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桃花源【读书在行脚】
瑞祺妈妈,奋斗在国防科技前沿的巾帼女将,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芯片领域,踏踏实实做研究,坦坦荡荡为人来。
瑞祺妈妈热爱芯片事业,也热爱文学意境,大概因此而取网名为“意境鹤影”~
谢谢瑞祺妈妈投稿。读之,如独坐幽篁,有鹤影意境之感哪:)
满载着三十几个学生和家长的大巴车驶入桃花源,有二十多年带团经验、走遍了三湘四水的王导看看车前方新铺的沥青公路,再看看四周新盖的仿古建筑,很迷惑,居然找不到景区入口。在饭店老板的指引下,沿着一个水面开阔的大湖,走了约有一公里才到游客服务中心。
翻看服务中心的广告册,得知刚才路过的湖叫五柳湖,应该取自陶渊明的号,五柳先生。五柳湖边种了很多桃树,柳树和翠竹,桃树上点缀着以假乱真的粉红桃花,远远望去跟真花一样,可惜树底下没有“落英缤纷”。桃花竹枝倒映水中,圆孔石拱桥横跨湖面,湖水清澈,湖面平静。
湖边建有陋室,重现刘禹锡《陋室铭》描述的场景,砌石做墙,覆草为顶,屋内摆放长桌方椅,笔墨纸砚。孩子们观看之后,居然非常不满,纷纷嚷嚷着:“这么大的房子,太豪华了吧,还叫陋室?”难不成在门上再挂个脱了线、退了色、破了洞的竹帘,制造出“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景象?
沿湖前行,走到高大的石牌坊前,牌坊顶部呈品字形,中间高两边低,中间上书“桃花源”三个大字,两边的石柱上刻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的对联。看到牌坊,王导异常兴奋,像迷路的人找到了对的路。
“这才是以前的大门嘛,门前就是319国道,我记得很清楚呀。”
其实十年前我们也来过,那时候还没有面前的五柳湖和湖对岸大片的古建筑群,网上介绍说这是2014年开始开发的,耗资几十亿。以前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需要成千上万年,现在只要有足够的金钱,短短几年就可以改天换地。
王导招呼四散的孩子过来跟他一起读对联,大声喊了好几遍“大家来看看,要记住这副对联啊”,每次呼喊只吸引几个过来。其他的几个脑袋凑在一起数地上毛毛虫的腿,有几个已经撒欢跑到牌坊后面去了,还有几个躲在旁边小树下的凳子上,舍不得离开巴掌大点儿阴凉。这场景没让人感受到福地洞天,反倒想起《西游记》里花果山上众猴嬉闹的景象,那里也有一副类似的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猴儿们在水帘洞旋转跳跃,窜进窜出时也不会注意洞口的对联吧。
进了牌坊,沿着平缓的石阶往山上走去。路边古树参天,溪流潺潺,一片菊圃酝酿着九月的灿烂。行至方竹亭,一簇长相奇特的竹子吸引了孩子们,这种竹子远看与普通竹子无异,甚至凑近了也看不出什么独特之处,但是用手摸一摸竹子的杆,才会发现居然是方的。竹子天生具有清凉、静谧的气质,还有幽篁这样好听的别名。
古人今人都爱用竹子做庭院的装饰,所以竹子很常见,但是外形这么奇特的竹子确实罕见。印象中有特点的竹子还有斑竹和凤尾竹,斑竹以身上的黑色斑点演绎出一段惊天泣地的爱情传说,凤尾竹以扩散、低垂的长尾斜依水面,呈现一种婀娜的姿态。
行至桃花观,门内竖着一块一米多宽,两米多高的石碑,上面刻着一个福字,字体被涂成了黄色。字形非常饱满,几乎占满了整个碑面。让人联想到一切圆满的事物,月中的满月,开至最盛的牡丹,以及菩萨、弥勒佛的脸庞。很多景点都有摸福字的游戏,这里的游人开辟了一种新的玩法。从桃花观的门口开始,闭着眼睛走向福字碑,中间还要上五六级台阶,摸到了福字就有福啦。大人小孩纷纷试探。起初小孩子摸的时候,小伙伴们在旁边一本正经地提醒,左边一点儿,右边一点儿,每个人都摸到了最中间,心满意足。等到大人摸的时候,小孩子们开始捣乱了,故意指挥错,看到大人摸到了旁边的空白处,引发一阵恶作剧成功的坏笑。
走过桃花观,进入到桃花源的核心地段,与桃花源记中的地形描述颇为相象。穿过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山洞,出洞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地势平坦,有房屋村落,有庄稼树木,俨然一个小世界。据说国内有好多地方都有桃花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山下有河,弃舟上岸后有一座山,山中有洞,出洞有村落。这些特点都跟桃花源记中的描述相吻合,每一个桃花源都搬出史书,考证自己是最正宗的。到底哪家最正宗,至今尚无定论。其实,桃花源不仅仅是一处地名,更是一种追求自然、恬淡的心态,这种心态可以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里去体验,也可以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闹市去感悟。只不过在红树青山,桃花流水中间容易获得,而在车水马龙,名利纷扰的俗世很难追寻罢了。
回程的车上,有的孩子在总结旅游感受时,认为桃花源不好看。应该是期待过高导致的心理落差,或者小小年纪就已经走遍名山大川,对美景司空见惯了吧。也许孩子们并不知道,对于久居繁华闹市、承受工作生活压力的成年人来说,随便一处青山绿水都比高楼大厦可爱,更别说桃花源了。只不过想象总比现实更美好,没见过的东西总比每天看见的更美好倒是人之常情。
当下很多艺术家隐居终南山,高学历善男信女们涌向龙泉寺;还有人逃离北上广,奔向大理丽江;有人放下鼠标键盘,拿起工具做木匠;有人躲开灯红酒绿,静坐下来闻茶香。大约从陶渊明开始,人对轻松自由的向往始终没有变,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始终是理想,只是有人付诸行动,有人一直在向往。保持对桃花源的期待和向往,就是在心底保留一束光,照亮单调的生活。