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关于“课堂管理”

【异史氏曰】毫无疑问,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管理”,但这管理绝对不是“衡水中学式”与“鹤壁高中2021式”的。某种程度上说,课堂管理离不开控制,但绝不单单是对学生的控制,也不仅仅是维持所谓的纪律,当然也不是简单地延续什么惯例与规则。如果要谈控制至少,应该包括施教者的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的、内容的、节奏的时间的等等),还应该包括对学校制度的,也就是说这控制绝不能是单向的;如果要从纪律层面考虑的话,那就要评估学校的那些纪律是否违规违法,是否合乎伦理,简单的说,就是这些纪律是否拿师生当人看,对惯例与规则的态度也应该如此,说不定那些惯例与规则原本就是反教学反教育的。 
我比较认同《积极课堂:如何更好地解决课堂纪律与学生的冲突》的作者给下的定义:课堂管理是“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教授社会技能和学习技能。”作者认为“有效的学习环境(并且延伸开来就是成功的课堂管理)包括两方面:关系(特别是对于保持健康关系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技能)和高质量教学。当学生在学校与成年人和其同龄人具有强有力的信任关系并且他们的课程有趣且具有相关性时,学生就很难会表现不好。”几位作者认为,“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表现不好的时候——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回应他们的不当行为。应该给学生机会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并且恢复自己与他们的关系”。我的理解就是教学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这当中首当其冲的是师生关系,有效的教学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的,如果要谈悲悯之心,要谈什么教育情怀,这悲悯与情怀首先一定是对学生的,只有如此,为人师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培训者),才有可能接受批评,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而不是抵触他人对课堂管理行为的批评。 
存在主义者和弗莱雷认为教育关系是“我和你”的,而不只是“我对你”的。“我和你”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这平等,从教师的立场来谈,首先是建立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的,而将师生关系视为“我对你”的关系时,自然会在如何操控课堂上竭尽全力,并会给这些操控披上形形色色华丽美妙的外衣。只有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是一种对等的“你和我”的关系,才可能在我们的教育行动中,努力避免统治与屈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进而自觉地、有意识地改善我们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或者说,只有拿学生当人看,才能从学生的年龄与心智特点出发去建构和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与良好的课堂氛围,才会去思考学生课堂上为什么会睡觉,是不是睡眠不足,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自己教得无聊与无趣……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睡觉视为违纪而通报或处罚。 
为为什么说,校长培训任重道远,因为我们的校长大都是在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情况下任职的,有的尽管接受过培训,但有些培训者也是不专业的,至少有些培训者的悲悯与情怀只是用来对待批评者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