示范典型一射阳县新坍公社新潮九队,找老队长巴一恺(全国劳模)讨教治队致富良策。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队党支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他当年自筹资金5000元(其中贷款2000元),办起了初具规模的"百头猪场",第二年又利用射阳河滩资源,新办了千只养鸭场,连续十年跃入全镇先进行列,使生产队粮棉双超《纲要》,集体积累增加,社员每个劳动工日收入稳定在0.5元以上,受到县政府的表扬,并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赵进山共有五男三女八个孩子。在那个大集体的年代,生产队长掌管各户财经大权及口粮烧草,按排一些轻工巧活照顾家人不是难事。但他严于律己,从不特殊,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爱人许学珍和女壮劳力一起铲青草,挑牛粪,抬淤泥,大搞草泥塘。长女赵长银,二女赵长花和青年姑娘们一起栽水稻、种棉花,收割季节深更半夜参加脱粒抢收,始终和社员们打成一片。长子赵长标刚到十八岁,就带头到百里外的海滩上参加县办治水工程,历经四十四天。在他的影响下,整个生产队风清气正,干群关系十分融洽。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长孙赵虎是80后,又是独子。刚到服兵役的年龄,他就主动做好全家人的思想工作,动员他参军报国。终于体检合格,在河南军营里深造五年,获一级士官,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2017年的6月份,赵进山已九十一岁高龄,因病离世。熟悉他的乡邻们悲痛哭泣,为他送葬的队伍有几百人,大家眼含泪水,恋恋不舍。我作为老队长的老同事、老熟人,在他逝世三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谨写此文,以表怀念!他热爱国家,关心集体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严于律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更加激励我们在新征程、奔小康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作者简介】徐为富,中共党员,高中文化,长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至退休。工作之余喜爱读报评报和写作,曾聘为《盐阜大众报》特约通讯员、评报员,多篇新闻、评论及文学作品在报刊和网络发表。
◎阴阳理念吻出生命火花
——个性写作者王瑞东及诗歌印象
◇蔡启发(浙江)
自古到今,大凡诗歌写作者都起有笔名,网名是有了互联网以后出现的,其实笔名和网名基本是一回事。回族诗人王瑞东,起了个怪怪的网名,叫阴阳贵,亦说阴阳鬼。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诗写者要起这样一个网名呢?这不得不引起我对阴阳的思考! 当我读了他许多诗歌作品后,似乎有所发现,这可能是与他的人生经历与个性生命体验下,所树立的阴阳理念有关。
诚如他呈献眼里的《四月恋曲》是这种状态的:“他把自已安装在眼睛里/用嘴唇为立了一块墓碑”。怪怪的在眼里能安装墓碑唱成恋曲,这个想象几乎是瞎子阿炳拉出的二泉映月,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人听得到美妙,这不能不说也是怪怪的。恋曲是少男少女们的青春之歌,墓碑是风烛残年者逝去的挽歌,两者风马牛毫不相干,却能摄入他眼里,烙在心间,成为满腹心志,非要发心为诗,诉诸笔端不可。他起了这样的网名,不能不说是他对“阴阳”两个字的独特理解,不能不说是他对“阴阳”两个字的固执追捧和崇拜。
当一个人呱呱堕地的时候迎来的是困难时期,在童年应该上学好读书的时候又迎来“文化大革命”的不能好好读书。青少年的山上下乡、中青年的下岗失业,似乎人间什么的“好运”都被他遇上了,可说他的人生是泡在“好运”的苦水里长大的。这样的生命苟活,在阳间人世跟阴曹地府有什么两样?如此“疯”趣幽默来看,在他的心目中,这个世界的一切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为此,他在《没有感觉》里推心罝腹说:“花儿盛开/我沒有感觉/白云漂泊/我沒有感觉/河水流淌/我没有感觉/沒有一丝感觉我/就像一位傻呆者/看着黑夜/太阳叨进肚子/所有的行人/急切回家了/听说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一会就要在这儿安家/我不走/要让特大暴雨/把我全身淋透”。很有可能,这就是一个漂泊为生的人发自肺腑之言,也足见这人真知灼见的由衷和苦衷。
唯有重新写诗才能找到感觉,诗歌就是王瑞东全部的精神寄托,诗歌创作成了他的全部指向。
当然,我们回溯对“阴阳”两个字的理解,还可追源到古时,它是古代人观察自然所形成的观念总和。在自然界里,有很多对立而又相关联的现象,比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等的诸多物象中,是古代人经过长期观察,细心发现“阴阳”的那种互相依存关系。这也无不形成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得出的和被称之为“阴阳概念”,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阴阳理论”。这个理论最早在春秋时代的易传和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提及并形成一种学说。后来,慢慢渗入到我国的传统思想和宗教历法的门类里边了,也可说,它所涉及的领域是包罗万象的。更是建立在一种科学的态度之上的!
