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文化印记•华表柱

华表柱,位于辽阳城内的旗仓胡同,是辽阳百姓为了纪念丁令威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旗仓胡同他的故居竖立华表柱以示纪念。

华表柱,成为明清两代八景之一。明朝辽阳诗人韩承训和清朝关东才子王尔烈都吟诵过华表柱。韩承训在《华表仙因》中写道:“丁令千年已化仙,归来轶事古今传。泠泠仙语人民后,戛戛鹤鸣城郭先。石磴长苔青润露,丹炉绝火紫销烟。秦皇汉武俱成诳,韶舞歧鸣凤可甄。”王尔烈在《华表仙庄》中写道:“丁郎令威在何方?指点晴云山气香。忆古常存清幽地,思绪更比雾缭长。”华表柱,因两位辽阳才子的歌吟,而具有极浓的人文色彩,抒发了中国文人对人世变幻,物是人非的感伤。

华表柱,我猜测应毁于道光年间,有诗互为印证。关东才子王尔烈有一首《来鹤亭》,写的也是华表柱。诗云:“襄平城廓近山垠,丁令威来华表存。五刹不闻留姓字,千年何处觅儿孙。灵波渺渺烟云幻,僧塔垒垒草树繁。谁共青山不生灭,鹤来应为问真源。”辽阳名士马琈琳也有一首《华表仙庄》:“欲寻令威宅,步上东门道。人民冢尚存,柱无旧华表。空传归来时,劝人学仙早。何如管幼安,故井只令好。”王尔烈生于1727年,卒于1801年。字君武,号瑶峰,清辽阳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是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辽阳县志》称誉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马琈琳,生于1813年,卒于1881年。字仲玉,号西岗,晚号自在州民。以诗、书闻名于乡里。晚年著有《西岗诗草》、《辽阳县志》收录其诗多首。1820年,嘉庆驾崩,道光继位。1850年道光驾崩,咸丰继位。1861年咸丰驾崩,同治继位。1875年同治驾崩,光绪即位。1908年光绪驾崩。王尔烈写《来鹤亭》时,华表柱还存在呢。马琈琳写《华表仙庄》时,华表柱已毁。1820年嘉庆驾崩,那一年马琈琳才7岁。所以我敢肯定《华表仙庄》不是他7岁时写的,也就是说嘉庆以前华表柱还在。华表柱,应毁于1820年之后,至1881年之前,这个时间段。1850年道光驾崩,那一年马琈琳37岁。我猜测马琈琳很有可能在道光年间写成的这首诗,也就是说华表柱毁于道光年间。道光年间,正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外患,鸦片战争,割地赔款,打开国门,列强开始欺负中国;内忧,国内民族矛盾加剧,发生多起叛乱。清朝,从此开始走上下坡路,所以我猜测华表柱有可能毁于道光年间,最迟应在同治年间。

华表柱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无法再见真面目,只能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寻找它存在时的模样。我在网上百度“华表柱”,搜索到《朝鲜使臣笔下的辽阳华表柱》这篇文章。文章中介绍了明时辽阳华表柱形制。1572年出使中国的许震童的记载如下:“余求见华表柱于城内北仓之北,柱高不过八尺许,而旁有立碑,刻丁令威之诗及后之标出者之文矣。”[1]从他的记载来看,明时华表柱的形制并不奢华,在朝鲜使臣眼中平平无奇,华表柱旁立有石碑,石碑上刻有丁令威化鹤时所唱的诗歌及丁令威的事迹。1619年出使中国的李弘胄则记载略详:“炼石为柱,约二丈许,柱前竖碑,碑刻丁仙诗及骚人题咏。其后有堂,设位版,书'丁仙之位’四字而金之。”[2]而1614年出使中国的金中清的记载则最为详细:“华表柱在北仓里,设庙安位牌,金字题曰'丁仙之位’。石柱在庙前,八面削成,长丈余。立碑其前,碑首篆'华表柱’三字,下书'有鸟有鸟丁令威’一诗,仍叙令威始终于尾。嘉靖甲寅年建。傍有井,谚传丁令威以北仓官,愤世投井死,不得其尸云。万历乙巳知州万爱民又创杰宇于柱南,其大门题'华表观’,中堂揭'化鹤仙踪’四字,皆张中弘书。”[3]从这二人的记载来看,至少在1610年以后,明朝开始对华表柱进行了整治和修葺,最突出的变化是当地官员为丁令威设置了庙堂以供后人祭祀。在李弘胄的记载中则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华表柱旁的石碑是嘉靖甲寅年(1554)所立,而丁令威的庙宇及神位乃是万历乙巳年(1605)所建。朝鲜使臣记载的华表柱,是明时华表柱本来的面目,他们关于华表柱的记载意义在于为今人展现了明时华表柱的形制,这对今天的辽阳人民发掘家乡的历史是有积极意义的。

