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系列——踝关节融合手术操作

踝关节炎可以发生疼痛、关节不稳、活动度减少和功能障碍。最常见的踝关节炎是由创伤后引起,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韧带功能缺陷。目前,对于经保守治疗失败的踝关节进行性关节炎,踝关节融合术是金标准。
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踝关节重度关节炎的终极手术,其目的在于解决患者踝部的疼痛,以牺牲踝关节活动度(可通过踝关节周围关节的功能进行部分代偿)来换取(受限制的)行走功能。

踝关节融合术的最佳位置

屈曲0°、外翻5-10°、外旋5-10°、距骨轻度后移

踝关节融合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尽量形成面积大而平整的骨松质面,并且使其接触以利融合
2  用坚强的内固定来维持固定位置,必要时同时应用外固定
3  后足应该与小腿,前足与后足对线一致,使足部可以跖行
踝关节融合方法很多,显露途径也有不同,常用的有前侧显露与外侧显露。外侧显露比较充分,病灶清除彻底,且较安全;前侧显露较差,病灶清除不易彻底,仅用于融合。
手术操作
一 、 外侧显露:
1、外侧切口
沿腓骨下段后下缘弧形切开,下端自骰骨前缘开始,上端至外踝上8cm处,拉开腓骨肌腱,骨膜下剥离腓骨(其下端的距腓、跟腓韧带须保留),在踝上6~7cm处切断腓骨下翻,即可显露踝关节。
2、切断并下翻腓骨下段,显露踝关节
3、复位腓骨,螺钉固定
将腓骨的胫侧面凿或粗糙面,切除距、腓骨对应的软骨面,在胫骨的外侧凿一与排骨下段相应的浅骨槽,并自其下段刮除部分小块松质骨,备作填充融合面的残余间隙。然后,由专人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屈曲90°、中立位,注意防止内、外翻或内收、外展)。将腓骨复位,嵌入胫骨骨槽内,在将踝关节上下加压、使胫距关节面紧密接触后,用2~3枚螺钉内固定腓骨干于胫骨及距骨上。在关节间隙及植骨缝隙中用松质骨填充。松开止血带,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
二 、   前方显露

1、 切口及浅层神经、韧带
2、找出胫前血管神经束
 3、踝部前外侧血管及神经
 4、显露胫骨下端、踝关节、距骨及舟骨

0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