那么,从数理学角度理解,就是指奇数代表阳,偶数代表阴。表示一切事物的阳与天相关,表示一切事物的阴与地相关。这种天阳地阴互存的含义,它是哲学理论上说的“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现在,也逐渐应用到中国文的汉语写作上了。为此,我可讲王瑞东是一位极有耐心极有个性的践行人与摸索者之一。如果说,蚌是因为有病生成珍珠,那么,王瑞东是因了个性思想,一个活人念叨死忘的阴哲的阳光人。如果说,皈依诗歌如同皈依宗教,那么,王瑞东皈依“阴阳”也就是视“诗”如“鬼”。这种无所愄惧的人生观,就注定了他的诗歌写作观。
或许,正因为是他人生观的烙印,使得他的确理解和熟知现代诗人臧克家先生说的,有的人活着和有的人死了的道理。一个对生活的世界“没有感觉”的人,自然就谈不上什么爱情了,就像他在生活中自嘲成了一个《爱情的哑巴》人。且看他含泪的告白:“布满泪水的六月/转过身 就是血肉磨糊的七月//月是爱情的鸟儿/我是爱情鸟的歌曲//可是我在七月唱不出歌/月在七月是伤心的哑巴//还在山顶望月的人儿/现在都是爱情的哑巴”。这种含泪的告白是泣血杜鹃鸟的歇期底的歌,也是一曲泪水孕育的歌。当然,一个人的苦难孤独,有时候只有诗歌知道才能发泄。俄罗斯早期诗人莱蒙托夫这首《寂寞又忧愁》的诗可以帮助我用来证明他。莱蒙托夫说:“寂寞又忧愁,当痛苦袭上心头,/有谁可以和我分忧……/期望……总是空怀期望有何益?/岁月正蹉跎,韶华付东流!//爱……爱谁?钟情一时何足求,/相爱不渝却又不能够……/反顾自己么?往事消逝无踪,//欢乐、痛苦,全不堪回首。/激情算什么?这种甜蜜的病症/会烟消云散,如理智开口;/只要你向周围冷冷地扫一眼,/人生空虚、愚蠢真少有……”。莱蒙托夫这首作于 1840年的诗是向往自由,反对暴政。而王瑞东的苦难与孤独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他个体生命的缩写。
时代在变迁,必须走出艰难困苦,这是王瑞东诗歌留给我的又一个印象。无论如何要让这些成为记忆里的《长相思》,不再酝酿痛苦。他要飞得更高他要舞蹈,蚕变成《花神》,转兑为一个《牧羊女我也是你的乳房》一样的快乐和开心的人。用他的诗讲,就是一张《阴阳贵的嘴巴》,以诗性的热情“阴阳理念吻出生命火花”。这也是他生命不息写诗不止的“英特纳雄耐尔”。学会靠自己拯救自己,非凭嘴巴吻出生命火花不可。
他《吻药》,这是拯救自己的开始,唯有拯救自己才能惩前毖后不让从前的苦难萦绕,否则他的“相思病更加严重浑身无力”。只有这样才能用诗治病救人和救死扶伤,起到“天下所有的相思都是吻药治好”的效果。他《吻果》,是因为“爱情树结满累累”果实,让他看到了美好的希望,暨是补充生命能量,又是品尝爱情果实,在“用整个生命忠诚呵护”。他《吻酒》,是因为迷人的世界,有太多醉人的芬芳,就选择鲜花酿造的“湖泊边饮上千杯万杯”。这远远不够,“还要把我的目光/和嘴唇放在你/雪白的乳房上”,让他熨出一樽“它是我/永远不会苍老的仙汤”。最去寻思“一樽还酹江月”时,不再计较于成败得失,面对现实,怀有豪情的气概。他《吻糖》,是“时光的舞台上”,上演“莎士比亚似的爱情”的甜蜜歌剧,当他的“嘴唇刚一碰荒涼变成一片美好”。这是何等的诗意阳光!