丁令威是辽阳文化的象征,关于丁令威化鹤成仙传说,被历代文人所讴歌。辽阳城内的华表柱,城东的华表山,东门外的升仙桥,千山的仙人台,都与丁令威化鹤升仙这个传说有联系。

(0)

相关推荐

  • 逰西山诗丨文徵明时年八十八 ​​​​。

    逰西山诗丨文徵明时年八十八 ​​​​。

  • 《地理或问》道光年间刻本

    清代民间风水古籍,地理或问.

  • 时明时晦

    时明时晦

  • 道光年间的一本中医手抄

    道光年间的一本中医手抄

  • 辽阳文化印记•首山

    首山是我们家乡的一座名山,因首山处在千朵莲花山之首而得名.我每次路过首山,都会从车窗瞭望首山.首山顶上祼露的岩石,像男人头顶的斑秃,让我心里不舒服.我总感觉首山的名气和首山的景色实在不匹配. 尽管现在 ...

  • 北京隆福寺的文化印记

    隆福大厦顶层仿造的古建筑 隆福寺的庙会,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位居旧京五大庙会之首.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 ...

  • 文史知识 | 倪翀:胡同与四合院——北京城的文化印记

    原创 倪翀  文史知识  2月23日 . 胡同与四合院是北京的重要名片之一.四合院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庭院方正.屋脊错落--这些传统的老北京建筑,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乡愁,传达着历史信息和文化意象,从不 ...

  • 走读中原:新乡长垣伯玉村的儒家文化印记

    文/(河南长垣)蓝月光 说不上来的原因,走到伯玉,就感觉舒展开阔,远没有其它地方的逼仄.街道.院落.房屋.旷野,还有人的心怀,都给人这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是不是圣人的影响? 在村西北的伯玉祠 ...

  • 倪翀:胡同与四合院——北京城的文化印记

    原创 倪翀  文史知识  2021-02-23 . 胡同与四合院是北京的重要名片之一.四合院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庭院方正.屋脊错落--这些传统的老北京建筑,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乡愁,传达着历史信息和文化 ...

  • 【旅游推荐】“浙江文化印记”——良渚古城遗址,杭州旁新晋网红打卡地

    2018年1月 它被推荐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2019年7月 它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0年5月 它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 ..... ...

  • 文化印记|青岛:航拍变化中的里院

    如同四合院之于北京,里院是青岛独有的民居建筑形式,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随着老城加快复兴的脚步,里院正在重获生机与活力. 青岛的里院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 据1933年 ...

  • 四大名园,文化印记!

    要说中国地大物博,每一寸土地都让人流连忘返,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当地特色的壮丽风景,而中国风景中,园林更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中国园林风格迥异.国内的园林 ...

  • 学习袁家村 打造老县城文化印记

    编者按:2017年10月26日上午,笔者参加了淅川县环丹江口库区旅游道路规划讨论会,获悉环库旅游公路从老城集镇和我所驻的穆山村经过,这让我万分激动.同时,联想起前些日子去袁家村考察,感觉到学习袁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