我也估计,这个一直以阴阳贵的网名出入网络和显现纸刊的符号,将暂时被淡出或搁置,王瑞东的真名实姓如他的诗一样“崭露头角”。呵呵几天来,我阅读了王瑞东 2015 年 7 月至2016 年七月的诗歌全编,感觉他的诗超出文字最初设计意义,是一个生命的电闪雷鸣,灵魂的惊涛拍浪,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当代中国诗坛一道奇异的光芒,更准确的说,是外星球发射过来一道瑰丽的光芒,诡异的想象,变形的夸张,怪异的构思,另类的用词是当今中国诗坛绝无仅有的,是其他诗人很难超越的一座山峰,很难度过的一条河流,因为他是把地狱披在身上,用鬼眼看人间百态的诗人。只要他在语言上做好“阴阳平衡”,注重修炼气场的艺术上做到“阴阳调和”,克服个别随意或拖沓。相信这位生活在马鞍山市的回族诗人,将会垦荒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修练道路,不断点燃生命火花,成为诗之天使的永恒恋人。
【作者简介】蔡启发:荣获 2014 年度《关雎爱情诗》刊评论奖并加盟该刊任执行编委。迄今在国内外近百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作品。在多家杂志发表诗歌评论多篇。荣获各类奖多次及发表业务论文多篇。出版诗著有8 部。中国科学诗人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利文协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台州市诗创会副主任。
五、新星之火:
叙永县文化界邀请周正举先生举办赋的知识讲座
【叙永民间讲堂快讯】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古典文学素养、提高文学写作水平、提高书法爱好者的综合素质,从而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宣传家乡叙永,叙永县民间讲座总堂、叙永县鱼凫讲堂特邀原四川省文化厅厅长、著名作家、诗联辞赋金石专家、文化学者周正举先生从蓉莅临叙永,在11月15日星期天上午在叙永新龙大厦丹瑞酒店5楼会议厅举办了《传统文化·赋的知识》古典文学讲座,义务为大家讲授辞赋知识与创作。鉴于疫情预防需求,组织方严格控制了邀请人数。40人携带了笔记本和笔,带着一颗求学之心,认真参与了讲座学习。讲座签到时,苏平老师代表《画稿溪文学》编辑部赠送了《第一缕阳光》(木子专著)、《鸭绿江》、《现代诗美学》等期刊和精美书签及名片给与会人员。组织方赠送了周正举先生的手写讲义给与会人员。原泸州市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泸州市诗词学会顾问杨正康先生作了指导讲话,殷切期望大家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普通作者较为欠缺的赋的学习。讲座历时3个小时,讲座由叙永县民间讲堂总堂负责人钟小平先生主持会务,讲座举办的非常成功。周正举先生引经据典,讲的非常好,会议时有会意的笑声。周正举先生建议大家备齐参考书,如《诗词韵律合编》(赵京战编)、《历代骈文精华》(吴云编)。周正举先生在布置了相应的写作任务后,大家都表示要加强赋的学习,争取早日创作出符合时代强音的优秀作品,为宣传家乡叙永、繁荣文化添砖加瓦、做出应有贡献。报道人:叙永县民间讲堂、《画稿溪文学》编辑部 苏平【作者简介】苏平,中学图书室管理员,画稿溪现代诗歌传承人。笔名木子,字白山,号顽石,洗经堂入室二师兄。1973年生,四川叙永人。199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著有作品集《第一缕阳光》。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认证诗人,泸州市江阳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画稿溪文学社的创始人和组织者,现任纸刊《画稿溪文学》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兼任省刊《文学百花苑》编委,正申请加入泸州市作家协会,诗作见于各级各类网刊报刊纸刊。
(全文完)(全文完)(全文完)(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